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一年接受院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的1000例案例为对象,对具体的检测结果总结。结果:分析和研究本院近一年检测的病例,全年检测1000例,院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准确945例,检测准确几率是94.5%,迟报55例,迟报几率是5.5%。结论:院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了数据的动态分析,能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 标签: 院感 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价值。方法:遵循模式差异分组,选择医院2019.3-2019.12.71例糖尿病分为2组;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建议采纳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在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 作者: 王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11-01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4期
  • 机构:自贡市贡井区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643020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价值。方法:遵循模式差异分组,选择医院2019.3-2019.12.71例糖尿病分为2组;观察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建议采纳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模式,在改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8月 1日到 2020年 6月 30日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 6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5.71±1.13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9.03±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25±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9.02±2.84 mmol/L)、就餐后血糖水平( 13.26±2.3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81±1.72%)( 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3.66±0.98d)、平均住院时间( 6.44±1.76d)、低血糖发生率( 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7.04±1.25d)、平均住院时间( 9.57±1.82d)、低血糖发生率( 22.73%)( P<0.05)。结论:将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之后,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的糖尿病的治疗种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监测血糖对 PETCT 检查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内收检的行 PETCT 检查的患者 600 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按照血糖含量是否高于正常范围进行分组,分组后对两组患者开展 PETCT 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性。 结果: 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血糖异常组患者,同时在图像观察中,正常范围组图像质量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PETCT 检查的工作原理较为特殊,因此对于患者的血糖含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图像质量往往较差,准确率会明显较低,因此需要严格注意血糖指标,特别是在该检查方式使用人群当中,伴有高血糖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在检查规定范围之内,避免血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心功能不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血糖监测护理方案对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6—12月入院行CABG于72 h内转出ICU的冠心病合并高血糖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血糖监测在内的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两组CABG术后患者转至普通病房3 d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MGL)、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结果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的MGL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SD存在组间效应;MAGE存在时间和组间效应;CV存在组间效应以及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结论在患者转出ICU到普通病房术后1~3 d内,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继续给予强化血糖监测与护理能够减少血糖变异程度。

  • 标签: 血糖变异 冠脉旁路移植术 强化血糖护理
  • 简介:摘要:阀门的组合通常可分为串联、并联和串并联。当作为一个集中组件处理时,组合阀系统的组合溢流特性,无论阀的组合是什么,都由系统中所有已知阀门的特性决定。从各阀的溢流特性可以计算出阀系统的总体组合。

  • 标签: 输水管路 阀门 流量系数 瞬变过程
  • 简介:摘要:近代光学研究发现光照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让人看清世界这么简单,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理节律,照明与健康息息相关。尤其对一些心脏病患者来说,声音大而刺耳的闹钟甚至是致命的。因此,人性化的智能唤醒系统显得相当不可忽视。所以我们针对普通大众设计了一款轻量级睡眠辅助系统,目的是用一种舒适的方式(光照)来帮助人们从熟睡中醒来并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光照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睡眠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光电技术 睡眠辅助 光感智能调节 智能家居
  • 简介:【摘 要】地下连续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地铁车站最常用的一种围护结构形式,具有施工噪音低、墙体刚度大、工效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因现阶段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其需进行分幅施工,接缝处为渗水频发区;在基坑开挖期间接缝渗漏水为重大风险源,如何提前监测到开挖作业面处地下连续墙接缝是否存在缺陷尤为重要,本文就一种新型基于光纤测技术的监测方法应用进行分析及总结。

  • 标签: 地下连续墙 接缝渗漏水 分布式光纤 感测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低血糖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妊娠期糖尿病 (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300例入组研究,于新生儿出生后 30min内开展血糖监测,以动态随机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两组新生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 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新生儿作血糖监测,及时开展早期护理,可改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提升新生儿家长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与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监测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糖尿病治疗与疗效评估的全过程。血糖监测技术的进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可靠的血糖评估指标。持续葡萄糖监测可提供连续、全面的全天血糖信息,在评价血糖达标、识别低血糖及量化血糖波动等方面具有优势,成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围绕新型血糖监测技术开展的临床研究也奠定了其在国际国内血糖监测指南与共识中的地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持续血糖监测(CGM)探讨不同孕期的初诊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糖特征。方法将163例初诊GDM患者根据其孕周分为孕中期组(n=86)和孕晚期组(n=77)。所有GDM患者均进行CGM,计算血糖波动指标,并使用血糖五角模型(CGP)评估监测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特征。使用线性回归分析HbA1C与血糖波动指标的相关性。比较2组患者的起始胰岛素治疗比例。结果与孕中期患者相比,孕晚期患者血糖标准差、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血糖超出目标范围的时间和CGP面积显著升高,血糖达标时间占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早餐后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午餐与晚餐(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仅与平均血糖显著相关(β=0.014,95%CI 0.006~0.018, P<0.01)。与孕中期患者相比,孕晚期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患者比例更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4%对14.0%, P=0.121)。结论孕晚期初诊GDM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更大,高血糖状况更严重,血糖达标时间占比更低,早餐后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为全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之最。CGM得到的血糖波动指标和CGP参数较HbA1C能更全面而精准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特征及状况。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持续血糖监测 血糖特征 血糖五角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对控制患者血糖的意义。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48 例胰腺肿瘤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24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监测(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使患者切口尽快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监测 胰腺肿瘤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对行血糖监测的重症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 糖尿病 系统护理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在慢性病患病率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高血压,患者整体血糖控制不佳。辅助糖尿病治疗的新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其中,持续血糖监测(CGM)技术因其方便、有效的特点,得到广泛关注。但医院对糖尿病患者使用CGM系统的教育不足,因此患者不具备开展规范动态血糖自我监测的能力,最终导致CGM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结合实际临床工作体会,本文对CGM使用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作一综述,为使用CGM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基础自我管理方案。

  • 标签: 持续血糖监测 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桥梁建设在我国不断增多, 在桥梁实际运营中,会发现一些桥梁两侧伸缩缝间距相差较大,为弄清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对桥梁进行位移监测至关重要,本文以天保立交桥为依托,通过结构位移监测系统,并辅以人工现场测量相印证的方式对结构位移变化状况进行监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天保立交桥上部结构的人工测量伸缩最大值在 ±2cm 左右,与监测系统监测的支座处梁体位移极值( 21.3mm )基本吻合,拉线位移计的纵向位移量基本是由梁体自身变形引起的,结构纵向基本没有滑移现象;② 5# 墩支座处的横向位移值很小,最大位移值不超过 1mm ,结构横向状态稳定。

  • 标签: 位移监测系统 人工测量 支座位移 温度监测
  • 简介:摘要低血糖与高血糖危象是PICU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急危重症。低血糖危象系因血糖水平过低(<2.2 mmol/L)和(或)血糖下降过快导致,临床出现脑功能受损和自主神经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早期识别低血糖危象,及时输注葡萄糖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高血糖危象则因血糖水平异常增高(>11 mmol/L)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两种类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治疗原则包括: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积极寻找并消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脑水肿和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是高血糖危象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尽早识别与积极处理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低血糖危象 高血糖危象 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儿童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规范化血糖监测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8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按“护理差异性”随机 分观察组 ( 规范化血糖监测 ) 与对照组 ( 常规护理 ) 各 40 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血糖值无差异, P> 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FBG 、 2hPBG 值较低; 观察组 并发症率 (2.50%) 低于对照组 15.00% , P< 0.05。 结论 :规范化血糖监测能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整体疗效、稳定血糖,值得推崇 。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规范化血糖监测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