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消毒性能,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葡泰牌),采用定量杀菌实验进行试验。结果用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作用1min、2min、3min、5min、10min,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达100%。结论用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刺激性小。

  • 标签: 消毒液 葡萄糖酸氯己定 杀菌效果
  • 简介:又称右旋。一种单糖,含醛基的已。固体状态为白色结晶,溶于水稍有甜味,有旋光性,其水溶液旋光向右。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为某些双糖(如蔗糖、麦芽等)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的组成成分。游离的葡萄存在于某些植物的果实(如葡萄)和动物血液中,是生物体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血液中的葡萄(血糖)含量相对恒定,正常人空腹和安静时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

  • 标签: 葡萄糖 生物体内 血糖浓度 白色结晶 组成成分 动物血液
  • 简介:摘要体液中葡萄含量的高低是标志着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是糖尿病人的血液葡萄监控。葡萄浓度的突然升高与降低都预示着一种异常情况的发生。许多葡萄测定的电化学和光化学方法已经被报道并应用于不同样品的分析。

  • 标签: 葡萄糖 采血管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抗菌敷料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使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根据敷料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3M透明敷料,给予干预组葡萄抗菌敷料。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置管维护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置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实施葡萄抗菌敷料,有效降低感染等置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3M透明敷料 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2%葡萄皮肤消毒液(2%CHG)在颅脑手术术前皮肤清洁的作用及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1月来我院神经外科需择期行颅脑手术的100例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参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2%CHG组,对照组为皂液组,每组50人。分别于各组患者备皮清洁消毒后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皮肤清洁效果及手术切口感染率。 结果 皮肤清洁消毒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手术区皮肤细菌检出率为2例(4.0%),对照组患者手术区皮肤细菌检出率为12例(24.0%),实验组皮肤清洁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为2.0%,而对照组为16.0%,说明2%CHG消毒液消毒后预防切口感染发生率比皂液消毒效果显著,且两组患者皮肤清洁消毒效果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CHG来清洁皮肤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2%葡萄糖酸氯己定 颅脑手术 皮肤清洁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葡萄皮肤消毒液在血液透析深静脉雏护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维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对照纽按照传统方法以75%乙醇消毒2次、碘酊消毒2次,两组消毒方法一致,范围一致。连续维护4周,比较两组所需消毒时间、耗材成本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两组均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所需操作时问更短、消耗成本更低,敷贴粘附效果更好(P<o.05,P<0.01)。结论2%葡萄用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维护,效果好,且省时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 葡萄糖酸氯已定 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葡萄含漱液插管前含漱对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为使用葡萄含漱液插管前含漱5min,B组(对照组)为使用生理盐水插管前含漱5min,观察两组在含漱前、含漱后、术后拔管时口腔病菌、拔气管导管前端细菌培养情况及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口腔含漱后、术后拔管时口腔病菌、拔管气管导管前端细菌培养及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葡萄含漱液插管前含漱5min能有效减少口腔病菌,降低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 简介:葡萄概述聚葡萄是HansRennbard博士在美国发明的,它是由食品级的葡萄以及少量的山梨醇和柠檬酸经熔融缩聚而成。在反应过程中,柠檬酸既充当催化剂,又能与山梨醇一起结合到葡萄的聚合物中、构成聚葡萄的巨大骨架。反应获得的聚合物是没有甜味、微酸并且水溶性很好的粉末。当然,随着用聚葡萄开发的食品种类的增多,人们对聚葡萄的加工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Litesse为商标的初级改良产品改性聚葡萄和无色无味

  • 标签: 聚葡萄糖 水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饮料 山梨醇 聚合物 热量值
  • 简介:富含脂肪的食品曾经被认为是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罪魁祸首,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这些疾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还有好坏之分。

  • 标签: 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碳水化合物 葡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8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00ml(盐酸溴新4mg与葡萄5g)盐酸溴葡萄注射液1-100ml不等剂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溴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葡萄注射液中盐酸溴新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乙腈(2080),柱温40℃,检测波长25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溴新进样量在10.024~100.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3%,n=6)。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溴葡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啶漱口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葡萄啶漱口液治疗,对照组60例用1%碘甘油局部涂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葡萄啶漱口液使用方便,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葡萄糖酸氯己啶漱口液 口腔溃疡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葡萄医药新用途。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结论采用葡萄治疗体表慢性溃疡患者,一般换药3~8次即可获得治愈。采用10%葡萄注射液20~40ml与25%硫酸镁5~10ml混合均匀,然后作痛点注射,每次用此混合液20~40ml。1/d或2d1次,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 标签:
  • 简介:PPARγ与RXRα及mGLUT2与mGLUT1克隆载体转染NIH3T3细胞,NIH3T3细胞中Troglitazone可调节mGLUT2和mGLUT1mRNA表达 ,mGLUT2和mGLUT1分别和PPARγ及RXRα重组体共转染NIH3T3细胞

  • 标签: 葡萄糖载体 型葡萄糖 小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常见分离菌对葡萄(chlorhexidine gluconate,CHG)的耐药性,以及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共1 00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细菌各20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CHG对1 000株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分析分离菌对CHG的耐药性与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 000株临床分离菌中,共检出57株CHG耐药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49.1%(28/57);多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占38.6%(22/57)。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CHG的耐药率分别为16.0%(32/200)、7.0%(14/200)、3.0%(6/200)、1.5%(3/200)和1.0%(2/200)。CHG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3.1%(17/32)、78.1%(25/32)、65.6%(21/32)、50.0%(16/32)]分别高于CHG敏感铜绿假单胞菌[25.0%(8/32)、25.0%(8/32)、21.9%(7/32)、15.6%(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17、18.080、12.444、8.576,均P<0.05)。感染CHG耐药菌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22.8%(13/57),高于感染CHG敏感菌组患者的7.0%(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感染CHG耐药菌组患者的CHG接触史和抗菌药物治疗史占比分别为61.4%(35/57)和70.2%(40/57),分别高于感染CHG敏感菌组的17.5%(10/57)和47.4%(2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7、6.118,均P<0.05);感染CHG耐药菌组多重耐药菌株占比为54.4%(31/57),高于感染CHG敏感菌组的35.1%(2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39)。结论CHG耐药菌株具有更高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与感染CHG敏感菌患者相比,感染CHG耐药菌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更高,其重要危险因素是CHG接触史和抗菌药物治疗史。

  • 标签: 葡萄糖酸氯己定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 临床特征
  • 简介:采用化学法分离果糖和葡萄,在优化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果糖液的果糖纯度可达98%,果糖液中果糖得率大于87%,果糖液和葡萄液中果糖和葡萄的总回收率大于96%,分离得到的果糖液可用于结晶的生产。

  • 标签: 果糖 葡萄糖 分离 化学法 甜味剂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