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是神经病学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学、病理学及生化学等研究均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在临床治疗方面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有限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方法大多仅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标签: 认知障碍 痴呆 分子生物学 神经行为学表现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人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颈静脉孔 哑铃型神经鞘瘤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在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在血管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将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引入到血管病方向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结束后对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力、临床决策能力进行考核及评价。结果对血管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显著缩小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差距。结论应注重血管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理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循证医学 转化医学 血管神经外科 研究生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睡眠障碍的2糖尿病患者在干预过程中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血糖水平、睡眠质量评分展开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经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各维度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应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可有效稳定血糖水平,增强睡眠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睡眠障碍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血糖水平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小重量持续牵引缓解神经根颈椎病夜间疼痛导致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颈椎优值牵引,观察组患者实施小重量持续牵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睡眠障碍评分。结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与睡眠障碍评分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与睡眠障碍评分发现,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各项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患者的过程中加用小重量持续牵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降低其睡眠障碍评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重量持续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夜间疼痛 睡眠障碍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对《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实用护理人才。方法:由学校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增添8个临床见习课件及8学时的临床见习课。将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整合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课程改革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实习表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能满足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解决课堂知识与临床接轨问题,为培养实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实用型护理人才 教学实践 护理管理 中等护理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Iγ-分泌酶抑制剂(GSI-I)对U87、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应用GSI-I作用于U87、U251胶质瘤细胞,通过MTT法观察GSI-I对上述两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GSI-I对该两种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RT-PCR及实时定量荧光RT-PCR结果显示,GSI-T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中Notch通路的活性,主要体现为Notch通路的靶基因Hes-1表达明显下调.MTT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及以上浓度的GSI-I对U87及U251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增加.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GSI-I主要使U87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抑制细胞增殖,对于U251胶质瘤细胞则主要通过诱导凋亡来抑制增殖.结论GSI-I可明显抑制U87及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为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γ分泌酶抑制剂 神经胶质瘤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为今后临床诊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与芪枣安神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能够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失眠症,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芪枣安神汤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宁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心肾不交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自拟宁心益肾汤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宁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子人格和谐度量表总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SQI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分量表的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人格和谐度量表上,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总分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宁心益肾汤治疗心肾不交失眠有显著疗效。自拟宁心益肾汤配合空椅子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心肾不交失眠患者的多种症状,还显著提高患者子人格和谐度,比单独使用自拟宁心益肾汤疗效更好,提示二种治疗手段间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自拟宁心益肾汤 空椅子技术 心肾不交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cm×4.00cm×4.00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分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分为伸长细胞室管膜瘤,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室管膜瘤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瘤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分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室管膜瘤为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瘤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特征和发病机制,2DM与阿尔茨海默病、高胆固醇血症与阿尔茨海默病、2DM与高胆固醇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探究温阳解郁汤联合针灸对阳虚肝郁失眠老年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阳虚肝郁失眠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解郁汤治疗,10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PSQI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另采用HAMA及其HAMD评分评估2组治疗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解郁汤联合针灸治疗阳虚肝郁老年患者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阳虚肝郁 温阳解郁汤 针灸 失眠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对50例脑梗塞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行A性格问卷测试、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脑梗塞组TH+CH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TED检渺的血流速度较健康组减慢(P<0.01);血液流变学参数较健康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A性格与脑梗塞的发病有关;与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血液粘度与血流速度呈反比,表明A性格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A型性格 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经颅多普勒检查 血液粘度
  • 简介:目的探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巨大哑铃肿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一期手术切除的1例腰椎管巨大哑铃肿瘤的临床资料。先由骨科医生根据C臂透视定位,从左侧12肋后部向脐行倒八字切口手术,显露肿瘤的椎管外部分并切除;然后,由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将椎管内肿瘤切除。结果术后MRI检查示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良好,术前症状完全消失;复查MRI示椎管内无强化影像。结论多学科联合,前外侧腹膜后入路一期手术切除腰椎椎管内外沟通性巨大哑铃良性肿瘤,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腰椎 哑铃型肿瘤 显微手术
  • 简介:在对神经科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中,通过整合案例式教学法提高实习医师自我更新知识能力,在学习专科查体,书写病历同时提高其文献查阅的技能,结合典型病例特点总结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症候学主导思维”的建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医院 教学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病(DM)患者的认知特征、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维度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89例老年2DM患者及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0例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1)2DM组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连线测试B(TMTB)、听觉词语记忆测试的延迟回忆项(AVLT—DR)、符号数字转换测试(SDMT),词语流畅性测试(VFT)及画钟测试(CDT)的成绩均明显差于对照组(均P〈0.01);(2)2DM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总人群组中血浆皮质醇浓度与CDT成绩均成负相关(分别为R=-0.356,P=0.024;R=-0.219,P=0.012),但2DM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各项认知成绩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DM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项认知功能损伤,并伴有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但2DM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其血浆皮质醇水平无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认知功能 皮质醇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伴有甲介、鞍前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进行的10例内镜下单鼻孔手术。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例,高泌乳素腺瘤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5例,鞍前5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8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术野大而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 标签: 神经导航 内镜 垂体腺瘤 蝶窦变异 经蝶入路
  • 简介:目的:探究简化的静滴rt-PA治疗标准流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静滴rt-PA治疗比例仍较低(1%~3%),其中一种解释归咎于既往治疗的合理标准。NINDS治疗标准的循证证据较少,而大多医疗中心甚至应用较原先研究更严格的标准。我们认为rt—PA治疗比例可通过简化治疗规范疗程而提高,并获得可观的获益。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标准 静滴 急性卒中 RT-PA 循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