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使用责任制式教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招聘的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130例新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使用责任制式教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前成绩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为86.15%,经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式教管理模式用于新护士培训中,可提升新护士综合能力,满足临床患者需要,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新护士 责任式带教管理模式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传染病科临床护理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室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需临床教的70名护士,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研究组采用互助式教学法,分析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及护士对于教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教前,两组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结果比较无差异,教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于教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对照组对于教护理满意度为76.67%(2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9,P<0.05)。结论在传染病科临床护理教中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可提高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教满意度。

  • 标签: 互动式教学法 传染病科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锁扣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16例使用免打结锁扣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术后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利用AOFAS评分标准和X线检查综合判定,本组患者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结论免打结锁扣袢钢板(KnotlessTightRope)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 免打结锁扣带袢钢板(Knotless TightRope) 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效果,总结经验,为后续护理服务方案的编制提供参照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治疗的4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经护理干预以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结论对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将引发并发症的因素有效防治,进而推动患者出现进程,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带血管蒂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 组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肢手术中两种设定自动气压止血压力方法的止血副损伤发生率。方法将40例上肢手术术中需用自动气压止血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以患肢指端血氧饱和度波形成直线时的充气压力设定,实验组以便携式彩超观察肱动脉血流峰图完全消失时的充气压力设定,对比2组止血效果及止血副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同,但实验组患者止血缚扎部位疼痛程度、解除止血后缚扎部位皮肤的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彩超观察肱动脉血流峰图完全消失时设定的止血压力,能减少气压止血所引起的副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充气压力 止血带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临床实习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的方法,将我科2015年度的实习生设为试验组,2016年度的实习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临床路径理念指导下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习教,实习结束后实行教学双方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和综合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生实习结束后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教时间性强、目的性强、实习顺序性强的优点,使教学计划从“软指标”变为“硬指标”,在护理临床实习教中实现了教学的全程控制和管理,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1。

  • 标签: 临床带教 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在急诊科规陪生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从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依据教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教时使用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以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方式相比,对规陪医师实施规范化目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表现较高,可以有效地提升其理论成绩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目标教学模式 急诊科 规范化培训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静疗护士PICC维护技能,减少导管并发症,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全院34名静疗护士PICC维护技能现状及PICC并发症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一对一的教模式,统一了PICC维护标准。结果培训后34名静疗护士对PICC维护标准掌握由52.94%,提高到了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由12.8%下降至3.9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教能提高静疗护士PICC维护技能,减少导管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一对一带教 静疗护士 PICC维护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腕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腕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腕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血液科护理教中,阶梯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7年1月—10月实习的40名护理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跟班实习教学,观察组使用阶梯式教学法。结果使用阶梯式教学法的观察组的各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学效果更好,推荐使用。

  • 标签: 阶梯式教学法 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心血管临床实习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60例,包括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两种学历层次,为期6周的临床实习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随机分成对照组(LBL组)与实验组(PBL组)各30例。观察及对比两组护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80分者少于对照组,>90分者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临床教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习生 PBL教学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科临床护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实习的55名护生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实习的57名护生做为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教学以及以问题为基础教学,对比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得分与对照组护生相比均更高;研究组护生对教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临床护理教实施以问题为基础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加高效的完成教任务,让学生更加满意教学。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 康复科 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延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82例PICC管出院患者,根据延续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延续护理的对照组(n=41)、加行静脉治疗护理学组的观察组(n=41)。对比两组延续护理干预PICC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滑脱、导管堵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利于降低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护理学组 PICC带管 延续护理 穿刺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膜支架植入术后并发出血形成血栓的病患给予护理,分析护理体会。方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使用髂外动脉膜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进行治疗之后,给予病患微创腔内治疗。结果本项研究中将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病患的股动脉血栓皆是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病患需要实施二次手术,手术中使用股动脉切开造影、股动脉内膜剥脱术。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经过治疗与护理病患皆已康复出院。结论于主动脉夹层膜支架植入术后并发出血形成血栓的病患而言,需要给予全面、精心的护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观察能力、操作技能都会对病患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推进病患的恢复进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植入术 血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档案格式化管理在规范教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我院需接收护理专业学生实习的16个临床科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满意度数据、教老师的执行力效果评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成绩、满意度数据、教老师的执行力效果评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学档案格式化管理可以规范临床教管理,满足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护理人才。

  • 标签: 教学档案 格式化 管理 规范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份到2016年3月份所接受的10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把这10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则对其进行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药物联合的治疗手段,并分析和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采用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等药物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治愈时间、显效快,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治疗手段可以被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带疱解毒汤 泛昔洛韦 腺苷钴胺 老年带状疱疹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模式的改变,超声医学已经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而国家卫计委提出的硕士研究生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又给发展的超声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加强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医德医风建设及加强沟通能力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现代医学模式下超声转移四证合一学员的教工作。

  • 标签: 超声医学 四证合一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案例与问题的护理教模式提高眼科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眼科实习护生3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眼科实习护生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教,观察组接受基于案例与问题的护理教模式,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案例与问题的护理教模式可增强眼科护生综合能力,也能提高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 问题 护理带教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