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型骨折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998.01-2010.10间68例股骨C型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0.5~3年,10周~16个月骨折获得临床愈合,依据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68例中,优31例,良20例,可11例,差6例,优良率75%.结论联合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C型骨折,具有简单、有效、适应症广、费用低廉、术后痛苦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栓 骨圆针 股骨远端 C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折予以跟板与同种异体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疗效
  • 简介:摘要作者自2001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不连患者43例,髂骨取移植26例,局部新生痂取移植治疗17例,局部取移植治疗的17例均达到愈合的目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局部取骨新生骨痂骨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两组均予以跟板内固定,观察组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ryland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跟骨折疗效肯定,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骨板 同种异体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膝周巨细胞瘤患者运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通过相关检查和评估,确定肿瘤腔的完整性,并采用病灶扩大刮除方法的同时,采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方法修复瘤腔。另外,对40例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转移发生,只有一例出现肺转移和复发情况;60例患者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在22~29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6.3±2.1)分。所有患者内固定牢靠,未发现软骨下骨折或者关节退变现象。结论对于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在采用病灶扩大刮除术治疗的同时,使用软骨下联合水泥填充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近期复发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软骨下骨 骨巨细胞瘤 骨水泥 扩大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中药痔疮+甲硝唑对混合痔的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0例门诊诉有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增多、瘙痒和脱出等症状的混合痔患者,采用自制中药痔疮+甲硝唑纳肛治疗,每次各1枚,每天2次,连用7天,记录症状消失或好转的时间并统计有效率。结果1应用自制中药痔疮+甲硝唑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的时间平均为36小时。2治疗3天后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瘙痒和脱出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3.6%、81.5%、72.1%、43.2%和40.6%。3治疗7天后出血、局部不适、分泌物、瘙痒和脱出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6.4%、87.3%、83.1%、44.3%和43.7%。结论自制中药痔疮+甲硝唑是治疗混合痔有效的局部用药,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只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痔疮栓+甲硝唑栓 混合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胫骨不连或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观察组患者以延长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6%,对照组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3%,两组对比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长术进行胫骨不连和缺损治疗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延长术 胫骨骨不连 骨缺损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取结合动脉内溶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8.6±16.3岁、男性43例,女性53例。分析(1)患者基本资料、DSA诊断结果。(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3)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时间窗为2~5小时,平均2.9±1.5小时,术前NIHSS评分12~14分,平均13.4±1.9分。临床表现为56例肢体乏力、42例感觉障碍、37例失语、39例口角歪斜、13例偏盲、11例复视等。(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96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90例,血管再通失败6例,血管再通率93.75%。结论支架取结合动脉内溶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急性心梗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成溶组和未溶组,溶组分为A、B组,A组溶距发病6小时内,B组为7-12小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溶对AMI的治疗效果。结果溶组患者的冠脉造影再通率77.78%(70/90)高于非溶

  • 标签: 心肌梗塞 溶栓 冠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深度手足烧伤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和皮瓣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足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深度手足烧伤,能够减少感染的情况,使移植的皮瓣得到很好的成活,使患者的手足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移植 深度手足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与急诊溶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行院内溶治疗,观察组30例行急诊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治疗前后其CK-MB、EF值等心功能指标脑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积极的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12.1±5.4)、EF值(5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K-MB水平(16.3±5.1)、EF值(60.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溶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急诊溶治疗较院内溶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溶栓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机械取和静脉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单纯机械取的患者56例,单纯静脉溶的患者72例,其中42例溶后评估血管无再通,予桥接机械取的患者13例,比较分析上述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4分或功能缺失完全恢复的患者,单纯机械取组有20例,单纯静脉溶组为14例;单纯机械取组有26例,患者出院mRS评分≤2,单纯静脉溶组为20例;13例桥接机械取的患者对比29例对照组,出院时NIHSS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取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溶,并且单纯静脉溶无效的患者桥接机械取可获得良好临床收益。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患者予以LEEP、干扰素联合保妇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70例予以随机分组,分别予以LEEP单纯手术治疗(对照组)、LEEP联合干扰素及保妇康治疗(联合组),各组35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较对照组更高(χ2=8.59;P<0.05);联合组的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48±1.04)d、(22.57±4.39)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缩短,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证实有显著意义(t=12.49,14.20;P<0.05)。结论LEEP联合干扰素及保妇康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需引起重视。

  • 标签: LEEP 干扰素栓 保妇康栓 宫颈糜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面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对12例经手术证实颅面部纤维结构异常增殖症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10例为多发,2例为单发,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片状硬化,患膨胀和畸形,病变区内自然腔、窦、孔、裂、管受侵狭窄或闭塞。结论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及病变的CT表现特征。

  • 标签: 颅面骨 纤维异常增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