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45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老年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年龄在40~60岁间的45例中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中年组,分别对其进行24h不间断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2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心电图特征。结果老年组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几率高于中年组患者,而有症状缺血发生率则低于中年组(P<0.05)。在000~800时段老年组ST段异常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各类心率失常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中年组患者(P<0.0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检出和评价患者的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作用。对心律失常可作出准确定性和定量诊断,对患者病情判断、评价预后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有效控制和防止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能全面准确反映患者在不同状态下心肌供血情况,尤其是对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起着独特作用,便于疾病的更好治疗和预后管理。

  • 标签: 中老年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记录24h内各种非周期性的波动对心率变异性及其昼夜节律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4例,让患者们接受连续48h动态心电图记录,比较所有患者的重复时域,分析心电图的各项指标相关系数以及误差。结果非心梗患者动态记录心电图心率特异性昼夜节律显著且具有重复性,其中PNN50及rMSSD对非周期性的干扰较为敏感,且在夜间的信号水平相对稳定。结论24小时心电图心率特异性时域分析比长程记录的稳定性更好,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24h 心电图 重复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0例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动态心电图组、平板运动试验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动态心电图组和平板运动试验组患者分别使用24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诊断,联合组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进行诊断。与冠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一致率与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一致率与动态心电图组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24h动态心电图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上的不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择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这两年间于我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其先后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种心电图的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1%;100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17%。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统计学有差异(P<0.01)。结论对于确诊为冠心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检测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 标签: 12导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导联 ST T
  • 简介: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通过对1200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得知,房颤患者180例,占比15.0%。其中,阵发性房颤40例,占总数的3.3%,占房颤患者的22.2%。70岁以上者房颤检出率高于70岁以下者,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明确诊断房颤、阵发性房颤,对于提高疾病诊断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房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4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了解其自主神经的功能和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率变异情况与病情的关系。结果健康受检者的SDNN为(135.19±26.65)ms,心肌梗塞SDNN为(105.31±29.87)ms,心绞痛SDNN为(115.08±31.23)ms,高血压SDNN为(121.02±28.81)ms,其他疾病SDNN为(125.13±26.42)ms,其他疾病的心率变异和健康受检者相比,变化不明显;高血压疾病组的心率变异情况和健康受检者相比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是冠心病组的患者。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心脏神经活动,及时进行心率变异分析,对心率变异存有异常的患者采取措施,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及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脏神经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03月到2015年03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者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通过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2.5%,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0.0%,两者数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和房性早搏早发以及室上性早搏早发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结果,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50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连续24小时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患者的SDNN、RMSSD、SDANN等HRV时域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冠心病患者的HF与LF等频域观察指标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健康人之间差异较大,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观察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运动负荷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74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当同时联用两种无创检查手段时,则敏感性较单一的任一项检查均高,达到了84.6%(33/39)(P<0.05);特异性似受到一定的削弱,为82.9%(29/35),数值上比单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时(85.7%)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达到83.8%(62/74)(P<0.05)。结论联用运动负荷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且不影响特异性,从而最终提高检出的准确性。

  • 标签: 联合运动负荷心电图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心绞痛患者61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59例,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选择同期体检结果为正常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结果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的SD、RMSSA、SDANN以及PNN5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冠心病组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心绞痛患者,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中胰腺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24例患者均为胰腺损伤,其中,开放性损伤4例,闭合性损伤20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23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胰腺外伤是较严重的腹部损伤之一,早期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胰腺 损伤 外科学
  • 简介:1.今天去女朋友家见家长,发现她姐居然是我初中时候的初恋女友,而她爸是我们公司的领导,最扯的就是她妈居然是高中时棒打鸳鸯的班主任。我和你们一家子有仇是吧?

  • 标签: 幽默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笑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QT期间延长患者也多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存在多处异常改变,定期检查心电图可以良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失代偿性肝硬化 心电图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肺栓塞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肺栓塞治疗的患者105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一致。结论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产生一定的改善,且肺栓塞与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和参考。

  • 标签: 肺栓塞 治疗前后 心电图变化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心电图的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份至2015年11份我院收治的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性治疗的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在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结束时分别作心电图检查,对不同胸部恶性肿瘤类型、不同心脏照射野和放射剂量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左下肺癌心电图与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相比、常规放疗与大面积照射野相比以及放射剂量大于等于55Gy与小于55Gy的患者相比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可能会造成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疾病的类型、心脏受照体积以及放射剂量等均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胸部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心电图 放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