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支持板恢复Sanders骨折后距下关节稳定性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支持板治疗49例Sanders、Ⅳ骨折。结果骨折术后B?hler’s角,Gissane’s角、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明显恢复,功能恢复优良率93.9%。结论解剖支持板是治疗SandersⅢ、Ⅳ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恢复距下关节的稳定性。

  • 标签: 跟骨解剖支持板 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Sanders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Sanders骨折患者45例,使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B?hler角以及Gissane角与术前相比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结论在Sanders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解剖板手术治疗严重骨折SandersⅡ~Ⅳ)的实际效果,总结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对26例(32足)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钛合金解剖板内固定手术,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26例(32足)患者中4足出现伤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其余均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较为满意。结论钛合金解剖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骨折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解剖板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跟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钢板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救治的12例(14足)骨折患者实施钢板进行救治,同时结合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在随访14个月内骨折状况均获得稳定恢复,包括优者10例,良者2例,无1例可差,治疗优良率为100%。结论给予骨折患者实施钢板疗法进行救治,临床疗效明显、可靠,建议进一步普及使用。

  • 标签: 跟骨钢板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于在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锁定内固定治疗。结果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Maaryland评价对比,实验组实验组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0.00%,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使得患者能够早日愈合,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切开复位板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3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1例为对照组采取经皮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另19例为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板治疗。结果对比治疗优良率,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比骨折愈合时间、Bolher角、Gissane角方面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板治疗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跟骨板 跟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选择钛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同种异体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折采用板联合同种异体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同种异体骨植骨 跟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水泥与自体治疗SanderⅢ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SanderⅢ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水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治疗SanderⅢ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自体骨植骨治疗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夹加撬拨复位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0年6月一2013年7月收治骨折31例35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4例;年龄18一71岁,平均37.5岁,按SandersII17足,III9足,IV9足。受伤至手术时间0一10d,平均6.5d。采用夹加撬拨复位。结果术后伤口28例I期愈合,3例I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螺钉外露。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Bohler角及Gissan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28足,良5足,可2足,优良率94.3%。结论夹加撬拨复位治疗骨折是种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跟骨骨折跟骨夹撬拨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各型骨折手术及非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6个月,平均18个月。24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所有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功能完全恢复,疗效满意。结论治疗骨折能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达到预期,就避免手术。选择一个痛苦小、费用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好并且符合患者病情特点的方法治疗骨折在临床上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医疗改革的方向。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 手术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II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时选取2012年-月-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SandersII骨折患者,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分别采用的是撬拔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此进行治疗,治愈后1年进行回访,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撬拔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切开组(P<0.05);对撬拔组回访足功能恢复优良率79.41%,切开组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2.35%,对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撬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拔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II骨折存在的创伤较小,手术出血量也较少等特点,可以使住院的时间得到明显的缩短,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撬拔复位 切开复位 SandersII型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可塑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塑形钛钢板对30例36足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采用Sanders,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功能评价,本组36足骨折中,优28足,良6足,优良率94.44%。结论可塑形钛钢板内固定对涉及关节面的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内固定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8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其中按Sanders2例,Ⅲ13例,Ⅳ23例,开放骨折5例,男性病人21例,女性病人17例,术后通过Maryland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8例患者中37例均骨折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塌陷骨折移位行二次手术,1例出现皮瓣坏死行二期皮瓣转以后骨折愈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低于50分,38例患者中优2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8%,效果满意。结论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注重手术时机和术后处理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体会
  • 简介:目的:观察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40例,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39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愈,仅有一例患者出现手术后遗症。结论: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能够很好的恢复骨关节面的解剖状态,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可以采用融合术,对于恢复足功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根骨骨折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