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活血化瘀法治疗心因夜间哮喘一例,分享中医治疗心因哮喘的辨证论治思路与经验,以供参考。

  • 标签: 活血化瘀 心因性哮喘 案例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鞘内应用罂粟碱治疗破裂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临床常规处理无效、出现进行神经功能恶化、经颅多谱勒(TCD)检查证实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腰穿释放30ml血性脑脊液后,缓慢注入0.3%(60mg/20ml)罂粟碱溶液20ml。每次注药后行TCD动态检查以明确治疗效果。结果经鞘内灌注罂粟碱治疗,血管痉挛缓解率达90%(40/4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达84.4%(38/45)。用药后发生一过低血压者3例,短暂偏瘫1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存在与血管痉挛相关的永久神经功能缺损者占6.7%(3/45)。结论鞘内应用罂粟碱对大部分的症状脑血管痉挛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罂粟碱 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脑内脱髓鞘假瘤(DP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例DP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内DPT以急性起病为主;影像学多表现为皮质下单一病灶,其强化呈非闭合、斑片样或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火焰样;病理检查发现病灶呈炎脱髓鞘样改变;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脑内DPT的临床表现与大多颅内肿瘤类似,易误诊为脑胶质瘤;其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类固醇激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脱髓鞘性假瘤 临床表现 MRI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脑组织损伤后局部及外周血中细胞免疫状况的改变,探讨脑组织的保护及全身性感染的防治。方法制作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ELISA方法,在不同的时程检测脑组织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IFNγ及IL-10的含量。结果伤后10d.损伤灶周边脑组织内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加,CD8^+/CD4^+T淋巴细胞增多更显著,每高倍视野下两者比值约为300:270;而外周mL中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减弱,IFNγ活性下降、IL-10活性增高。结论颅脑损伤后,损伤灶局部细胞免疫明显增强,外周血中细胞免疫减弱,且发生功能转化,导致Ⅳ型超敏反应显著减弱。

  • 标签: 脑组织损伤 免疫转化 IFNΓ IL-10
  • 简介: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薄芝糖肽治疗顽固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门诊收治的顽固失眠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黛力新联合薄芝糖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参数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睡眠参数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参数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薄芝糖肽治疗顽固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在顽固失眠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黛力新 薄芝糖肽 门诊患者 顽固性失眠
  • 简介: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灶手术治疗难治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18例难治强迫症病例,均行内囊前肢毁损术,毁损灶长度左侧内囊为10mm,右侧内囊12mm,术后1、3、6个月短期随访并以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治疗有效11例(61.1%),部分有效1例(5.6%),无明显改善或无效6例(33.3%)。病人术后Y-BOCS评分显著降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下双侧腹侧内囊前肢小毁损术对难治强迫症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多为短期、可恢复,是药物与心理治疗无效后的一种增效治疗选择。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腹侧内囊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83例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和55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患者以是否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为以优化凝血功能的个体化治疗组(41例)和普通治疗组(42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手术方式、再出血、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功能,个体化治疗组的MA值为(30.85±10.49)mm,AA抑制率(67.50±5.16)%;普通治疗组的MA值为(54.83±8.34)mm,AA抑制率(34.64±6.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体化治疗组中有36例患者系血小板功能障碍,予以血小板输注;输入前后的MA值与AA抑制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3个月时GOS评分分类中恢复好与死亡率比较,个体化治疗组与普通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常规化治疗组(均P〈0.05)。结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高于未服用阿司匹林脑的出血患者。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与凝血状态进行针对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与时机,可以降低再出血率,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阿司匹林 脑出血 血小板抑制率 血栓弹力图
  • 简介: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4d,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进行病因治疗及神经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或严重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残或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尤瑞克林 脑梗死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硬膜外炎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放射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颅内硬膜外炎肉芽肿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放射学特征、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颅内硬膜外炎肉芽肿至今在临床上极少见.术前往往误诊为脑膜瘤。该病在CT征象中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的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的强化。该病在MRI扫描中T1W1、T2W1及T2Flare常呈高、低及等密度的多种混杂密度的类圆形特征,强化显影时可见病灶内多个条索状或环形强化。其特征影像是靠近脑组织的内侧边界有一层强化的“增强线”,而靠近颅骨侧则没有。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颅内硬膜外炎肉芽肿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难以诊断正确。最好的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肉芽肿,术后也可辅以药物治疗

  • 标签: 炎性肉芽肿 硬膜外 脑膜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椎动脉(VA)相关面肌痉挛的效果及延迟治愈发生情况,同时探讨椎动脉相关面肌痉挛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分析9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责任血管的差别分为小血管组和椎动脉相关组,并随访术后疗效及延迟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椎动脉相关组延迟治愈率明显高于小血管组。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动脉相关面肌痉挛疗效良好,评估椎动脉相关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疗效时应考虑到延迟治愈现象,并适当延长疗效评估的时间。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 椎动脉 延迟治愈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依从的早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本文对两组高血压病住院病人的治疗依从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结果:对高血压病患者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依从的重视,使之切实感受依从行为的益处,从而使其治疗依从提高。而未实施心理干预组在治疗依从方面明显低于实施心理干预组。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依从的提高是十分的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 标签: 早期心理干预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认知功能障碍(包括VaD、VCI—ND、VCI—AD)的有效及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HairWir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该库最早时间至现在,收集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文献。应用RevMan4.2.10软件对各个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合计4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FOR=2.34,95%CI(1.16,4.71)];治疗末MMSE量表评分Meta分析[OR=3.71,WMD95%CI(2.07,5.35)];治疗末ADL量表评分Meta分析EoR=1.45,WMD95%CI(-6.36,3.47)];治疗末CDR量表评分Meta分析[OR=-0.57,WMD95%CI(-1.41,0.27)]。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有效,MMSE量表评分提高丁苯酞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但其ADL量表、CDR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不肯定,安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丁苯酞 血管性认知障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例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病变。结果16例病人成功植入支架,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人支架治疗失败,成功率94%。手术成功病人锁骨下动脉盗血征象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支架相关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血管超声及CTA检查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科提出安眠药物替代治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内容包括安眠药物依赖及安眠药物依赖失眠、鸦片替代治疗思想的启发、林文忠戒烟方在安眠有依赖失眠中的应用、以及其他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药物依赖性 失眠
  • 简介:目的验证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时间5~7d。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剂、防治脑血管痉挛等常规综合治疗,呼吸不畅者行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组:给予20%硫酸镁15m1+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7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60例,昏迷时间平均(18.31±9.18)d;恢复良好23例(38.3%),中残8例(13.3%),重残4例(6.67%),植物生存1例(1.6%),死亡24例(40.0%)。对照组56例,昏迷时间平均(25.46+11.13)d;恢复良好11例(19.6%),中残7例(12.5%),重残2例(3.6%),植物生存4例(7.1%),死亡32例(57.1%):两组死亡率及恢复良好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轴索损伤疗效显著。

  • 标签: 硫酸镁 亚低温 弥漫性轴索损伤 治疗
  • 简介: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ml者,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手术时机 微创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脐静脉-门静脉再通在创伤脑积水治疗中的手术技巧和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2例创伤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脐静脉-门静脉成功再通,经脐静脉行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观察术后分流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手术经验与技巧。结果术中12例病人脐静脉-门静脉成功再通,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血栓等并发症,随访10~18个月,复查头部CT脑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1例,余1例无变化。结论脐静脉-门静脉再通成功率高,经脐静脉行侧脑室-门静脉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脑积水 创伤性 肝门静脉 脐静脉 再通
  • 简介: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和舍曲林治疗癫痫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将64例符合CCMD-3癫痫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舍曲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83.3%,舍曲林组的显效率为76.7%。两者疗效相当。舍曲林组有2例引起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而文拉法辛对癫痫无明显影响。结论文拉法辛治疗癫痫抑郁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舍曲林 癫痫性抑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