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瓣置换术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为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回顾性分析1例双瓣置换术后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合药代动力学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华法林初始剂量和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优化抗凝方案。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华法林抗凝治疗以5mg为初始剂量,目标INR为1.8~2.5。经过五次剂量调整后以3.125mg的维持剂量带药出院,出院时INR为1.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瓣膜置换 血小板减少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目的提高对儿童不典型继发性血栓性PLT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无神经系统受累的继发性TTP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ADAMTS13酶活性和Anti-ADAMTS13抗体检测结果,行系统文献检索并文献复习。结果男性患儿,12岁,急性起病,病初有发热,双下肢可见瘀点,PLT及Hb进行下降,血涂片可见破碎RBC,高胆红素血症,LDH明显升高,镜下血尿,肾功能正常,补体正常,考虑血栓性微血管病(TTP或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ADAMTS13酶活性检测2.3%(正常值40%-130%),ADAMTS13抗体检测90U·mL-(-1)(正常值〈12U·mL-1),确诊继发性TTP,予血浆置换和激素治疗。4个月后患儿停用所有药物,目前停药6月无复发。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共有14篇英文文献中40例继发性TTP进入本文分析,发病年龄(10.2±5.2)岁,男19例,女21例,发热36例(90%),神经系统受累28例(70%),肾脏受累18例(45%),均有贫血和PLT降低。3例死亡,37例血浆置换+激素治疗,31例(83.8%)对血浆置换治疗即时反应好,1例因血浆过敏和1例血浆置换导管相关感染改为激素+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好,1例难治性继发性TTP加长春新碱(利妥昔单抗上市前)随访时复发,2例发生血浆置换依赖,加环孢素后治疗反应好,1例治疗反应不好,加长春新碱后治疗反应好,,4例失访(10.8%),平均随访时间29月(3-72个月),13例(39.4%)出现复发,9/13例加利妥昔单抗中仍有2例复发。结论贫血和PLT降低应怀疑TTP,需行ADAMTS13酶活性及其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区别遗传性和获得性TTP;血浆置换+激素,或+利妥昔单抗是TTP的治疗组合选项。

  • 标签: 血栓性PLT减少性紫癜 儿童 ADATS-13酶活性 ADAMTS13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感染在特殊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监测,以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法洛四联症基础疾病患者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的诊疗资料。结果:一例患有法洛四联症基础疾病的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先后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注射液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持续下降,临床药师分析其原因与利奈唑胺相关,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必须深入临床,掌握患者病情、监测相关指标,面对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时查阅文献,结合患者情况科学评判,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 标签: 利奈唑胺 MRSA 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7例肝硬化患者,视为观察组,并结合患者的是否出血,划分为出血组(n=39)与非出血组(n=28)。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7名作为对照组,为两组人员实施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与凝血酶元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比较为显著,同时出血肝硬化患者和非出血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对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可以作为当前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肝功能具体损伤情况,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活动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血小板参数 凝血酶原时间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瑞芬太尼靶控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分析,来全面提高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到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SBP≥140mmHg)患者与未有高血压症状的择期手术患者各4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4组(n=10)。并按照组别设定了四个瑞芬太尼血浆靶控的浓度,分别为1、2、3、4ng/mL,5min后采用靶控技术,将异丙酚注入血浆中,使其浓度为2.5μg/mL,在这10min后,再将0.1mg/kg的维库溴铵注入,静待2min,开始进行气管的插管操作。设定好记录时点,做好血压、心率、SpO2、BIS值等相关数据记录,开展Grant气管插管的及时评分,同时,对患者诱导期使用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备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浓度组相比,高压组就比非高血压组使用阿托品的数量多,但是不一样浓度的瑞芬太尼,引起的血压的变化及BIS值之间,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插管条件评分,瑞芬太尼2、3、4ng/m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优于1ng/mL组。结论使用TCI方法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在高血压病人进行全麻诱导,两者靶控浓度分别为3ng/mL与2.5μg/mL较合理。

  • 标签: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高血压患者 全麻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经骨髓腔3%高渗盐水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2015-04-2016-02将4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骨髓腔通路组(IO组)和外周静脉通路组(IV组),使用3%高渗盐进行液体复苏,对比2组患者建立通道时间、液体复苏前及之后30、60min时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电解质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后期MODS及病死率情况。结果:IO组建立输液通路时间显著性少于IV组(P〈0.01),2组在液体复苏后30min升压效果达到峰值,但2组间各时间点血压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在液体复苏前后电解质改变及MODS、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经骨髓腔通路与外周静脉通路3%高渗盐水均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血压,但经骨髓腔通路输液更迅速、方便,是建立危重患者急救液体通道的可行方法。

  • 标签: 高渗盐水 骨髓输液 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动脉支架术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支架术后防止血栓事件发生的基石,但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脑动脉 支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胃肠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阶段内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有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较之对照组的83.33%,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波动幅度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的波动幅度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较之对照组的26.67%,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显著的疗效,疗效与标准剂量治疗相当,但小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且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较小,安全性更加显著,临床上可在保证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给药剂量。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利妥昔单抗 小剂量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EDTA-K2作为抗凝剂,使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不发生改变而被广泛应用,可是EDTA-K2有时可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出现假性偏低现象,这种假性减少会导致临床无故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未及时发现,易导致临床误诊无治。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行为改变阶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与对照组(65例),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行为变化阶段、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血栓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支架血栓事件与再入院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干预强化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远期预后。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Chronic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CITP)临床疗效,为CITP的治疗开拓思路。方法: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CITP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健脾益气摄血(A)组、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B)组、泼尼松对照(C)组3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颖粒联合泼尼松、泼尼松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1d。对3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止血及血小板疗效分级评分,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血小板与止血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小板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10/20)、75%(15/20)及45%(9/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血小板疗效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止血疗效比较:A、B、C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14/20)、75%(15/20)及55%(11/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止血疗效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法中药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确有疗效,为从脾论治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从脾论治 疗效
  • 简介:目的对比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差异.方法72例N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然后行PCI治疗,术后继续口服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测定两组PCI术前和术后2h、24h及7d时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30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2h、24h及7d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d内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急性再梗、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冠脉内炎症,显著降低30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心病不同临床表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于阜外医院行支架植入术且有术后12-72h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其中2619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87例为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最大凝块强度(MAADP)大于47mm定义为血小板高反应性。以是否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进行分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稳定冠心病患者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797(30.43%)例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与无血小板高反应患者相较,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分别为102(12.8%),206(11.3%),P=0.276。在稳定冠心病患者中,531(26.72%)例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高反应组与非高反应组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0.7%),166(11.4%),P=0.677,同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是稳定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所发现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均不影响其临床预后。

  • 标签: 血小板高反应性 血栓弹力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冠心病
  • 简介:病例:患者,男,26岁。因"高处跌落致颅脑损伤"入院。因颅脑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2014年3月11日予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华北制药,批号:F4013401)4.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抗感染。3月12日血常规:白细胞6.02×10~9·L^-1,血小板275×10~9·L^-1。抗感染治疗后患者呼吸道症状体征逐渐改善。

  • 标签: 他唑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 华北制药 氯化钠注射液 肺部感染 症状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对献血者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站57例血小板捐献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与参照组28例。研究组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参照组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用南格尔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采集。将两组血小板捐献者的血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结果相比于采集前,两组献血者采集血小板后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P<0.05),但是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比参照组更大,组间具有明显差异(t=7.0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献血者采集前后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均能够有效地将献血者采后即刻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减少,但减少后仍均处于正常范围内。2种采集方式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 血液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酒精浓度对人体脑组织的血流量、白细胞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200名健康志愿者,将甲、乙、丙、丁组患者分别按0ml/kg、1ml/kg、5ml/kg、10ml/kg饮用浓度为52%的的市售食用白酒,持续饮用一周,一周后检验每位志愿者的脑血流量、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结果随着四组酒精浓度的逐渐升高,脑血流量呈增加趋势,而白细胞和血小板则逐渐降低,结论酒精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应避免长时期的过量饮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白蛋白在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0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5例,均给予抗感染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白蛋白。结果观察组住院日、3个月内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白蛋白虽不能降低SBP患者死亡率,但有助于缩短疗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白蛋白 自发性腹膜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