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予以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年龄段将老年人分为A、B、C组,A组老年人为60~69岁患者,B组老年人为70~79岁患者,C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对比三组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从我院观察所得,C组以及B组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老年人,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病发心律失常的机率越高,而三组之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爱,老年人病发心率失常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特点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与可靠性。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 24小时动态心电记录仪和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 24h同步监测 ,对患者血压水平与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电图变化、临床症状均有关。结论: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能判断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与心电图及相关症状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同步监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应用于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心衰)分为心衰组55例和无心衰组57例,对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无心衰组患者的SBP水平为(159.45±14.33)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低于心衰组的(178.45±9.4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动态组。常规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组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动态组患者ST-T异常检出率12.20%、房室肥大检出率12.20%、房颤检出率19.51%、窦性停搏检出率4.88%、期前收缩检出率95.12%、心脏病检出率97.56%,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到临床心脏病的诊断中,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提高疾病检出率。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与对比。方法为了更好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结合某医院在2011年-2013年中收治的220例心脏病诊断病例,对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心电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对不同心电检查项目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为63.6%,对照组诊断的阳性率为50%,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要高,而且诊断的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可以在临床诊疗心脏病时大力推广这种心电检查方法。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脏病 应用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诊断,对照组使用常规心电图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结果使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两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阳性率进行检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检测出5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57%,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检测出81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81%,观察组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共检测到350次心肌缺血发作,对照组100例患者共检测到280次心肌缺血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均能够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但是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好的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理应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疗养员普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2365例疗养员的心电图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异常情况,并统计异常百分率。结果有59.7%的疗养员存在心电图异常的现象,共1412例,其中多数为年龄超过70岁的疗养员,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疗养员的异常百分率为100%(39/39),年龄在70—79岁区间段的疗养员的异常百分率为70.8%(245/346),年龄在60—69岁区间段的疗养员的异常百分率为60.3%(318/527),年龄在50岁以下的疗养员的异常百分率为55.7%(810/1453)。结论心电图检查对于疗养员普查来说非常重要,年龄越大其异常百分率就越高,所以应重视高龄疗养员的心电图检查

  • 标签: 心电图检查疗养员普查异常百分率
  • 简介:常有人问:出现了胸痛、胸闷、心慌、憋气、头晕等症状,该怎么办?一股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可能是心脏出问题了。那么,心脏不舒服应该做什么检查?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心脏 不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电图检查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并评估临床价值。方法此文实施实验分析的资料是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纳入后开展诊治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都实行于30例患者中,分析和统计30例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阳性检出统计率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比较,P>0.05,未出现数据间的统计学分析意义,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敏感度是86.96%,诊断特异度是70.00%,对典型心绞痛的诊断敏感度是70.58%,诊断特异度是40.00%,对非典型心绞痛的诊断敏感度是33.33%,诊断特异度是50.00%。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心电图检查展示良好效果,不过,对于非典型心绞痛则需要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患者临床表现予以明确诊断。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诊断心房纤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心房纤颤的8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患者心房纤颤类型、不同类型心房纤颤左房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P波、QRS波、F波和心室率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合并疾病,并发症情况,心房纤颤多种诱因等指标。结果P波、QRS波、F波显示,P波首先消失,接着出现F波不同频率波动,QRS波与窦性者类似,心动周期出现绝对不等状况。患者心房纤颤类型主要包括永久性、阵发性、持续性,其中永久性心房纤颤左房内径最厚,而持续性左室射血分数最高,并且三种类型心房纤颤左房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的心房纤颤占比高于60岁及以下的,并且两组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心房纤颤诱因中,休息欠佳为主要诱因。心脏衰竭为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进行心房纤颤诊断的有效工具,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心房纤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心动图诊断的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通过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均满足冠心病的相关标准。患者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仰卧状态,做好异常心电图类型的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异常心电图类型的分析,其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左室肥大人数分别为45例、20例、17例、16例、11例、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5.0%、33.33%、28.33%、26.67%、18.33%、13.33%。结论:在心电图改变中ST-T最为常见。通过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必要时还要进行其他冠状造影检查

  • 标签: 冠心病 检查 心电图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动态两种检查方法。对比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和心电图指标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比常规心电图准确性要高(P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测情况,阳性率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中,阳性率动态心电图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情况准确、效率高,常规心电图与之相比,检测效果远要低于动态心电图,同时动态心电图操作方便快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研究与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