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院服务文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医院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院服务文化是对护理管理者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

  • 标签: 重视需求 完善 服务
  • 简介: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梅毒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有较大的危害,许多无症状的感染者更容易被忽视。为了及时诊断梅毒患者,减少医疗纠纷隐患,绝大多数医院对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常规进行血清梅毒抗体检查。笔者对本院137例住院患者梅毒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梅毒 交叉反应 住院患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观察统计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共计有25种,次数为2450次,其使用次数最多的前3名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其所占比例依次为40.2%、16.6%、16.2%。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其中201例患者单纯使用一种抗菌药物,62例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5例。病原学送检率为69.4%,其中具有不良反应的有6例。结论在呼吸内科中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较高,并且会出现不合理、不规范使用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确保合理、规范的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39-02
  • 简介:摘要:了解消化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采用新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构变动度分析对上海市某三级消化专科医院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72254例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次均费用进行研究,包括药费,耗材费,检查检验费和医疗服务费共4类次均费用,探讨各次均费用与住院次均费用的关联度及结构变化情况。2015-2021年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由62899.17元下降至62400.95元,降幅为0.73%;其中医疗服务费增长8.90%,检查检验费增长138.10%,耗材费下降10.84%,药费下降53.39%。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次均费用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耗材费(γ2=1.0000),医疗服务费(γ4=0.8348),检查检验费(γ3=0.7625),药费(γ1=0.7435)。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1年各项次均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检查检验费(CSV3=42.67%)、药费(CSV1=33.58%)、耗材费(CSV2=16.42%)、医疗服务费(CSV4=7.33%)。其中药费和耗材费呈负向变动。次均耗材费是影响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主要因素,次均医疗服务费占比其次,次均检查检验费增长较快。

  • 标签: 消化内科 患者费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住院产妇在安全服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0年12月中入住产科的9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中48例产妇,给予其常规护理,实验组中49例产妇,给予其安全用药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中产妇的服药时间准确率、服药方法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则低于参照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中产妇的药物知识评分为(93.7±3.5)分,而对照组中产妇的药物知识评分为(59.2±9.3)分。实验组的药物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在产科住院产妇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安全用药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的准确率,进而极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作用。

  • 标签:  产科 安全服药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对其营养支持状况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合理的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选 3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第 2 天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 2002 ( NRS2002 )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发生率;在患者出院当天调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 300 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有 125 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 41.67% 。在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中青年患者 90 例,占比 42.86% ;老年患者 35 例,占比 38.89% 。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 51.64% ,明显高于非消化道肿瘤患者的 34.83% ( P<0.05 )。营养干预情况: 300 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中,有 88 例患者接受了营养干预,其中肠外营养干预 17 例,肠内营养干预 71 例。结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营养风险 .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和住院的原因.方法对9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其退出时间和退出原因,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原因,同时测定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和心血管系统状况等指标.结果本组90例患者的1年、2年和5年技术生存率分别为94.4%、79.8%和40.1%.退出腹膜透析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90例患者的年住院次数为0.99±1.04,住院率为16.4天/年.住院的首位和次位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其中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衰竭是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丧失活动能力和血清CRP水平,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丧失活动能力、SGA水平及血清CRP水平.结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和住院的重要因素.营养、炎症和心血管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腹膜炎仍然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住院和退出的住院原因之一.

  • 标签: 腹膜透析 退出 住院 原因分析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况
  • 简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疗机构公费医疗费用的补贴由原来的按床位拨款或实报实销的方式,逐渐过渡到按单病种最高限额的方式进行结算,特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费用结算更是如此。因此研究单病种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对各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从而对降低病人负担、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医院管理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护理策略。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期间我院住院病例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存在的跌倒原因进行汇总,并采取防止跌倒发生的护理策略。结果探究显示,性别、年龄、陪护情况等基本情况对跌倒有较大影响,同时多发生于厕所如厕、病房外活动、床旁等情景下,以内科患者为主要群体,多发生于傍晚、凌晨时分,环境及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结论对于临床住院患者为防止出现跌倒,应从科室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干预,同时针对患者所处环境、时间段采取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及加强护理人员技能提升对于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也有一定帮助,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策略 住院患者 跌倒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的住院药房所存在的退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对退药现象有效遏制。方法分析某院2016年4月份至12月份的药房退药原因。结果住院药房产生退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医嘱进行了调整、患者治愈可以出院了、患者转科、拒绝使用药物、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处方输入到电脑时存在错误,或者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为了确保退药规范有序地进行,就要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强化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患者用药合理,以降低退药现象发生率。

  • 标签: 住院 药房 退药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运用合理的健康教育形式,根据临床情况灵活采用健康教育方法,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知识,促进患者的疾病更好康复,是当代护士的重要职责。

  • 标签: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沟通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指患者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眼科住院患者由于大多数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若患者术后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 标签: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制定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96份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6例感染病例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36.74%,泌尿道感染占31.63%,手术切口感染占21.43%;按科室分布普外科发病率最高,检出病原体11种54株,前三位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孢菌,分别占50%、14.82%和11.11%。结论通过感染因素分析,认为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规范医务人员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住院环境、强化基础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病例 调查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