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患者拔牙引起下颌角骨

/ 1

氟骨症患者拔牙引起下颌角骨

王济平陈强王鑫张莲

王济平陈强王鑫张莲(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800)

【中图分类号】R27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335-01

一、病例介绍

患者32岁,男性,发育正常,无斑釉牙,因患龋齿与牙髓炎,就诊于口腔科,诊为阻生齿,予以拔除。术后嚼肌区肿痛,经X线摄片发现下颌骨左下颌角区骨折,转住院治疗。其间摄骨盆、脊柱、下肢、前臂、肋骨X线片。有以下特点:

1.下颌骨侧位片:(已在本院拔除)牙槽窝之倾斜线与下颌骨左下角角平分线平行,骨折线由牙槽窝尖底平行沿续到下颌角后下缘骨皮质,对位良好。牙槽窝深度占下颌角骨质宽度1/2。骨皮质及骨松质未见囊样或不规则破坏区。

2.骨盆正位:双侧闭孔内各有1~2Cm长之骨刺,呈对称性,闭孔膜韧带骨化,髋关节间隙变窄,骶髂关节模糊,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大,呈纱布网眼状。

3.肋骨皮质略厚

4.腰椎密度略高,骨小梁粗大呈点状不均匀骨斑。

5.前臂与下肢骨的骨间膜改变不明显。

另外,血常规、钙、磷及磷酸酶测定,均在正常范围。本病例X线片经山东省地方病防治所鉴定为“硬化型I”氟骨症。

二、讨论

氟骨症是氟中毒的一种表现,属地方病。分布在世界各国,我国山东、东北三省、贵州、山西等都有分布。山东主要分布于潍坊、烟台、惠民等地区。主要病因为饮水中氟含量高于1.5mg/L(如低于0.5mg/L则龋齿率可增高)氟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沉积于骨骼后发病。周身骨骼皆可受累,但主要表现在脊柱、肋骨、骨盆等躯干骨,它们最早受累且程度也最重。越向周围的骨骼,硬化程度逐渐减弱,长骨近端比远端明显,越向末梢改变越少[1]。临床上以氟斑牙为特征性体征,占氟骨症发病率50%。氟斑牙的发生公认是在牙萌出之前为釉质吸收氟的结果,当牙萌出之后牙釉质的改变趋向缓慢,这可能是工人接触氟,一般无氟斑牙的原因[2]。氟斑牙表面粗糙,失去光泽呈棕黄色,并散在褐色斑点,牙质甚脆。全身症状可有持续性腰腿痛,运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前弯畸形、僵直、下蹲困难、手不能及颈、头不能望天、丧失劳动能力。氟骨症诊断:主要依靠尿氟含量的测定及X线片。氟中毒者最低值10mg/L,最高值30.8mg/L(正常值1.26mg/L)但这种测定以病人仍生活在高氟区较为灵敏,如离开氟区数月,则无临床意义。同时一般医院条件,做尿检查尚有困难,故以X线检查为主要手段。氟骨症的X线特征:1)骨皮质增厚及海棉化,髓腔变小或消失,骨小梁增粗模糊交叉成纱布网眼状。2)骨间膜钙化,可见骨边缘明显毛糙不齐,呈毛刺状,以胫腓骨和尺桡骨间膜最明显。3)肌腱韧带钙化,以脊柱旁出现最早。4)与石骨症鉴别:石骨症也见骨骼密度普遍增加,但其管状骨可见有浓密的横行条影,在髂骨翼呈年轮样特征。此外石骨症没有骨间膜和韧带钙化[3]。

本病例拔牙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与氟骨症的存在有关,同时也有一定的解剖特点。1)阻生齿的倾斜度恰巧平行于下颌角的角平分线;2)阻生齿为圆椎根,其深度占颌骨角体宽1/2,形成骨质薄弱区。本文所举的早期I°硬化型氟骨症病例,无斑釉牙且自觉症状不明显,作为放射科医师不仅要提供下颌骨片,还要根据本专业特点,提高警惕,检查氟骨症的敏感部位,提高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63~464

[2]曹来宾,徐爱德,徐德永.《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3~564

[3]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