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性导管护理中采取严格规范护理,并关注新的进展,调整护理方案。护理的要点包括重视手卫生、戴手套、消毒剂的规范使用、敷料更换、正确的上机和下机操作、浓肝素封

  • 标签: 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换药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行静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方式和3M伤口敷料,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方式和3M透明薄膜敷贴,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换药揭取敷料时伤口是否粘连、破损、出血,皮肤是否疼痛、感染,患者是否焦虑。结果观察组伤口发生粘连的例数为2例,疼痛为2例,破损为1例,焦虑为1例,感染为1例;对照组伤口发生粘连的例数为31例,疼痛为28例,破损为7例,焦虑为35例,感染为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换药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改善患者情绪,使用防感染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能明显降低皮肤粘连,疼痛,破损,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静脉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1.43%,对照组真菌感染率为11.43%。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3,P<0.05)。经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感染均治愈。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且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真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急性中毒或尿毒症患者周围血管条件差或不能适应动静脉内瘘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患者,为了保证透析效果,我院常采用股静脉血液透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患者股静脉的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熟练掌握cuff长期静脉的日常维护,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9例留置cuff皮下隧道长期静脉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果除2例导管破损、8例血流不畅、导管相关感染1例、导管口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带cuff长期深静脉置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患有慢性的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一定要通过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来保证身体的健康,而对于患者来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最重要的条件便是保证血管通道的畅通无阻,同时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一些患者体内的静脉由于被长期的穿刺,十分容易产生静脉壁增生的情况,最终导致穿刺失败,给正常的血液透析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而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来解决,因此,对于静脉的感染便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产生必要的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 预防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本院1099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置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观察三组方法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99例患者,例次1241例,其中股静脉(GroupA)102例次,成功率100%;锁骨下静脉(GroupB)456例次,锁骨下静脉成功率98.7%,颈内静脉插管(GroupC)683例次,成功率96.3%;股静脉时间1天-30天不等,平均3.10±1.56天;锁骨下静脉时间3天至232天不等,平均46±15.66天。颈内静脉时间1天至478天不等,平均50±14.53天。术后感染并发症,股静脉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1例,并发导管功能不全者达38例(37.25%);锁骨下静脉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39例,发生率8.55%;导管功能不全者达28例(6.14%);颈内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52例,发生率7.61%;静脉并发功能不全30例(4.39%);结论锁骨下静脉比颈内静脉操作更容易;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静脉,不高于颈内静脉,在基层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应得到更多的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历资料,挑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102例患者进行入组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6例)、B组(26例)、C组(25例)及D组(25例),分别接受股静脉、髂外静脉、颈内静脉管及锁骨下静脉。对比分析患者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性。结果:在时间方面,A组患者的时间最短,明显短于其他三组,D组患者的时间最长(p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静脉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及在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 。 方法:抽取 2019 年 7 月 ~ 2020 年 7 月 本院 200 例 静脉血液透析患者 , 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 2 组患者的并发症率、静脉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静脉并发症率为 2.00% ,对照组为 11.00% ,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 静脉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对于静脉血液透析患者运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率并改善护患关系 。

  • 标签: 血液透析 并发症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5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针对并发症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00%)(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针对静脉的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永久性静脉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营养状态、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永久性静脉21例,动静脉内瘘患者43例的营养、透析效果指标,以及近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永久性静脉患者与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钾(K+),钠(Na+),氯(Cl-),钙(Ca2+),磷(P3+),铁(Fe3+),透前透后BUN、Cr及UA,心胸比大小,KT/V,URR及PCR值无明显差异。永久性静脉患者血流不畅的发生率高于动静脉内瘘患者(7.74%vs0.64%,P〈0.001),永久性静脉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动静脉内瘘患者(1.43%vs0.17%,P〈0.001),永久性静脉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与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内瘘难以建立的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心功能差和/或血管条件差患者,永久性静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式。

  • 标签: 永久性深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透析效果 营养状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行股静脉术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优质的护理干预,72例患者当中只有3例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但是经过对症治疗之后都得到缓解和改善,2例患者发生了导管堵塞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保持坐位导致。结论对于实施股静脉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股静脉置管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颈内静脉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颈内静脉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对我科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颈内静脉的病人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1例颈内静脉管护理方法科学有效,无一例因导管并发症拔。结论优质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颈内静脉并发症的发生,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长远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三种静脉临床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选择最佳静脉方案。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透析治疗中心在2014年1月到12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实验组1组(锁骨下静脉)、实验2组(颈内静脉)、实验3组(股静脉),组间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对比三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三种静脉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穿刺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实验1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2、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静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血管通路的最佳方案。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并发症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