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比研究了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与16名普通系科男大学生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后,血浆心钠素含量的变化。测试结果:经过一次中等强度的急性运动后,体育系男大学生的血浆心钠素从0.6250.122ug/L上升到0.771±0.141ug/L(P<0.001);对照组从0.690±0.135ug/L上升到0.804±0.170ug/L(P<0.02)。两组间相比,普通男大学生血浆心钠素的含量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运动和训练对心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影响,对探索其生物学意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运动 心钠素 训练的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训练强度对运动员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以期为运动训练负荷监控提供新型标志物。方法:60名田径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低强度训练组,中强度训练组和高强度训练组,在标准400m跑道上,分别进行60%、75%和90%HRmax(最大心率)强度训练(跑步)20min,测定训练前后cf-DNA、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淋巴细胞促凋亡因子(Bax)和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强度训练组和中强度训练组各指标在训练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高强度训练组训练后即刻,cf-DNA升高了110.0%(102.23±21.37pg/μLvs48.67±12.72pg/μL,P〈0.01),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了72.5%(7.16±1.05%vs4.15±0.55%,P〈0.01),Bax/Bcl-2比值升高了82.6%(0.42±0.10vs0.23±0.07,P〈0.01)。结论:cf-DNA具有训练强度依赖性,可能是运动训练负荷监控与组织损伤早期、敏感的新型标志物;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参与了高强度训练后cf-DNA的升高。

  • 标签: 训练强度 运动员 血浆游离DNA 外周血淋巴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中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了血液的组成,介绍了血浆疗法的原理,谈了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中学 生物学 血浆疗法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硒对大鼠耐力运动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研究方法:对大鼠进行3周跑台耐力训练,以0.50mg/kg硒灌胃,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受试组与运动后即刻组和4天恢复组比较MDA含量降低(P<0.05);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结论:硒能有效地减轻运动后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促进运动后的恢复,硒影响抗氧化能力是硒影响训练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机理.

  • 标签: 耐力运动 MDA SOD CAT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C18反相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5:75);流速:0、8ml·min-1;柱温:40^oC;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氯氮平的高、中、低(1000.0,400.0,10.0n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36%,98.63%,97.46%,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5.0ng·mL-1;线性范围为10.0—1000.0ng·mL-1。曲线方程:C=25,69F+3.47,r=0.9997(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氯氮平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羟甲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浓度的方法.分析条件为:色谱柱:ThermoHypersilGOLDC18(150mm×2.1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通过ESI离子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负离子方式检测.源电压2500V,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350℃,蒸发温度350℃,鞘气氮气流速45mL·min(-1),辅助气流速15mL·min(-1).羟甲香豆素浓度在2.84-1420n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1);检出限为0.6nmol·L(-1).方法回收率介于105.35%-96.76%,提取回收率介于64.2%-70.7%.日内和日间RSD小于3.1%.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鼠血浆羟甲香豆素浓度的测定,为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羟甲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大鼠血浆
  • 简介:摘要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的方法从自体血中制备出来的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其注射疗法可增强组织修复和再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治疗骨关节疾病、肌腱和筋膜损伤、椎间盘源性疼痛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按照不同设备参数要求,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注意安全性评价和预防不良反应,适时进行疗效随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骨关节炎 肌腱损伤 椎间盘源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丹红注射液对CHD患者血浆Leptin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3、7和14d获得,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Leptin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Leptin和TNF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7、14d血浆Leptin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Leptin和TNFα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目的。

  • 标签: 冠心病 丹红注射液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例白毒伞毒蕈中毒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治疗经过,分析死亡原因,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误食后两例7d,一例6d,一例12d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血浆置换治疗时间过晚导致的以严重肝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白毒伞毒蕈中毒死亡率极高,血浆置换治疗过晚常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及护理抢救应及时,血浆置换前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对患者病情变化、脏器功能改变、并发症等密切监护,以待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白毒伞毒蕈中毒 血浆置换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32例NYHAⅡ-Ⅳ级心衰患者,在入院即刻检测血尿酸和血浆BNP.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比率为55.3%。血浆BNP在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血尿酸组显着增高。结论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浆BNP结合可能更有利于心衰患者的临床评价。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尿酸 脑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对肝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法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体外循环代替肝脏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使患者肝功能在正常内环境下逐渐修复。结果:通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成功治疗肝患者高达103例,肝患者治愈好转率由31.2%显著上升至66.4%,肝病患者体内的血浆内毒素和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意识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能显著延缓和有效控制肝患者病情,为等待供体赢得时间,降低肝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临床护理是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能有效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细胞
  • 简介:摘要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WS/T 359—2011》对凝血试验血液标本采集器具、抗凝剂、信息确认、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及处理等方面做了规范,近十年来有效提高了凝血检验前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凝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推动该标准在国内尤其是市、县及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理解与应用,本文对该标准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包括采血器具选择及抗凝剂浓度、检验前标本申请单与标签信息确认、标本采集程序与注意事项、标本的运送、接收、处理与保存等,并结合国际其他相关指南以及笔者在检验实践中应用标准的体会进行阐述。

  • 标签: 凝血试验 分析前 行业标准解读
  • 简介:以那格列奈(Nateglinide)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那格列奈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制成了电流型那格列奈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及差示脉冲法(DPV)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传感器响应的条件如底液、pH值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制得的传感器对那格列奈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在pH=4.0的PBS缓冲液中,那格列奈检测线性范围为2.0~160μg/mL,检测限为1.0μg/mL(S/N=3)。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血样中那格列奈的测定,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加标回收率为81.6%~94.2%。

  • 标签: 那格列奈 碳纳米管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环状物4浓度与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华西医院门诊进行。连续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其中慢阻肺组(75例)来自呼吸专科门诊就诊人群,健康对照组(57例)来自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浆。检测血浆中环状物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IL-1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血浆环状物4浓度与肺通气功能参数、CRP等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环状物4浓度对慢阻肺的诊断效能。结果慢阻肺组血浆环状物4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1.3±14.2)比(27.7±13.3)ng/L;P<0.001)],环状物4诊断慢阻肺的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702。全部受试者血浆环状物4浓度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以及用力呼出50%、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50、MEF2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均呈负相关(r=-0.399、-0.321、-0.439、-0.363、-0.458;均P<0.001),与CRP呈正相关(r=0.311,P<0.001)。结论血浆环状物4浓度升高导致慢阻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环状物4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增加肌肉力量及含量的相关生物学机制,为抗阻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6名健康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抗阻训练组(CREG,n=8),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组(HYBG,n=8),所有受试者均完成10组每组包括10次膝关节屈伸的练习,组间间歇时间为60秒,负荷约为65%IRM。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15min、30min、60min、120min、24h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浆GH、IGF-1、NE及LA的浓度。结果:与CREG比较,HY-BG受试者血浆GH水平在训练后即刻至60min显著高于CREG(P〈0.01,P〈0.05,P〈0.05,P〈0.05);HYBG受试者血乳酸水平从训练后15min至30min显著高于CREG(P〈0.05,P〈0.05);而血浆IGF-1水平与NE水平的变化趋势,HYBG和CREG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抗阻训练结合电刺激对GH和LA的影响比单纯抗阻训练更明显,且不会诱导较强的交感神经活动。这种训练手段提高肌肉力量及含量可能主要是通过提高GH分泌水平实现的。

  • 标签: 抗阻训练 电刺激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去甲肾上腺素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在戈谢病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在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规律使用伊米甘酶治疗的戈谢病患者,分两组,组1为6例初治患者,包括1例壳三糖酶缺失型,年龄10~43岁,女4例,男2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壳三糖酶活性和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组2为6例长期接受特异性治疗的戈谢病患者,其中包括3例壳三糖酶缺失型,年龄17~32岁,女2例,男4例,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治疗期间患者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结果组1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小板升高(P<0.05),治疗30个月血红蛋白升高(P<0.05);治疗18个月后5例患者的壳三糖酶活性降低(P<0.05),治疗30个月壳三糖酶活性中位数下降7 278 nmol·ml-1·h-1;而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在治疗仅3个月后即开始降低(P<0.05),治疗30个月葡糖鞘氨醇水平中位数下降259.7 μg/L。组1患者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变化与壳三糖酶活性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63,P<0.001。组2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正常,肝脾未及肿大,2017至2020年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较首次测定值均下降(均P<0.05),末次检测值中位数下降23.4 μg/L。结论戈谢病患者血浆葡糖鞘氨醇水平测定可用于患者短期治疗和长期治疗的随访治疗监测。

  • 标签: 戈谢病 壳三糖酶 葡糖鞘氨醇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VMC)血浆中microRNA-21(miR-21)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VMC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者,RT-PCR检测血浆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VMC患者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21表达水平与cTn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VMC患者血浆中miR-21水平增高,miR-21可能参与了VMC的病理过程。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微小RNA 肌钙蛋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