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单剂美托洛尔并暴露住院环境。比较两组办理退住手续的发生率及应对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有8人办理退住院手续,观察组办理退住手续发生率1.6%(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1.7%(7/60),差异性有显著意义。经过3个月治疗后组内比较应对方式各因子均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退避因子存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退避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余因子无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单剂美托洛尔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住院依从性,可能与美托洛尔使患者对住院的回避行为减轻有关。

  • 标签: 美托洛尔 抑郁症 应对方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保住院患者的收费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查看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医保住院患者共180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对患者投诉护理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医保住院患者在收费过程中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诉讼的几率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医保住院患者 收费过程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住院压疮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住院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结果护理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5.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住院压疮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老年住院压疮患者 护理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36例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本院自制的精神科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共发生4例不良事件,其中2例摔倒,1例烫伤,1例输液管掉落,发生率1.69%。意外事故危险因素评估表显示,患者总体评分(29.54±8.34)分,远远高于15分临界值。结论对老年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意外事故危险因素分析,能有效评估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精神科 意外事故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4米步行试验与COPD患者ADL评分及住院天数的相关,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9年1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50例COPD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4米步行试验所用时间、患者住院天数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 标签: 4米步行试验;COPD;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缩短眼科住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病患8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住院治疗的4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离院等待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离院等待平均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缩短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医院整体更加满意。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离院等待时间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猝死原因,并针对猝死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内32例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可能引起患者猝死的原因,针对可能引起患者猝死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护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我院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我院内发生的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情和患者档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有很多原因会引发患者猝死,例如外界因素引发、自身疾病引发和不良生活习惯引发,通过对这些诱因进行分析,本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将指定的护理措施应用在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32名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自身疾病和外界刺激都会引发患者猝死,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院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在我院内部实施,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降低了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猝死率。

  • 标签: 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 相关因素分析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天津市某三级医院近3年来收治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策略以合理控制糖尿病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方法从天津市某三级医院病案室数据库随机抽取近3年该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天数、有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酮症是糖尿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快速增长,应合理控制住院天数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达到糖尿病住院费用标准化。

  • 标签: 糖尿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皮肤损伤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皮肤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30例,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抗菌药,采用补液、补钾、禁食等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轻症27例,经过治疗症状均好转,治愈率达100%,重症3例,其中2例症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平均比轻症多十天,1例治疗无效死亡。年龄大、抗菌药物种类、多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间长等均与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有关。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补充益生菌、鼓励早期进食、肠内营养。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相关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住院老年慢性胃炎120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常规护理)、整体组(n=60,整体护理),对于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整体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整体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住院老年慢性胃炎 整体护理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儿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很多医院都出现了儿科住院医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且很多医学院校在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无法胜任儿科实际工作。对于儿科住院医师的教育体系而言,规范化培训使其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学专业终身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儿科住院医师从医学专业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必要途径。早在2013年,我国卫生部门就针对儿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化培训也成为了儿科住院医师的主要培训方式。而在其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内容必不可少,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简述。

  • 标签: 儿科住院医师 职业规划 规范化培训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患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方法对150例精神病住院患者采用自制心理需求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5例不满意医院的统一着装;17例希望护理人员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亲切周到;100%的患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能向护士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护士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等;28例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等;患者最不满意护士态度不冷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尊重患者。结论掌握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和尊重患者。密切护患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模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住院期间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攻击性量表,冲动行为量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冲动伤人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中身体攻击性,指向自我攻击性评分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中行动分量表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为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无显著关系,主要与患者的冲动性人格,攻击性人格有直接的关系,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评估,做好相应的预防,降低伤人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精神分裂症 冲动伤人行为 相关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时间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74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低血糖发生时间,总结其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达52.70%。未遵医嘱用药因素占据50.00%。结论高度警惕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时间段,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防止诱发其他糖尿病并发症。

  • 标签: 内分泌科 糖尿病 低血糖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临床症状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50例不伴有攻击行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伴有攻击行为。分析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量表评估结果以及容易诱发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总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中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5%(150/600)。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在去院后的10天左右以内为攻击行为的高发阶段。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发病前多数存在性格暴躁等不良的性格表现,并且存在主动攻击的行为史。此外,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的BPRS评分、思维障碍评分以及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显著好对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措施能够大大的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抽选84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加以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健康知识评分(97.35±2.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77±4.5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盆腔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从而提升患者依从度,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炎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各60例,对比2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为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实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目标,现对我院近3年门诊和住院患儿中收治的42例被误诊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诊断 儿童 支气管哮喘 误诊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的5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C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大动作行为评分对比,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实施,可对患儿的发育及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瘫 康复治疗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