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将医学学习指导的科学原理运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把学员式评论复习,精讲性主导教学,合作式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同科学思维,认知技能,记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系统解剖学的评论性思维合作教学法,它能够使绝大多数需要指导的医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占总人数的77.05%)在各方面受益;(1)显著地促进医学生特有的形态学认知技能水平的提高,使76.54%的学生得到充分的支能培养;(2)促进医学生解剖学知识量的增加,促进医学生理论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使40.59%的学生理论知识和思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使极差生从传统教学法的10%以上降至接近于零;(3)有利于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技能和协作技能的培养,使52.7%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并长期保持,它表明,根据医学学习原理进行分学科系统的学习指导应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领域。

  • 标签: 解剖学 学习指导 评论性思维 合作教学法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丁苯酞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出院后1年内患者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降低了出院后患者的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对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TBL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对团队中学习能力、表达交流、知识掌握等方面有很大作用。92%的同学赞成,89%的同学认为值得推广。结论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的效果良好。

  • 标签: TBL教学法 研究生 中枢神经解剖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58,32.27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
  • 简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实施新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的背景下,基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注册技术审评经验和企业研发生产经验,对正压面罩的技术要求、风险分析、临床要求和常见不良事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标签: 正压面罩 技术要求 睡眠呼吸暂停
  • 简介:目的探讨果胶铋四联和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果胶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果胶铋四联较标准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Hp清除率,可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果胶铋 幽门螺杆菌炎 消化道溃疡
  •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的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的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染色结果。用pH值6.0的枸橼酸(柠檬酸)缓冲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的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的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的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的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的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的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的成因也有解释的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的。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的检测是一种更好的抗原修复液,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抗原修复液 EDTA 枸橼酸缓冲液 石蜡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简介:《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之一。笔者从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和体会。

  • 标签: 高职 康复评定 教学改革
  • 简介:目前,人体解剖学标本材料来源日益困难,而标本的需求日益增大,标本盒装化已成趋势.给盒装标本贴标签和图解有助于标本的管理和使用.而目前的标签一般为纸制,贴于盒的右上角,其怕水、怕磨、怕碰,经过多轮次的使用,擦拭标签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图解置于标本旁与标本不成一体.其一,不便于实验准备;其二,不便于学生实验课时与标本的对照:其二,因标本多、图解多、学生多、易造成混乱,标本盒或图解容易损伤;其四,课后不便于标本、图解归位,给管理带来困难.

  • 标签: 盒装标本 标签 图解 技术摘要 卡片夹 制作方法
  • 简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教学思想、教学体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医学领域中的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同样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革命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作为从事解剖学教学多年的教师,这方面的体会颇深.

  • 标签: 中应用 人体解剖学 应用思考
  • 简介:人体解剖学传统的教学手段依靠板书、挂图进行教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多媒体进入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课堂。基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特点,人体解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在于可以用图片和动画来展现人体结构的特点。但目前多媒体所采用的图片和动画均为二维,对器官的立体结构以及内部交通情况难以展现。本课题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AX8.0对颅骨进行三维建模和动画制作,采用FLASHMX软件对动画进行编程,以.exe文件进行输出制作成课件。形象地重建出了颅骨三维模型并制作成功生动的演示动画,更好地展现了颅骨的立体形态以及内部的交通情况。为三维技术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学 三维动画
  • 简介:运动解剖学作为体育院校技术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科研和指导运动训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形态学范畴,教学中必须借助大量的标本进行直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而有些体育院校不重视实验教学,只重视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 标签: 体育院校 解剖学实验 自我完善 培养 技术员 运动解剖学
  • 简介: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其中包括中职与高职的相互衔接。为了对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原因与改进思路进行探讨,我们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至2012级医学专科护理、检验、药学系11个高职单招班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围绕中、高职课程衔接、教育资源衔接等热点问题。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课程体系衔接不够紧、课程内容有重复及文化基础脱节等情况。基于此,我们提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对策:实施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适度扩大对口招生,突破中高职生源衔接的瓶颈,加强中高职一体化的大专直通车的教学管理。

  • 标签: 中高职衔接 教育 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