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TET)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应用于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运动平板心电图组(TET组)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组(DCG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应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行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心脏冠脉造影检查出冠脉狭窄70例,检出率为89.7%。78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确诊73例,其中TET检查出43例,检出率为58.9%。DCG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41.0%。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TET与DCG两种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完成对患者的检测,其敏感性检测与阳性检测效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TET方法检测,可在很大程度上检测出患者的病症,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有效完成冠心病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临床症状 TET DCG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用GM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仪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日常生活、相关症状及服药时间,以确定ST段改变时有无症状。结果161例患者中有缺血性ST段改变156例(96.63%);有症状者57例(34.56%),无症状者88例(54.2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旨在找到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份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本次的研究,以上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并且同期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动态心电图的冠心病检出率为83.5%(71例),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50.6%(4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房性、室性早搏早发的患者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除房性、室性早搏早发现的患者外,其他类型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常规心电图高,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治。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癌症晚期疼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接收的4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为主要对象,同期选择我院接收的40例癌症晚期不伴疼痛患者为对照组,依次对两组患者进行24h长程12通道心电图记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在Holter异常、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ST-T改变比较上,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即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心脏应激性反应,动态心电相比不疼痛患者存在明显异常,医师需要及时给予治疗,防止心脏受损。

  • 标签: 癌症晚期 疼痛 动态心电图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变化,研究其相关因素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心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设60例健康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DNN(24h内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及SDANN(24h内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关系显示rMSSD(24h内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增高,SDNN、SDANN降低(p<0.01或P<0.05)。结论DCG检查能连续反映心电变化,分析其结果能对老年心悸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源性昏厥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将随机收取的我院100例心源性昏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某些诱因使患者昏厥发作,然后在详细的记录下发作的时间、昏厥次数、心电图变化等状况。结果100例患者中,有昏厥症的40例(40.00%)、出现了心律失常60例(60.00%)、两者的发作时间相同。全部的昏厥患者中,R-R间期>3.0s40次,其中发生昏厥15次,心室停搏<3.0s115次,均没有发生昏厥,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治疗心源性昏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疗效好等优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并确认无阵发性房颤症状的健康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动周期对应最大P波时限均值为(128.1±3.5)ms,最小P波时限均值为(87.5±3.1)ms,P波离散度均值为(49.2±0.7)ms,以上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有特异性,检测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的特点,使用此种方式能够对阵发性房颤的始动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参考并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予以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年龄段将老年人分为A、B、C组,A组老年人为60~69岁患者,B组老年人为70~79岁患者,C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对比三组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从我院观察所得,C组以及B组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老年人,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病发心律失常的机率越高,而三组之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爱,老年人病发心率失常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特点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诊断心房纤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心房纤颤的8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患者心房纤颤类型、不同类型心房纤颤左房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P波、QRS波、F波和心室率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合并疾病,并发症情况,心房纤颤多种诱因等指标。结果P波、QRS波、F波显示,P波首先消失,接着出现F波不同频率波动,QRS波与窦性者类似,心动周期出现绝对不等状况。患者心房纤颤类型主要包括永久性、阵发性、持续性,其中永久性心房纤颤左房内径最厚,而持续性左室射血分数最高,并且三种类型心房纤颤左房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的心房纤颤占比高于60岁及以下的,并且两组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心房纤颤诱因中,休息欠佳为主要诱因。心脏衰竭为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进行心房纤颤诊断的有效工具,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心房纤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24小时记录60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86次,其中夜间966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是,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窦房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诊断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82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晕厥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晕厥发作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82名心源性晕厥患者中,发生晕厥共计45例(54.88%)。晕厥发作的患者中,有33次R-R间期的时间大于3秒,其中有15次晕厥发作。发生的110次心室停搏的时间小于3秒的情况中,晕厥发作0次。晕厥发作患者和晕厥未发作患者的R-R期以及心室停搏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价格低廉的检查手段,在心源性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当成为首选检查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变化,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患者出现猝死情况,具有重大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患者 动态心电图 监测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冠心病患者102例,61例入选病例均经冠心造影术确诊,经患者许可,分别给予102例运动平板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82.0%,准确性为84.5%;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2.5%,特异性为85.4%,准确性为78.6%,比较两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高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运动平板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并且通过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实施冠脉造影诊断之前均有进行专门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把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疾病诊断重要依据,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面的价值。结果9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符合ST段压低发作要求的有75例(78.13%)。75例ST段压低发作患者中,发生缺血性ST-T改变总有250阵次,其中症状性心肌缺血(45阵次,占18%)和无症状心肌缺血(205阵次,占82%)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在上午600~1200(130阵次,占52%)最高,在夜晚000~0600(20阵次,占8%)最低,两个时间段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的重要依据,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心电图检查的项目教学法是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实际工作项目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以项日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要求探讨了基于项目任务的“心电图检查”教学,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 标签: 项目教学 护理专业 健康评估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康方案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分别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与心肌康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心电图S-T段有效率及动态心电图正常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vs77.8%,74.1%vs51.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康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康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4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8%,74.7%,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且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例急性肺栓塞患者33例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3例肺栓塞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29例占(87.8%),正常4例占(12.2%)。结论心电图变化特征及在急性肺栓塞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丁、拜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降脂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和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能有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比西医单一治疗更为有效。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高脂血症 降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