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作为基牙的下颌第二磨牙倾斜不同角度,基牙牙周膜等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Marc软件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行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计算并分析牙周膜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24°,其近中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值达到0°2倍,同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受力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固定修复,当牙齿倾斜达到或超过24°,应慎重作为双端固定桥的基牙。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倾斜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树脂充填修复和纤维桩结合树脂充填修复对其牙体及充填体的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有限元法建立根管治疗树脂修复(A组)及纤维桩树脂修复(B组)的上颌第一磨牙模型,以600N总载荷垂直加载模拟最大咬合力,以200N总载荷45°斜向加载模拟咀嚼力,分析两组模型的牙体及充填体VonMises应力特征。结果A组、B组的牙体VonMises应力分布模式相似,B组颊侧颈部形成应力集中,应力峰值位于釉牙骨质界;最大咬合力条件下,B组VonMises应力峰值在牙本质外表面低于A组,内表面高于A组;咀嚼力条件下,B组VonMises应力峰值在剩余牙体的各部位均较A组低。B组树脂充填体表面的VonMises应力峰值及高应力区范围均明显小于A组。结论纤维桩的存在可降低牙本质及树脂充填体的应力峰值,提高患牙抗折强度,而颈部应力集中可能导致牙折发生位置偏高。

  • 标签: 纤维桩 复合树脂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制造年轻恒牙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并进行再生性牙髓治疗(regenerativeendodontictreatment,RET),组织学观察治疗后牙根发育情况,为进一步探寻炎症与损伤修复的关系以及RET组织修复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3只6月龄的比格犬,每只犬双根前磨牙4颗,共12颗牙,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根尖周炎组、空根管组以及RET组,每组3颗牙。RET3个月全麻下处死实验动物,颈静脉灌流固定,将上下颌骨取下固定1周,pH7.2的10%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3个月。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根尖周炎组根管内可见大量免疫细胞,无新组织修复;空根管组根管内仅有纤维性修复;RET组根管内、根管壁以及根尖部有新组织形成,使根管壁增厚,牙根增长,根尖孔闭合,牙根继续发育。结论在有效根管消毒、控制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基础上,机体即能发挥一定限度的组织修复能力;RET过程中刺破出血本身造成局部适度的损伤,可能进一步激发了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利于新组织的形成,使牙根继续发育。

  • 标签: 年轻恒牙 根尖周炎 再生性牙髓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性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的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的增量效果。方法纳入于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种植同期行GBR,并接受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最终修复7~24个月后,记录患者上颌前牙区牙周状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定量测量种植体唇侧骨高度及骨壁厚度,利用标准化临床照片,定量测量种植体与对照牙牙龈顶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和充满程度,并应用粉色美学评分(pinkestheticscore,PES)评价美学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体在复查均处于健康稳定的牙周状态。5颗种植体在复查可观察到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增量,种植体唇侧中央肩台根方2、4、6mm处平均骨壁厚度分别为(1.7±1.1)mm、(2.3±1.1)mm、(2.2±1.3)mm。种植体牙龈顶点相比对照牙(同颌对侧中切牙)平均更偏向远中(1.0±0.6)mm,偏向根方(0.4±0.8)mm;远中龈乳头平均高度(2.8±0.5)mm和充满程度(76.9±19.2)%低于近中龈乳头[(4.2±0.7)mm,(89.8±11.1)%],平均PES为(11.5±1.4)分。结论对于缺牙区存在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上颌中切牙种植同期结合GBR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可获得较为充足的骨增量效果及与对照牙相对协调的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 美学 引导性骨再生 软组织增量
  • 简介:目的观察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牙拾、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对25例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患者,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患者牙耠、骨骼以及上气道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25例使用VI腔矫治器的患者,经平均5年使用后,患者的覆盖减小(1.12±O.99)mm(P〈0.001)、覆骀减小(1.46±1.12)mm(P〈0.001),上中切牙内收(3.34±3.36)。(P〈0.001),下中切牙前倾(1.78±3.06)。(P=0.008),下颌平面角MP-FH增大(1.36±1.41)。(P〈O.001)、下颌平面角MP-SN增大(1.32±1.35)。(P〈O.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舌骨-眶耳平面距增加。结论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牙齿咬合以及颌骨会发生微小的改变,医生应予以关注。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头影测量 改变 追踪
  • 简介:骨巨细胞瘤在1940年首次被Jaffe首次发现,为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强侵袭性,对骨质的溶蚀破坏作用大,刮除术后复发率高,少数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1]。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骨骺,多侵犯长骨。

  • 标签: 3D打印 修复 骨巨细胞瘤 缺损
  • 简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基质(PRFM)是一种通过离心血液获得的自体生物材料。本研究对21例应用PRFM植入拔牙创治疗后牙槽嵴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对拔牙,植入PRFM及术后4个月的牙槽嵴宽度和高度采用标准化测量。嵴顶根方3mm、5mm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吸收分别为032mm(4.71%)和0.57mm(738%).高度平均骨吸收0.67mm(713%)。植入PRFM的位点临床愈合较快.极少有组织瓣开裂,骨密度较高。同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相比.单纯应用PRFM缩短了手术时间.无须膜的操作,克服了膜应用潜在的问题.并降低了骨吸收。

  • 标签: 纤维蛋白 富血小板 拔牙创 定量评估 基质 愈合后
  • 简介:目的评价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骨对颅颌面的矫形作用。方法生长发育期恒河猴4只,3只用于研究(1只牵引1.5月、2只牵引3月),1只作为对照;采用颧骨微钛板种植体支抗牵引上颌骨,铸造固位夹板粘接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第二乳磨牙及切牙上,牵引力值每侧1.47N(150克),方向与(牙合)平面平行;对实验前后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动物A点后移,1.5月组1mm,3月组平均2.5mm;SNA减小,1.5月组1°,3月组平均3.5°。1.5月组前牙覆盖减小3.5mm,其中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2.5:1);磨牙关系改变为3mm,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5:1);上颌效应大于下颌效应(2.5:1)。3月组平均前牙覆盖减小6.25mm,其中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1.8:1);磨牙关系改变为5mm,骨效应大于牙齿效应(4:1);上颌的作用大于下颌(5.7:1)。结论颧骨微钛板种植体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抗牵引上颌骨,不仅抑制上颌骨向前生长,而且使上颌骨向远中移动,同时伴有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上颌骨 后牵引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冷热循环次数对两种复合树脂黏结抗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疾病拔除的恒磨牙60颗,根据单纯随机原则分为两组。Solitaire2组(30颗牙)以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FiltekP60组(30颗牙)以FiltekP60复合树脂黏结。每颗牙利用颊、舌、近中、远中4个面,在相应牙面的冠中1/3平整处,制作直径2mm,高3mm的圆柱体,每组有40个面的试件,共240个试件。两组牙齿再均分为3组,分别经0次、100次和500次冷热循环(5℃和55℃),测定各组样本的抗剪切力,计算抗剪切强度。并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受检试件断面的断裂类型。结果两种品牌的复合树脂冷热循环0次和100次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500次,FiltekP60树脂黏结的抗剪切强度大于Solitaire2树脂(P〈0.05)。各组的树脂黏结断裂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热循环处理使复合树脂材抖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冷热循环500次,Solitaire2复合树脂黏结抗剪切强度比FihekP60复合树脂下降明显.

  • 标签: Solitaire2复合树脂 Filtek P60复合树脂 冷热循环 抗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表面粗化处理(砂纸打磨及喷砂)及Ivoclean对唾液浸泡氧化锆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将52个氧化锆瓷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不同方法对瓷块表面进行粗化处理:120#水砂纸打磨粗化及喷砂粗化处理。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表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每组试样浸泡于人工唾液,75%乙醇消毒清洁表面,根据是否配合Ivoclean分为两个亚组;将每组试样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XU200树脂水门汀粘接,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对界面破坏模式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2×2析因方差统计学分析。结果:四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19.75±2.05MPa(砂纸打磨+无Ivoclean)、27.46±2.02MPa(砂纸打磨+Ivoclean)、23.62±2.80MPa(喷砂+无Ivoclean)和29.81±2.61MPa(喷砂+Ivoclean)。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喷砂处理配合使用Ivoclean,所获得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相同消毒处理条件下,喷砂粗化组的效果均优于砂纸打磨粗化组(F=11.906,P〈0.05);相同粗化条件下,乙醇消毒表面配合Ivoclean使用可明显提升氧化锆的剪切粘接强度(F=84.191,P〈0.05);表面粗化处理及清洁方式间无交互效应(F=1.005,P〈0.05)。结论:表面粗化处理方式及表面清洁方式均是提高唾液浸泡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间剪切粘接强度的相关影响因素,两者间无交互效应,喷砂处理配合使用Ivoclean可显著提升唾液浸泡氧化锆的粘接性能。

  • 标签: 粘接性能 氧化锆 粘接剂 表面处理 清洁方式
  • 简介:目的:评估采用不翻瓣技术在无牙[牙合]下颌骨种植的2个与4个种植体,其所支持的螺丝固位金属烤塑跨牙弓修复体在即刻修复下颌无牙[牙合]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来自两个不同试验中心的60位患者随机分组: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2组,另外30位患者被分配到all—on-4组。以至少40Ncm的扭矩植入种植体.并即刻负重。通过对修复体、种植体是否失败.生物学和生物力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8位患者进行了翻瓣处理。2位患者的2个种植体因没有达到计划植入的扭矩而被更大直径的种植体立即代替。即刻负重4个月后.没有发生1例种植体脱落或种植失败。1例生物力学并发症在all—on-2组发生,4例发生在all-on-4组。在并发症方面,all-on-2组与all-on-4组之间以及两个试验中心都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这些负重4个月的初步试验结果提示.仅仅2个种植体就可支持即刻负重的下颌骨跨牙弓固定义齿修复。长期的疗效(10年左右)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牙种植 不翻瓣技术 即刻负重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前,文献对激光用于牙根面治疗的合理性不予支持,相反却有一些研究显示,激光作用于根面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CO2激光照射根面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实验选两只狗,采用四个象限设计,一个象限为未治疗对照组,其它三个象限分别为:(1)刮治和根面平整;(2)激光处理;(3)激光处理再辅助刮治及根面平整。分组前,每个象限各有三颗牙齿用翻瓣术和骨切除术而暴露牙根面。各组根面经不同方法处理,龈瓣复位,自然愈合28天。术前及术后第28天均进行临床附着水平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只经激光处理的样本附着丧失大于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而且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激光处理带有残余炭化层的牙根表面没有软组织附着的证据。

  • 标签: CO2激光处理 牙根面 软组织附着 组织学评价 实验研究 激光疗法
  • 简介:2013年3月21日,中华口腔医学会联合IADR中国分会在第91届IADR年会中共同举办了第2次“中国之夜”招待会,这是继2012年IADR巴西年会期间中华口腔医学会首次举办中国之夜招待会后的又一次成功盛会。“中国之夜”的目的在于为中国口腔研究者搭建一个与世界同行交流沟通的平台,提升中国在国际口腔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加强中国口腔研究领域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为继续巩固、强化在IADR高水平学术会议期间的国际交流,学会向IADR组委会申请今年继续举办中国之夜招待会,申请得到IADR组委会认可。同时IADR中国分会作为IADR在中国的重要工作机构,共同参与主办本次招待会。3M中国区公司部分资助了招待会的举办。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IADR 中国 西雅图 国际交流 交流沟通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牙移动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的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与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的关系.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牙周膜组织切片.结果正畸牙移动加力,牙周膜压力侧和张力侧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呈短时上调规律,两侧相同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在牙周膜压力侧与张力侧呈一过性上调规律,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实验性牙移动 疼痛 P2X3受体
  • 简介: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希望通过正畸治疗来改善面容或增强咀嚼功能。然而,他们也更关注正畸所花费的时间和所获得的美观效果。成年正畸患者的最大困扰就是戴用托槽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近年来,一些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缩短正畸治疗时间。尽管这些技术行之有效,但是其副作用是对组织具有过大的侵袭性。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侵袭性小的术式(压电式手术piezocision),它结合了微切口和局部压电式外科手术技术,不仅能快速取得相同的治疗结果,同时对组织的损伤非常轻微。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牙合) 手术方式 压电式 病例报告 快速矫治 外科手术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远端缺失同源盒5(distal-lesshomeobox5,DLX5)、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和牙本质涎蛋白(dentinsialoprotein,DSP)在出生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D大鼠出生后下颌第一磨牙发育矿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出生1、7、14、28d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中DLX5、RUNX2、OSX、DSP的表达分布。结果:DLX5在出生1、7、14d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在28d不表达;RUNX2在出生1、7、14、28d均表达,表达量在7d呈现最低;OSX在出生1、7、14、28d均有表达,表达量在14d呈现最低;DSP在出生1、7、14、28d均有表达,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结论:DLX5、RUNX2、OSX、DSP在大鼠出生各阶段的表达量不同,具有时空特异性,表明DLX5、RUNX2、OSX、DSP可能对出生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发育及矿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远端缺失同源盒5 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 OSTERIX 牙本质涎蛋白 下颌第一磨牙 大鼠
  • 简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起作用,其中前列腺素E(PGE)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13例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的正畸患者,用PaulGjessing设计的上颌尖牙后移簧(PGCRS)远中移动尖牙,在严格控制口腔卫生的条件下,以滤纸条法取受力前、受力小时、24小时及168小时一侧尖牙远中的龈沟液(GCF)。用放射免疫法(RIA)测GCF—PGE的含量。结果显示受力前即可检出GCF-PGE,平均为46.739pg/ml。受力小时、24小时及168小时分别为126.609、208.878和121.728pg/ml。均较受力前显著增加(P<0.05)。表明牙受力初期GCF-PGE含量增加,且在24小时达到峰值,提示GCF-PGE含量增加与牙齿的受力移动有关。GCF-PGE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生化指标变化的活体检测方法

  • 标签: 牙齿移动 龈沟液 前列腺素E2
  • 简介:机械加载是改善骨质量和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机械刺激能诱导问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系,BMP2基因过表达的MSCs(BMP2-MSCs)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增强。本研究运用生物反应器对接种于水凝胶BMP2-MSCs细胞进行动态加载。定量分析水凝胶中的细胞活力、碱性磷酸酶活性、BMP2分泌和矿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加载的BMP2-MSCs细胞新陈代谢增加6.8倍,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2.5倍,BMP2分泌增加182倍,矿物质形成增加1.72倍。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过表达 骨向分化 动态载荷 碱性磷酸酶活性 修饰后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桩核系统及不同的牙体预备方法对残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40颗下颌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金属桩修复的无肩领组。B组:金属桩修复的有肩领组。C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的无肩领组。D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的有肩领组。每组样本都采用金属全冠修复。实验标本包埋于树脂块中,在电子万能测力机上以1mm/min的速度加载直至断裂。结果:A组的抗折裂载荷最高,为3.0369±0.3388KN;D组的抗折强度最低,为2.0188±0.3864KN,A-C、A-B、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修复性断裂多见于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组,而不可修复性的破坏多见于铸造桩核组(P〈0.05)。结论:当牙体大部分缺损达釉牙骨质界,通过冠延长术勉强预备牙本质肩领可显著降低桩核修复后牙根的抗折强度。而如不制备牙本质肩领,传统的金属桩核比纤维桩树脂核能承受更大的咀嚼力量。

  • 标签: 冠延长 牙本质肩领 桩核 抗折性能
  • 简介:对于Ⅱ°以上根分叉病变的患牙,临床上常采取分根术,以保存患牙。这些技术大多用于在中青年患者中,而在老年患者这一群体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患有根分叉病变并伴有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分根后行联冠修复,病例追踪观察4年。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分根术 联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