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胆道蛔虫 肠道蛔虫 声像图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MODS患者舌苔菌群多样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疾病关系。方法收集了26例MODS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舌苔样本,提取样本细菌总基因组DNA。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热证组、热夹湿证组、热盛伤阴证组、血瘀证组和厥脱证组。然后对细菌总基因组DNA的16SrRNA的V3区进行PCR扩增,进行DGGE图谱及多样分析,分别分析MODS患者及对照人群舌苔菌群的相似,并通过Shannon-Weaver(H‘)指数来分析样本的条带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结果实热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多样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匀度指数两组未存在差异;热夹湿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热盛伤阴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多样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血淤证组合对照组条带数刚好0.05,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厥脱证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没有存在存在显著差异。结论MODS患者舌苔菌群多样与疾病有关,它们与MODS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样护理在心内科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8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n=34)。实验组实行多样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26±1.73)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10.54±3.38)mmol/L,比对照组的(9.11±1.98)mmol/L、(11.96±3.35)mmol/L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多样护理法,并将之合理运用于心内科糖尿病患者,利于患者血糖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多样性护理 应用价值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导致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本文中对491来源临床、动物、食品及环境用具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通过PCR方法检测18种不同的编码肠毒素及类肠毒素的基因(sea、seb、sec、sed、see、seg、seh、sei、selj、selk、sell、selm、seln、selo、selp、selq、ser及selu)。结果表明基因sea、seg、selo、selm、selq、seb、selk、sell检出率相对较高,经典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ed、see及egc基因簇seg、sei、selm、seln、selo和selu的基因分别占所有基因数的25.55%和45.48%。出现三种不同的重要基因簇,即egc基因簇,sea-sek-seq基因簇,及sed-sej-ser基因簇。经典肠毒素基因主要存在于人源及食源性菌株中,egc基因簇基因多数存在于动物株菌株中。动物株菌株是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主要来源,成为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肠毒素 食物中毒 基因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样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并探究其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多样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均发生改善,其中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样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Ⅱ型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样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多样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且实验组的总满意率(97.56%)大于对照组(80.49%),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样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满意度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临床护理效果 多样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行多样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多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PG、2hPB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样护理方式应用于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可促进血糖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多样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多样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来我院治疗的100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次序平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生活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的多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积极因素较常规护理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运用多样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和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样化人性护理对患儿依从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3月接收144例住院患儿进行平行对照研究,采用硬币抛掷反正面随机分组法将入选患儿依次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予以儿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多样化人性护理,以依从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样化人性护理符合人文关怀理念,有利于患儿遵医行为的改善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的提升,具备在儿科病房示范及大规模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儿科 多样化人性护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颌吸附义齿和生物功能修复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无牙颌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全口总义齿,另外60例采用吸附机制制作总义齿,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吸附机制制作的总义齿修复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比较少,跟传统治疗方式相比,该种治疗方式更好。

  • 标签: 吸附 全口义齿 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功能排便障碍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果糖15ml,2次/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治疗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满意度位86.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法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排便障碍性便秘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可吸收防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方法取50只昆明小鼠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汇编》对其生物安全评价,分别进行热原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结果发现该材料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无遗传毒性,样品溶血率为3.2%,皮下植入后局部无异常生物学反应;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试验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和均低于对照组,肝脏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查和体质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防粘连液生物安全高,但是应用时需要定时检测肝功能,并及时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细菌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检并得到确诊的细菌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0例,给予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全部40例标本中共检出29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2.5%。在全部病原菌中,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然后分别为弧菌属、气单胞菌等。通过药敏试验发现,病原菌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以及氨苄西林等具有非常强的耐药性。结论志贺菌、弧菌属以及气单胞菌等是引起儿童细菌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中应给予重视,同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来给予预防。

  • 标签: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及方法适用试验,加强对方法适用试验的重视。方法分别从检验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中药制剂的特殊等方面分析方法适用试验。结果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适用试验必不可少。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计数方法 微生物检查 方法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腹泻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方法选择我中心收检的50例确诊为细菌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并分析结果。结果在50例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36株菌株,检出率为72.00%(36/50),其中志贺菌占38.89%(14/36),弧菌占30.56%(11/36),气单胞菌占19.44%(7/36),其余菌种占11.11%(4/36),志贺菌所占比例最高,相比较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菌株在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三嗪、阿莫西林中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儿童细菌腹泻危害较大,在临床上可进行病原学检测,通过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给予治疗,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细菌性腹泻患儿 病原微生物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规范化标本采集对于提升微生物检验准确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6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接受常规采集检验标本1040例作为对照组。另将我院2016年7月—12月检验科收集的标本1040例作为研究组,均实施标准化标本采集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及尿液标本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总体阳性率为29.04%,显著超过对照组的23.94%(P<0.05)。结论积极实施规范化标本采集可以有效提升结果的准确,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在欧盟国家中有40%的个体都遭受着非酒精性脂肪肝带来的痛苦,在当前富裕社会这种疾病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其也是个体糖尿病和体重过度增加的直接结果。当前研究者并不可能预测这种疾病的未来发展情况,而其直接的结果似乎只能是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其也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及肾脏损伤的风险,未来研究者或将利用不同生物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来对该疾病进行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吸收止血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为其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做出评价。方法将9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即供试品-1组(6.25mg/kg)、供试品-2组(12.5mg/kg)和供试品-3组(25mg/kg),每组3只,各组采用自身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皮下注射在动物背部植入吸收止血生物材料,每个时间点1只动物,每侧4个皮下囊,在植入后第3、7、14天取皮下囊部位组织常规HE染色做病理检查。结果大体观察残留程度0%;解剖时肉眼观察仅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皮下囊包块存在;病理镜检发现,各组皮肤表皮及真皮均无明显的病理改变,皮肤附件结构正常,皮下及周围组织也未见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供试品-1和供试品-2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供试品残留,供试品-3组在植入后第3天和第7天其4号取材点可见供试品极轻度未吸收,第14天各取材点未见供试品残留。结论6.25mg/mL、12.5mg/mL和25mg/mL的吸收止血材料在新西兰兔背部皮下很快被吸收,在机体内两周基本被降解,对于手术应用安全颇佳。

  • 标签: 吸收性止血生物材料 皮下植入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相关价值。方法收集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以及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进一步分析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的价值。结果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于医院控制感染有很大的价值,这主要应用在预测感染传播途径、监测病原菌与监测易感人群等各个方面。结论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于控制医院的感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微生物的推广与应用,有效地控制医院的感染问题。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细菌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探讨其病原性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60例被确诊的细菌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相关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师或食物售卖者手拭子以及食物操作间涂抹样。结果全部60例食物中毒事件中,占比最大的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共16例,占比26.7%;占比第二位的致病菌是致泻大肠杆菌,共8例,占比13.3%;占比第三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例,占比11.7%;其余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6例,占比10.0%;变形杆菌5例,占比8.3%;沙门菌4例,占比6.7%;志贺菌3例,占比5.0%;另有11例为其他致病原菌,占比18.3%。其中发生于春季的有12例,占比20.0%;发生在夏季的有20例,占比33.3%;发生在秋季的有24例,占比40.0%;发生在冬季的有4例,占比6.7%。结论在导致患者细菌食物中毒的所有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杆菌是比例最高的两种病菌;从发生时间上来看,夏秋两季发生细菌食物的概率较大,在生活中应当提高警惕。此外,通过对细菌食物中毒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迅速找出致病菌类型,找到致病污染源,对于有效控制病情,科学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食物中毒 微生物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