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特点,为外科治疗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12月,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对198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将淋巴结行病理切片,HE染色明确是否有癌转移。结果清除淋巴结993组,转移113组,其中第10站、第11站共淋巴结转移43组,纵膈淋巴结中转移70组。纵膈淋巴结转移中第7站淋巴结出现转移24例,第4站淋巴结出现转移11例,第3站淋巴结出现转移9例,第5站淋巴结出现转移7例,第6站淋巴结出现转移7例,第8、9站淋巴结出现转移各2例。同时有第7站和其他站淋巴结转移者共19例。结论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上纵膈淋巴结和隆凸下淋巴结在肺癌中转移几率大,为提高生存率,无论上叶癌还是下叶癌手术均必须清扫上纵膈淋巴结和隆凸下淋巴结。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系统性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结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结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 标签: 胸部CT 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纵膈淋巴结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前CT检查。以患者的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评估术前CT检查对纵膈淋巴结状态的检测价值。结果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79.9%与72.1%,而其阳性的预测值以及阴性的预测值也较高,分别为80.4%与73.3%。结论CT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纵膈淋巴结状态进行评估,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为手术提供更好的参考,值得临床考虑。

  • 标签: CT 非小细胞肺癌 纵膈淋巴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纵隔肺癌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邻近纵隔生长,易侵入纵隔或与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块,与原发性纵隔肿瘤或转移瘤难以鉴别,常在临床工作中造成误诊或漏诊。在此报道一例纵隔肺癌,表现为咳嗽、进食哽噎,CT影像显示纵隔肿块,气管镜病理及免疫组化提示为肺腺癌,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纵隔型肺癌,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肺癌的影像学分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分型 诊断价值
  • 简介:T1WI像上呈等信号的肺癌肿块18例,肺癌肿块的信号改变以T1WI像上等信号,其中11例T1WI像、T2WI像信号均高于瘤体

  • 标签: 中央型 型肺癌 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5例肺炎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感染指标轻度异常,肿瘤标记物指标增高,经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通过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检查后明确肺炎肺癌诊断。肺炎肺癌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早期无法明确诊断,可经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影像学,并及时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理学依据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误诊 肺部感染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周围肺癌的CT征象。方法选择20例周围肺癌具有CT随访影像学资料,总结其早期征象。结果20例周围肺癌中,腺癌12例,鳞癌5例,肺泡癌2例,小细胞癌1例。其中17例呈实性结节状,3例呈斑片状。结论当CT扫描发现类似病灶,即做增强扫描,肺癌的增强CT值高于良性结节而低于炎性病灶,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扫描
  • 简介:我院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中心肺癌36例,其中6例起初误诊为肺化脓症,历时3个月~5个月不等。最后经支气管镜检及病检确诊为中心肺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心型肺癌 误诊 诊断 治疗 肺化脓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肺癌的CT诊断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4例中央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本组54例患者CT检查均呈现两种表现即间接征象(包括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和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于中央肺癌的早期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癌肿的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肺癌 中央型 CT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肺癌的CT表现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肺癌的CT表现有深浅分叶征(18/32),毛刺征(20/32),空泡征(8/32),血管纠集征(11/32)和胸膜凹陷征(16/32)。结论螺旋CT及增强CT检查可提高周围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周围型 小肺癌 CT
  • 简介:摘要周围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其发现率及诊断率也越来越高,按其组织学类型共包括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征像是其病理学基础的反映,如瘤体的形态、内部结构、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总结影像征像配合增强扫描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围型肺病 螺旋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周围肺癌影像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8例资料齐全的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各例均摄有数字化胸正侧位片及CT扫描,部分有增强扫描。结果影像形态包括以下各种表现大小不等结节样、片样、团块样、类圆形、不规则形影,有分叶征、毛刺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或(和)胸膜牵拉征,空泡及空洞等。结论肺内出现以上各种形态肿块及征象时,应考虑周围性肺癌的诊断。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数字化摄影及CT扫描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