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柯大夫:我患糖尿病多年,在家一直用血糖仪自测血糖。最近听病友说有一种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自动连续地监测血糖变化。请问,这种动态血糖监测是不是比普通的血糖仪好?适合哪些人?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合作 血糖变化 血糖仪 柯大夫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487例72h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护理后FBG、2hPG、HbA1c等血糖指标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效降低血糖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护理体会
  • 简介: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已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 标签: 做好血糖 监测建议 血糖监测
  • 简介: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掌握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了解进食对血糖的影响,正确指导饮食治疗。但通过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发现,约60%的患者监测血糖都不正确,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

  • 标签: 血糖监测 综合治疗 自我监测 定期检测 控制情况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血糖波动患者相关病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早餐后2h、午餐后2h以及晚餐后2h血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FBG、早餐后2h、午餐后2h以及晚餐后2h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波动患者在胰岛素泵治疗基础上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效果理想,根据血糖监测调整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波动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运用动态血糖仪检测血糖(CGMS)来体现它在临床工作中的优越性。方法:1254例DM患者佩带动态血糖仪(CGMS)连续72小时,根据事实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根据各时段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夜间最低,最高血糖来判断糖耐量异常,无感知夜间低血糖。结论:CGMS监测能及时,详细显示血糖变化值,反映血糖变化趋势,可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动态血糖仪检测系统 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2型糖尿病血糖漂移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05-2021-05这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并从同期住院治疗的糖调节正常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展开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餐前后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日内血糖漂移变化相比显著,(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情况,以便为患者拟定相应降糖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血糖漂移 血糖评估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析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两组共240名病人参与了本次研究,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20名患者。所有病人在研究前后的血糖数据、血糖时间相关数据及SAS评分进行了记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进行血糖监测后的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满意度总计提升至达到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5%;在血糖时间相关指标上,实验组高血糖时间有所缩短,TIR则有所提高;并且实验组的SAS评分也有显著降低,表明病人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总体来看,进行血糖监测能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了病人的疗效满意度,证实了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 标签: 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
  • 简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糖耐量试验及馒头餐试验(间隔1周),观察2种试验的一致性及对试验当天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馒头餐试验30分和60分钟血糖高于糖耐量试验该时点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其它时点血糖及5点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条件下,患者全天血糖最高值、最低值、24小时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试验时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事件6例,高于馒头餐试验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馒头餐试验和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好一致性,前者具有操作方便、胃肠道反应轻微、更符合生理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馒头餐试验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往的血糖测量方法(毛细血糖、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只能做到通过仪器测量到某一时间段的血糖变化,而无法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对糖尿病的治疗不能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血糖监测。因此会对部分患者的无感知的低血糖和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现象的治疗和预防感到非常棘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仪 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 血糖测量 静脉血糖 血糖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新型检测血糖仪器,可以通过探头监测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动态地反应血糖的变化,是近年来应用于糖尿病领域的一项新的检测方法。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它能准确定位血糖波动点,全面客观地反映各时段血糖水平,没有监测盲点,犹如血糖的Holter检测仪1,更为详细地反映糖代谢状况,为糖尿病治疗拟订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的设计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记录患者的血糖数值,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归入护理文书管理。结果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符合电子病历要求,使用简单、数字详尽直观。结论及时、全面掌握患者血糖情况,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 标签: 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 肝病 糖尿病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床旁检测(POCT)血糖监测血糖的影响。方法抽取15份或20份无抗凝剂血、肝素抗凝血、EDTA-K2氟化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分别用美国强生的稳步、稳豪倍优型血糖仪立即及检测葡萄糖,10分内分离血清或血浆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稳步血糖仪测定的EDTA-K2、EDTA-K2氟化钠抗凝血结果与无抗凝剂血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稳豪倍优型血糖仪肝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结果低于含氟化钠抗凝血结果,P<0.01;稳豪倍优型血糖仪肝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结果与生化仪检测结果偏移大于非抗凝全血、EDTA-K2氟化钠抗凝血测定结果。结论抗凝剂对不同型号的血糖仪影响不同,适用于生化仪血糖检测的标本不一定适用于POCT血糖仪;使用抗凝血建立POCT室间质控程序前应对选择何种抗凝血进行评估,应选择对检测结果无影响或影响小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剂 POCT 葡萄糖
  •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回顾,重点对血糖监测的意义,监测方案和监测相关技巧进行探讨,提出了糖尿病人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则进行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措施相结合的护理方式。结果治疗30天时评价临床效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增加了患者的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规范化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血糖 监测 方法
  • 简介:血糖监测能更准确地反映即时血糖水平.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血糖检测还可随时报告患者的控制状况.督促患者随时进行血糖控制。血糖检测应该规律.同时要长期坚持。自我血糖监测要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因为害怕就诊时受到医生批评而造假。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治疗方案 血糖检测 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 控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