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我们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标准是:①理想水平:三前4.4~6.1毫摩尔/升,2小时4.4~8.O毫摩尔/升;②良好水平:三前6.1~7.O毫摩尔/升,2小时8~11毫摩尔/升;③血糖控制差:三血糖>7毫摩尔/升,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为达到上述理想或良好标准,必须要监测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自我监测 血糖控制 饮食控制 体育锻炼
  • 简介:价格战已经不是药店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市场对药店的考验更多地体现在药店的软实力方面,比如服务能力。

  • 标签: 服务能力 药店 血糖 价格战
  • 简介:血糖异常症是危重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提示原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目前已阐明危重患儿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血糖异常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会造成损伤。危重患儿在应激状态下,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和高血糖,低血糖对患儿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高血糖是危重症应激代谢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已受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9例危重患儿血糖变化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危重患儿 血糖变化 监测分析 新生儿病房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异常
  • 简介:柯大夫:我患糖尿病多年,在家一直用血糖仪自测血糖。最近听病友说有一种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自动连续地监测血糖变化。请问,这种动态血糖监测是不是比普通的血糖仪好?适合哪些人?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合作 血糖变化 血糖仪 柯大夫 糖尿病
  • 简介:患者男,91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2级、稳定性心绞痛和持续性房颤、心功能4级。患者入院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应用5一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2次/d口服、苯那普利5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胸腺肽1.6mg,2次/周皮下注射、盐酸氨溴索45mg静脉输注、头孢吡肟2g,2次/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mg,1次/d静脉注射,因感染控制不佳,于4月27日16:30给予加替沙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 标签: 加替沙星 低血糖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单硝酸异山梨酯 慢性支气管炎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糖尿病(DM)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脑梗死后伴发应激性血糖升高,临床上都较为常见,也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血糖水平在脑缺血引起的迟发神经元损伤,加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损害方面的作用,近来才引起人们重视,相关报道也较少。本文对2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据血糖水平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以探讨血糖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高血糖 应激性血糖升高 血糖水平 神经元损伤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苦瓜(momordicacharantia)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亚马逊河流域、东非及加勒比地区,现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一方面作为蔬菜食用,另一方面作为药用。苦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被普遍用作降糖药、抗菌药、驱风剂及治疗结肠绞痛、创伤和牛皮癣等。除传统应用外,现代研究还证实苦瓜具有抗HIV病毒、抗肿瘤、抗溃疡、抗生育、抗炎、降血压、免疫调节等活性。本文主要介绍苦瓜在降血糖、降脂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苦瓜 降血糖 降脂
  • 简介:糖尿病代谢控制的重要内容为血糖监测,其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治疗,因此测血糖方法的准确性和频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CGMS动态血糖仪的实验对比,现将其临床准确性报告如下。

  • 标签: CGMS动态血糖仪 糖尿病 临床验证 血糖测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重症监护措施控制高血糖指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血糖指标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脑卒中发生高血糖的200例患者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其中死亡组患者11例,存活组患者189例。对两组患者之间控制血糖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其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临床中发生低血糖比率、血糖漂移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升高明显,目标血糖达标率显著降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脑卒中同时发生高血糖患者中,年龄、平均血糖值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高血糖比率较高,血糖指标较大幅度波动,特别是在死亡患者中较为显著,应对血糖指标管理提高重视。年龄、平均血糖指标等是增大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重症监护 高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浅谈不同方式治疗旋外旋2°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旋外旋2°踝关节骨折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保守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旋外旋2°踝关节骨折均能取得比较显著的疗效,两者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劣势,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可根据患者意愿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2° 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58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SII组(275例)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OHA)组(308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两组进行随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初诊CSII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OHA组(P〈0.05),随访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CP)值高于OHA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值低于O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CSII组有18例(6.54%)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达长期缓解,而OHA组均需应用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将CSII组按初诊糖尿病病程进行分组,不同病程组长期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病程(〈6个月)组长期缓解率显著高于中病程(6~12个月)组与长病程(≥12个月)组(P〈0.05)。结论CSII可能通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部分患者长期获益,且初诊患者病程越短,长期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 简介:该研究是一项对105名超重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的初级终点为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级终点为血压和脂质代谢。分别在饮食干预后第3、6、12个月对干预结果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前3个月患者的体重和HbA1c下降最为明显,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较低脂饮食组体重减轻更快(P=0.005),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低碳水化合物 体重减轻 饮食干预 低脂饮食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各有35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后者接受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血糖水平,治疗观察组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联合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炎症水平、体重、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超重/肥胖T2DM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行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行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肾功能、炎症水平、血糖水平、体重、血脂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RF)]、降低尿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 超重/肥胖 2型糖尿病 肾功能 炎症水平 血糖控制 减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胰岛素强化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选取了同意参加此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为此研究对象,将其病例资料整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是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均采用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加以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口服降糖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半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功能。结果:治疗半月后,对每天血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小时血糖标准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值P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胰岛素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