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8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剖宫产开始时间(T0),术后12小时(T1),术后24小时(T2),术后48小时(T3)血浆PRL含量,初乳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48小时(T3)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泌乳素(PRL)水平有明显差异,初乳时间也有提前。结论氯胺酮超前镇痛可提高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

  • 标签: 超前镇痛 剖宫产 泌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血浆经白细胞过滤后取新鲜血浆,经亚甲蓝光照处理后过滤比较其灭活前后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及白蛋白、球蛋白的变化。方法新鲜血浆加入浓度2.25-1umol/L亚甲蓝,置于荧光照射仪中震荡后取出。用一期分凝固法、比浊法及比色法测定其活性。结论血浆灭活后对凝血因子活性无显著影响,蛋白回收率>80%。

  • 标签: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综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另选36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综合保肝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肝功能数值恢复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IL、CHO、CHE、PTA等肝功能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血浆置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平衡透析法对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以及α1-酸性糖蛋白分别进行共孵育,并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葛根素与人血浆蛋白在考察浓度范围内(0.2~15μM)结合率高于99%。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α1-酸性糖蛋白(AGP)结合常数分别为3.5×107M-1和1.5×107M-1。高血浆结合率主要来源于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

  • 标签: 葛根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血活性测定。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验。结论参考范围(一期法)FⅧC54.29%~168.51%,FⅨC50.09%~222.05%,FⅪC81%~118%,FⅫC61%~148%。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检测与ⅡC、VC、ⅦC、XC等一样,都是以相当正常人的百分活性来表示的,故工作参考值很重要,志愿者以100例为好,且年龄段分布要有代表性,制成的混合血浆在一30℃下也只能保持3个月。每次检测都必须制作标准曲线。

  • 标签: 血浆凝血因子Ⅷ Ⅺ和Ⅻ促凝血 活性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术(plasmaexchange,PE)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病人的转归。方法对本院近两年行PE治疗患者的资料、血浆使用情况及疾病治疗后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9名患者共行125次PE治疗,平均(2.12±1.46)次/人;血浆总用量277000ml,平均用量(4694.92±3447.97)ml/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0.68%。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治疗手段,尤其是在其他治疗手段无效时,对于缓解病情争取治疗基础疾病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标签: 血浆置换 肝功能衰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应用血浆置换方法治疗12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12例病人全部治愈。

  • 标签: 毒鼠强 中毒 血浆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分娩的PE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E患者的常规血脂指标。以同期正常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脂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中,年龄、孕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PE组收缩压、舒张压、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血脂指标的比较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HDL/LDL、LDL/apoB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血浆血脂水平及组成的变化更趋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这种改变可能参与PE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子痫前期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控制在68例,都是在本院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系统抽样法将其分成2组,临床护理中实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基础性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和SA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更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肝病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辅助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对运动员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运动训练负荷监控提供新型标志物。方法:60名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低强度训练组,中强度训练组和高强度训练组,在标准400m跑道上,分别进行60%、75%和90%HRmax(最大心率)强度训练(跑步)20min,测定训练前后cf-DNA、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淋巴细胞促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强度训练组和中强度训练组各指标在训练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高强度训练组训练后即刻,cf-DNA升高了110.0%(102.23±21.37pg/μLvs48.67±12.72pg/μL,P〈0.01),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了72.5%(7.16±1.05%vs4.15±0.55%,P〈0.01),Bax/Bcl-2比值升高了82.6%(0.42±0.10vs0.23±0.07,P〈0.01)。结论:cf-DNA具有训练强度依赖性,可能是运动训练负荷监控与组织损伤早期、敏感的新型标志物;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参与了高强度训练后cf-DNA的升高。

  • 标签: 训练强度 运动员 血浆游离DNA 外周血淋巴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对临床生化指标和治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浆置换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肝衰竭具有暂时的支持作用,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肝衰竭 治愈率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患者使用氟康唑后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非那西丁为内标,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水-乙腈(78: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当氟康唑血药浓度在0.5-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7,r=0.999);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9.44%、94.02%、83.59%,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5.46%、104.81%、110.52%;日内、日间精密度和短期、长期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0%,样本提取后及2次冻融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氟康唑 HPLC 血浆浓度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重血浆置换(DFPP)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DFPP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开展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行DFPP治疗33例次,发生低血压5例次,发生率为15.1%;发生溶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发生滤器凝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因跨膜压、血浆入口压高,改换其它治疗方式2例次,发生率为6.0%。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结论合适的血浆成份分离器选择,合理的抗凝剂应用,有效的血流量,严密的病情观察,适宜的分浆、补浆、弃浆量设置,可以减少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 标签: 双重血浆置换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首位死因,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主要原因。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适量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脑卒中以及心脑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预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