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在一般情况下发病急,病情比较严重,部分患者进入医院时就已经错过了洗胃的最佳时机,此时血液中毒物浓度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在此刻,血液净化就凸现得非常重要。用血进化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的质量同样决定了治疗的成败,优质的护理可以为患者的抢救保驾护航,因此,本文将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用于急性中毒的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急性中毒,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是一种危急病情,常常需要紧急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急性中毒护理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治疗手段,已经成为救治患者的关键措施。血液灌流主要是通过清除体内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液透析则是有效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两者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清除毒素,纠正代谢紊乱,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本文主要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中毒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规律在线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血液透析(maintain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作用和机理。方法按一定的纳入标准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53例,随机分为单纯透析组(HD组)和透析透析滤过组(HD+HDF组),于治疗前及6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LVDd、LVVd、E/A、EF和LVMI);在以上两时间点进行体检并抽取患者血标本分别检测患者基础状态指标(MAP、Hb、BMI、SCr)和透析相关慢性损害指标(CRP、IL-1a、a2-MG、PTH)。结果入选时两组患者在基础状态指标、透析相关慢性损害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方面无显著差异;经不同治疗模式治疗6个月后,HD组在基础状态指标方面变化不明显,但在CRP、IL-1a、a2-MG、PTH等指标上有轻度升高;HD+HDF组患者在基础指标的血压和血红蛋白上和透析相关慢性损害指标上较前均有好转;治疗6个月后,HD组和HD+HDF组在E/A、EF、LVMI等心功能指标上均有所减退,但HD+HDF组较HD组的减退幅度明显较小。结论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HD+HDF模式更有助于减轻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

  • 标签: 透析滤过 心脏结构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8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一次血液透析包;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方式。对照最终效果差异。结果:应用一次血液透析包的研究组各项时间参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对照两组的透析后交叉感染、二次感染及满意度,可见研究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次性血液透析护理包 血液透析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歇导尿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n=70),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3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分别接受临床康复护理+留置导尿管、临床康复护理+间歇导尿。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泌尿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康复护理+间歇导尿的应用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安全,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间歇性导尿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驻内蒙古某团患间歇变应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官兵皮肤点刺试验(skinpricktest,SPT)阳性界值对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并评估SPT与血清sIgE测定值的诊断一致。方法对驻内蒙古某团66例间歇AR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官兵进行23种常见的吸入变应原的SPT,选择阳性变应原数量≥4个和SPT阳性结果等级高者31例进行sIgE检测,采用瑞典Pharmacia的UniCAP100系统检测其血清中艾蒿、苦蒿、三裂叶豚草、葎草、榆树、柳树、桦树和蒲公英的血清sIgE,以临床症状、体征和SPT阳性结果作为诊断AR的参考标准,评价SPT阳性界值“+”和“++”对UniCAP100系统检测血清sIgE诊断价值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并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结果①蒿属花粉是该驻地官兵间歇AR的最主要变应原,其SPT阳性率在60%以上,其次依次是向日葵、葎草、豚草、白桦、榆树、柳树,SPT阳性率均在30%以上。②以SPT“+”为阳性界值时,血清sIgE的灵敏度为0.500(葎草)~0.982(蒿属),特异度为0.500(豚草、榆树、桦树)~1.000(蒿属),一致率为0.581(葎草)~0.984(蒿属);以SPT“++”为阳性界值时,血清sIgE的灵敏度为0.524(葎草)~0.982(蒿属),特异度为0.462(豚草)~1.000(蒿属),一致率为0.581(豚草、柳树)~0.984(蒿属),诊断指标无明显变化。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一致,经Kappa检验显示,蒿属、豚草、葎草、榆树、柳树、桦树Kappa值分别是0.900(P=0.000)、0.131(P=0.447)、0.214(P=0.155)、0.377(P=0.034)、0.209(P=0.242)、0.158(P=0.373)。结论以蒿属花粉为代表的夏秋季杂草花粉和部分春季树花粉是该驻地官兵间歇AR的主要变应原;SPT阳性界值“+”和“+

  • 标签: 间歇性变应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变应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收治,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共计90例,2020年10月-2021年12月,随机电脑抽取,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45例接受健康宣教,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中接受健康宣教,可改善患者治疗依从,促进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掌握度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时采用间歇式气压治疗仪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收诊的58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着重分析间歇气压治疗仪在预防护理中的作用价值。结果:观察组ICU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CU患者,观察组ICU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病人,(P<0.05)。结论:将间歇气压治疗仪运用在ICU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产生下肢静脉血栓问题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 ICU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纳入间歇气压治疗仪的干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05-2023.12的100例长期卧床患者,均等拆分,50例/组,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间歇气压治疗仪,探究两者差异。结果:试验组的PC更低,APTT、PT指标均更长,FIB更低,TT更短,P均<0.05;试验组干预10d后、20d后的大腿周径差更小,其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仪具有较大的干预价值,其可以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减少大腿周径差,将机体状态调整到相对较佳水平,以降低血栓发生率,其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因素,具有较大的预防价值。

  • 标签: 间歇性气压治疗仪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优势
  • 简介: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分析其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并通过对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00例患者中,贫血治疗达标的患者占45%,未达标者为55%,患者透析前血清钙、iPTH、血浆前清蛋白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透析前血清钙、iPTH、血浆前清蛋白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 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受到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就目前而言,尚未发现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案,关于上述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就其治疗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治疗 现状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高血压治疗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电97例M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组人群人口学资料、透析时间、透析剂量、降压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各种实验室参数与透析前、透析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①297例MHD患者中,221例(74.4%)血压控制不理想[透析前和(或)透析后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242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其中91例(37.6%)用单药降压,151例(62.4%)患者联合降压;所有降压药物中CCBs应用最为广泛(85.1%),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ACEIS、ARBs(分别为44.6%、20.7%、16.5%),所有患者平均用药数量为1.54种;②MHD患者主要以单纯收缩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升高为主,透析前、透析后所占比例分别为63.9%、72.0%。单纯舒张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患者较少(透析前、透析后仅为2.1%、6.9%);③应用降压药物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r=-0.250,P=0.001)存在负相关关系。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透析不充分(Kt/v〈1.4)(OR=5.308,95%CI1.60817.560)、血红蛋白浓度(OR=O.956,95%C10.914~0.999)是透析前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重度贫血(OR=2.493,95%CI1.085~5.728)是透析后血压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达标仍较突出,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提高透析充分、纠正贫血可能有助于透析患者血压控制。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血压 贫血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应用于肾骨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透析室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收肾骨病患者为观察指标,入组5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传统组29例,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式,探查组29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分析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钙、磷、β2-微球蛋白水平具有高度一致治疗后,探查组患者钙水平升高,磷、β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探查组钙、磷、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降低幅度大于传统组P

  • 标签: 肾性骨病 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