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在寻常进行期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寻常进行期银屑病患者中的20例取其皮损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其HIF-1α的表达和分布,同时取20例健康皮肤组织作对照;对另外22例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其IGF-II浓度,并取健康血清20例作对照.结果:皮损组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25.21±24.45)明显高于对照组(3.80±7.27)(P〈0.05),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清IGF-II水平(308.39±432.7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6.73±23.23)(P〈0.05),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皮损中HIF-1α的表达和血清IGF-II的水平均较正常水平明显增高,二者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 标签: 银屑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免疫组化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是否由于一种主动外排系统的存在所致。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从103株临床人支原体中筛选出耐药菌株。用荧光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在人支原体内的蓄积量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产生的影响。结果体外分离出两组人支原体耐药菌株和两组敏感菌株。盐酸环丙沙星在耐药株中的蓄积量低于敏感株。CCCP和利血平对临床菌株产生的影响有差异。利血平能够显著增加盐酸环丙沙星的蓄积量,而CCCP在此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主动外排系统的存在可能是人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一部分。

  • 标签: 人型支原体 主动外排系统 盐酸环丙沙星 荧光
  • 简介:患者男,12岁。因全身起红斑脓疱2年,加重1周入院,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皮内可见嗜中性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脓疱银屑病,经过阿维A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儿童脓疱型银屑病 丙种球蛋白 阿维A胶囊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蔡教授治疗寻常银屑病主张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并据多年临床经验,制定出一套中西结合、内外同调、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治在自制中药方土菝饮基础上辨证加减,并结合口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西成药;外治采用中药外浴、局部光化学疗法,并涂抹适当的外用药。实践证明,这一综合治疗方案具有起效快、安全、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 土菝饮 光化学疗法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于2004年11月因“停经15周,全身水疱,糜烂1月”入院,入院时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多发性水疱、大疱,皮肤广泛糜烂,嘴唇、口腔黏膜糜烂。尼氏征阳性。产科情况:子宫耻骨上可及,未及子宫收缩。入院后行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在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符合“寻常天疱疮”诊断。

  • 标签: 妊娠 寻常型天疱疮 近平滑念珠菌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评价热淋清颗粒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临床确诊为轻中度寻常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热淋清颗粒口服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治疗。用药6周后观察2组患者痤疮皮损的变化情况,计算疗效指标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4%和7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轻中度痤疮,热淋清颗粒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热淋清颗粒 丹参酮
  • 简介: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与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4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5%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200例采用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4次。治疗后2、4、8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0.5%,对照组分别为22.5%和41.0%;8周随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5%和37.5%。2、4、8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Х^2值分别为100.25、108.81、88.55,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光动力 皮肤微创清除术 寻常痤疮
  • 简介:目的:对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评估。方法:对10例儿童泛发性脓疱银屑病进行回顾性研究,起始剂量使用0.6~1.0mg/(kg·d)阿维A持续治疗4~6周,过渡期减量为0.2~0.4mg/(kg·d)治疗4~6周,维持剂量为0.2~0.3mg/(kg·d),持续6~12周,随访7~32个月,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例儿童脓疱银屑病PASI评分下降率均≥90%,1例为60%~〈9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干燥(60%,6/10)、瘙痒(40%,4/10)、唇炎(10%,1/10),其他副作用如骨骼发育迟缓、肝功能异常等均未发现。结论:低剂量使用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银屑病安全且疗效佳。

  • 标签: 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型 阿维A 儿童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寻常银屑病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中药银屑病方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B,NB-UVB)及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con-jugatedmethod,SP)检测2组治疗前后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并记录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评分,比较治疗前后survivin阳性细胞数的差值及PASI评分差值,同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survivin表达及PASI评分均下调,治疗前后survivin阳性细胞数差值及PASI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显著低于阿维A组。结论在调节寻常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临床疗效方面两者作用相当,因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其适应证更加广泛。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生存素 中药 阿维A
  • 简介:报告1例新生儿先天性无汗外胚叶发育不良。患儿男,14天,出生后皮肤干燥、脱屑,间断发热2周。躯干皮肤病理显示皮肤萎缩变薄,真皮层未见明显的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小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 标签: 外胚叶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HSV-2)对人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HLA—DR、HLA-DQ)的影响,探讨单核细胞及HLA-Ⅱ类抗原在单纯疱疹病毒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单纯疱疹病毒2(333株)感染人单核细胞,于感染后1、3、5、7天分别收集细胞,用APAAP法检洲单核细胞HLA—DR、HLA-DQ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疱疹病毒2感染后1天,单核细胞表达HLA-KR、HLA—DQ抗原水平明显降低,以后逐渐升高,至7天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单纯疱疹病毒2感染早期能抑制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HSV-2抑制单核细胞表达HLA-Ⅱ类抗原可能是HSV-2入侵机体的手段之。HLA-Ⅱ类抗原在单纯疱疹病毒2致病及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单核细胞 基因表达 HLA-Ⅱ类抗原 宫颈拭子
  • 简介:目的:探讨囊肿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5例囊肿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异维A口服,对照组65例单用异维A口服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8周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1.7%,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率27.7%,总有效率6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P〈0.05)。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异维A口服治疗囊肿痤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安奈德 异维A 囊肿型痤疮
  • 简介: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在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1993年至2013年内从中医角度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明确提出中医辨证分的文献的证候频数,并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66篇文献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一病最常见的证为痰湿证,病位主要在肾、肝、脾三脏,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湿和血瘀.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复杂,应重视肾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痰湿和血瘀丽种因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证候 证候要素 频数统计 文献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0例糜烂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组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口服白芍总苷0.6g,3次/d,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3.33%,对照组复发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他克莫司 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目的:探讨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斑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局部斑块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采用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B组30例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C组31例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三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6.8%、73.3%、77.4%,A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B、C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6、5.17,P值均〈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斑块银屑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波高能紫外线 卡泊三醇 银屑病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前列腺汤和舍尼通对大鼠气滞血瘀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空白药物组、模型前列腺汤组、模型舍尼通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连续给药30d后予以声光电等联合刺激4周,建立气滞血瘀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假手术组仅行睾丸部切口及缝合.建模后,假手术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前列腺指数、EPS中白细胞、全血黏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汤降低了大鼠气滞血瘀前列腺炎EPS中白细胞数和前列腺指数,能够降低全血黏度(与模型空白药物组比较,P<0.05),舍尼通可以降低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但不能降低全血黏度.结论:前列腺汤可以改善SD大鼠气滞血瘀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状况,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气滞血瘀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汤 UPOINT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2(HSV-2)对单一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单一核细胞在HSV-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HSV-2(333株)感染单一核细胞,于病毒感染1,3,5,7日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a、IL-6的含量。结果HSV-2感染后1日,单一核细胞分泌TNF-α水平显著降低。HSV-2感染后1,3日,单一核细胞分泌IL-6水平显著降低,以后,病毒感染单一核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逐渐增高,到第7日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HSV-2能抑制单一核细胞分泌TNF-α和IL-6。而这两种细胞因子在HSV-2致病和机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单一核细胞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