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金喜素/顺铂(JP)和依托苷/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成本费用。方法将41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JP组应用金喜素每天1.2mg/m^2,连用5d;每天顺铂20mg/m^2连用3d;EP组应用依托苷每天100mg/m^2,连用5d,顺铂用法及剂量同上。两组均21d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结果①JP组CR3例(14.3%),。PR10例(47.6%),总有效率61.9%,肿瘤控制率85.7%,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0.3mo,1a生存率41.5%。EP组CR2例(10.0%),PR9例(45.0%),总有效率55.0%,肿瘤控制率80.0%,中位生存期平均9.3mo,la生存率为38.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均可耐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③JP组患者每周期人均所支付的化疗药物费用为人民币1749.0元,费用效果比为28.26;EP组平均为277.4元,费用效果比为5.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JP和EP方案均可作为治疗SCLC的一线方案,JP方案的疗效略优于EP方案,但JP方案的化疗费用明显高于EP方案。

  • 标签: 金喜素 顺铂 依托泊苷 顺铂 治疗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内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联合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莱特注射100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IRI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4.1%和16.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分别为56.8%和12.0%(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FOLFIRI方案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胃GIST外翻切除术(laparoscopictransgastrictumor-everting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胃楔形切除术(laparoscopicwedge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术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胃楔形切除术的有效补充术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
  • 简介:乳腺导管内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查方法.与既往手段不同的是,它不是从外面观察乳腺,而是进入乳腺的导管系统,从里面观察病灶的改变,获得直观的视觉资料,配合取材活检诊断乳腺疾病.

  • 标签: 乳腺导管内视镜 性疾病 乳头溢液 诊断 观察 导管系统
  • 简介:临床上腹腔技术已经广泛开展,将腹腔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 临床教学
  • 简介:2016年第5届粤闽赣腹腔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学习班将于2016年7月22日至24日在梅州(梅州市昌盛豪生大酒店)举行。大会由梅州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主办,梅州市人民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大会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和精彩手术演示,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胃肠外科 手术演示 市医学会 肿瘤杂志 学术交流 腔镜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直接影响到ERAS的实施。本文针对ERAS的各项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影响进行论述。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胃肠功能
  • 简介: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类异质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肿瘤从小于1cm到超过35cm均有报道,其生物学行为也从近乎良性到高度恶性不尽相同[1].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应用于GIST治疗之前,GIST完整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不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小于10%,原发性GIST完整切除术后复发率约为40%~90%[2,3],尽管报道差异较大,但总体复发率仍偏高.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10~20个月[2,3].如何解决GIST切除术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是GIST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

  • 标签: 治疗现状 瘤辅助 胃肠间质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3例,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组行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腹腔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腹腔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组患者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胃肠功能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并评价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5年期间收治的47例胃肠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完成随访。结果47例病人中CD117阳性40例(85.1%),CD34阳性39例(83.0%),S-100阳性10例(21.3%),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3例(6.4%),结蛋白desmin全部阴性。结论CT结合内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效果满意.恶性GIST宜行较大范围的切除术,必要时须行联合脏器切除。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诊断 免疫组化 手术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探讨供受体的不同T细胞比例对GVHD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受体SD大鼠接受TBI+CTX预处理,分别按1∶1、2∶1、4∶1的移植物与受体T细胞比例回输供体WISTAR大鼠骨髓细胞,观察受体生存期、临床及病理GVHD评分.结果:实验组大鼠按移植物与受体T细胞比例为1∶1和2∶1移植时生存期、临床及病理GVHD评分与4:1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当移植时移植物内T细胞和经预处理后受体残存T细胞比例为1∶1和2∶1时GVHD程度较轻,而4∶1时GVHD明显加重.

  • 标签: GVHD 受体 T细胞 移植物 生存期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自根治术后第1d至术后第7d,对照组应用常规TPN(25kcal/kg·d),治疗组应用Glu强化(20g/d)的TPN,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4、第8d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无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第4d两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IM+、CIM+/CD8+值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d两组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治疗组升高明显,术后第8d治疗组IgA、ISG、CD3+、CD4+、CD4/CD8+值均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甚至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强化的TPN能有有效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谷氨酰胺 胃肠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Ⅲ型胶原比例的高低与其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41例,其中男39例,女2例,年龄20~55岁,平均36.2岁;左侧23例,右侧18例。损伤部位:距离跟骨结节4.5~6.0cm。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创跟腱缝合技术和器材进行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6天,平均2.2天,术中取断端局部横断面病理标本(距断裂位置〈0.3cm)做天狼猩红染色,计算每个患者跟腱胶原中Ⅲ型胶原的比例,并按照其比例高低分为四组:A组0%~25%,B组26%~50%,C组51%~75%,D组76%~100%)。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8个月,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进行预后评分。结果四组终末随访预后评定均达到优良水平,但术后6个月却有明显差异,A组共10例,优5例,良2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70%;B组共14例,优11例,良3例,总体优良率100%;C组共12例,优10例,良2例,总体优良率100%;D组共5例,优1例,良2例,差2例,总体优良率60%;术后6个月随访功能评定,A组与D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B组与C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优良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进行相同的手术及术后康复指导,四组患者自身跟腱Ⅲ型胶原的比例不同,可能会导致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有明显差异,Ⅲ型胶原比例过高或者过低的患者恢复较慢。

  • 标签: 跟腱 急性病 腱损伤 胶原Ⅲ型 预后
  • 简介:日前我们收到一些癌症患者的来信,提到关于胃肠癌症的疑问,现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北京肿瘤医院胃肠科医生赵军博士予以解答。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北京肿瘤医院 癌症患者
  • 简介:目的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7W(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口渴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6h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以数字评分表(NRS)及口腔舒适度评分调查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h口渴(NRS)评分均显示为中度口渴(P>0.05),口腔舒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高于术后2h的NRS评分(P<0.05),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经过口渴管理后,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h的NRS评分,且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均P<0.05)。结论实施口渴管理策略能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口腔舒适度。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医护管理 外科护理 患者舒适度
  • 简介: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者;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97.2%,CD34阳性率86.5%,CD117与CD34共同阳性率83.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