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脑膜瘤颅外侵及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学关系,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得出结论颅骨穿透型脑膜瘤具有较典型的CT、MRI表现且与其病理学关系密切。CT和MRI具有诊断价值,MRI优于CT,二者结合应用,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诊断和MRI诊断应用于纵膈型肺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纵膈型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CT诊断和MRI诊断,并对患者的两种诊断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确定58例为中央型肺癌,42例为周围型肺癌。CT诊断和MRI诊断的准确率均很高,但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相比P>0.05。两种方式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临床表现均满足纵膈型肺癌的诊断要求。结论CT诊断及MRI诊断应用于纵膈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相差较小,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两种方式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采用联合应用的方式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纵膈型肺癌 临床表现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气胸并纵隔积气经X线诊断的表现及特点。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我院气胸并纵隔积气新生而中选择3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行X线诊断,分析新生儿的X线表现极其特点。结果36例新生儿,16例为胸腔前缘积气,占为44.45%;12例为肋膈角区积气,占33.33%;8例纵隔旁积气,比例是22.22%,且其中7例同时伴纵隔内积气,占19.44%。X线表现为纵隔两旁可看见清晰的片状、线条状透亮影,其左右两侧的积气可以相连,心底部可见横形条、片状的低密度影,而后缘的胸椎显示清晰,纵隔胸膜出现分离显影、胸腺上抬且远离患儿的心底部,胸腺边缘十分清晰且可见八字形特征。结论按照新生儿气胸X线表现与特点,可以明确新生儿的气胸与纵隔积气等诊断,为临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可见,X线对于新生儿的气胸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气胸 纵隔积气经 X线诊断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CT表现以及MR表现。方法抽取因患有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而进入我院的3例病例,在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同时,观察其影像学信息,并且总结患者影像学征象。结果胃肠道管壁弥漫性血管瘤病例消化道系统中多个节段的肠壁组织均会受累,不仅较长节段的管壁组织呈现出不规则性的环形增厚征象,而在肠壁增厚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管腔保持狭窄状。不仅如此,病变组织中还有结节状的钙化影征象、多发点状的钙化影征象出现。结论本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认识其CT及MR表现,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及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CT、MRI诊断为主胰管型IPMNs3例,分支胰管型IPMNs14例,混合型7例。病理分型与CT、MRI分型一致,根据CT及MRI提示恶变的标准,诊断恶变13例,手术病理证实恶变13例,两者保持一致。结论CT及MRI对IPMNs的诊断、分型和恶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乳头状 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击伤致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高压氧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电击伤导致脑伤害的患者50例,给予高压氧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出现昏迷的症状,且20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50例患者的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均明显升高;47例患者脑电图显示双侧大脑半球以慢活动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低幅度α活动;2例患者因大动脉破裂死亡,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治愈出院;患者治疗后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击伤致脑损害的患者多会昏迷,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患者治疗后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 标签: 电击伤 脑损伤 临床表现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适应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病患9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诊断提示腹痛原因待查,并在术后明确诊断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归纳以及总结本组病患的临床症状、合并症、治疗结果、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结果等。结果本组病患的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均接受阑尾切除治疗,并获得了治愈的结果。本组术后有9例发生并发症,占总比例的10.0%,平均住院时间为(13.21±4.69)d。结论充分了解非典型阑尾的病理特征、手术适应征、诊断依据以及鉴别诊断等,并予以患者早期的正确诊治,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表现 病理结果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 手术适应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原产妇子痫的颅脑CT表现及与临床相关性。方法20例子痫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结果收集20例患者显示脑白质内低密度水肿区,顶叶脑白质累及为主,并多伴有额叶、枕叶及基底节区受侵。1例合并脑出血,呈左侧基底节区团片状高密度影。结论CT是子痫脑内病灶较好的影像检查手段,既可发现早期病灶,又可评价预后。

  • 标签: 高原产妇 子痫 颅脑 X线 计算机体层 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强化沟通模式对产妇分娩应激表现及产程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82例足月初产妇,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双盲法纳入分组,即观察组(强化沟通环节,n=41)和对照组(常规指导,n=41),对比两组产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表现(VAS疼痛评分、SAS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强化沟通,对初产妇分娩具有重要帮助,可降低应激表现,缩短产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助产士 沟通模式 产妇 分娩应激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超声检查声像图所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85例作为A组,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15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声像图的异同点。结果IPB患者年龄显著低于膀胱细胞癌,B/T值小,L/T值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灶形态相对比较规则,回声较均质,边缘光整,对于IPB患者来说病灶多为高回声,乏血供,而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病灶为中等回区,供血比较丰富。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声像学表现相似度比较高,病灶部位、形态、回声和血流等指标是进行声像学鉴别诊断的特征。

  • 标签: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超声检查 声像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集的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甲状腺良性病变部位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对CT检查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中,CT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有55例(80.88%),恶性病变患者13例(19.12%)。病理结果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有56例(82.35%),恶性病变12例(17.65%)。结论CT扫面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区分患者病情良性还是恶性,可为临床诊断良恶性甲状腺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良恶性病变 CT表现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联合敏使朗和单纯敏使朗治疗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复位成功的150例良发病人,分为3组,空白组、敏使朗组、中药组,3组均于治疗后3周复查,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3周时对照组有效率为,敏使朗组有效率为84%,中药组为98%,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敏使朗比单用敏使朗治疗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更突出。

  • 标签: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尺桡骨闭合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小儿尺桡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共8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则采用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所得到的临床愈合率分别为5%、20%,延迟愈合率分别为10%、20%,总愈合率分别为95%、80%,由此可见,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尺桡骨闭合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相比手法闭合复位进行治疗,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手术简便、经济实惠、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以及愈合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克氏针内固定 手法闭合复位 小儿尺桡骨闭合性骨折 疗效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21例以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NHL患者,9例施行放、化疗,12例行手术和放、化疗。结果按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例,随访3—5年,生存率为100.0%。结论以耳鼻咽喉科为主要症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放、化疗有利预后。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耳鼻咽喉科 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中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进行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布加综合征患者副肝静脉超声表现为在第一肝门水平注入下腔静脉,腹侧为门静脉分支,二者常相伴而行,此外,副肝静脉管腔不同程度扩张,影像可见不同数量的交通支与梗阻肝脏连接;观察组副肝静脉显示率70%,与对照组2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副肝静脉在布加综合征中的超声表现并分析超声指标将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副肝静脉 布加综合征 超声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总结预防不良的措施。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中,137例为过敏反应,比例为68.50%,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哮喘、皮肤瘙痒及出现红疹,并无出现患者休克及死亡病例。36例患者为消化道不良反应,比例为18%,泌尿反应患者9例,比例3.9%,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新出现5例,比例为2.1%,神经系统反应6例,比例为1.7%,其他不良反应2例,比例为0.72%。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放射影像学CT和普通平片在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和相关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4例颌骨肿瘤患者,分别对患者的颌骨放射影像学和CT平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分析,最终看其颌骨肿瘤方面的表现和最后的诊断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23例患者的肿瘤位于上颌骨的左侧,占总体的35.94%;8例患者的肿瘤位于上颌骨的右侧;占总体例数的12.5%。12例患者的肿瘤位于下颌骨的左侧,占总体例数的18.75%;21例患者的肿瘤位于下颌骨的右侧,占总体例数的32.82%。结论放射影像学CT结合普通平片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颅骨底部进行细致的检查,以便真正确认整个颅骨肿瘤的大小以及确认整个肿瘤的部位,最终通过观察整个颅骨肿瘤的形状和形态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治疗。如果一旦发现患者有疑似病变第二情况时,就一定要进行全方位地检查,以防止其恶性的肿瘤因为侵占其他恶性的器官而影响其周围正常的组织。

  • 标签: 放射影像学 CT 普通平片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DD起搏器植入后不同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通道(MV1、MV3、MV5)监测180例患者,按照起搏器治疗适应症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90例,均表现为传到阻滞;研究组90例,表现为窦房结功能异常;观察统计两组患者DDD起搏器的DCG表现、工作模式、感知起搏功能障碍、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自身心率失常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中起搏比例为60%或以上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起搏比例在60%以下的发生率,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主要工作模式一次排列为VDD/VAT、DDI,研究组依次为DDI、AAI和VDD/VAT;其中对照组患者工作模式AAI和VDD/VAT的发生率与研究组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室安全起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PMT)及感知房性心动过速(AT)触发快速心室起搏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频发房早和A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DCG表现可判断不同患者DDD起搏器植入后的工作模式,全方位掌握起搏器的工作情况,为起搏器的正确程控和治疗自身心律失常等环节做铺垫。

  • 标签: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表现 工作模式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