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压力性损伤培训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日共计15名护士,在2022年1月-2022年7月对护士采取传统教学,选择同时间段内ICU危重患者221例,设为参照组。在2022年8月-2023年2月对护士采取PBL教学法,选择同时间段内ICU危重患者2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运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考核成绩以及干预措施执行正确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培训时,采用PBL教学法,运用效果显著。

  • 标签: PBL教学法 压力性损伤培训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其大部分患者状态为昏迷、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等,多数患者的肌力较差,在使用多种管道或者医疗器械时,他们非常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进行患者痛苦的减轻,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频率,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和预防措施来补救,本文以下将从压力性损伤的多个角度阐述其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希望可以对患者给予病情上的对症处理和及时帮助。

  • 标签: ICU机械压力性损伤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源,为后续隔离病房的管理,制定适当心理减压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护士 心理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及急诊护理人才的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急诊科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入选者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和来源。结果:45名入选者中压力源以工作负荷为主者占比37.78%,以工作环境为主者占比28.89%,以工作风险为主者占比11.11%,以技能考核为主者比22.22%。结论:急诊护理高负荷、高风险、高业务水平、工作环境紧张的特点明显,为确保急诊护理人员供需平衡、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层需要围绕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减压干预。

  • 标签: 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并找到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与根源,针对其进行系列的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57名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PSTR心理压力测试,并根据医院手术室相关情况等制作相应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来源。结果:很多手术室护士PSTR测试得分较高,有着较大的压力,问卷调查上也显示压力源较多,但通过分析和干预后,有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各个方面,但主要还是工作层面,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手术室护士精神压力,提升工作效率与积极性。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压力源 分析 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为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及急诊护理人才的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急诊科2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了解入选者工作压力的主要表现和来源。结果:23名入选者中压力源以工作负荷为主者占比39.13%,以工作环境为主者占比30.43%,以工作风险为主者占比13.04%,以技能考核为主者比17.39%。结论:急诊护理高负荷、高风险、高业务水平、工作环境紧张的特点明显,为确保急诊护理人员供需平衡、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及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管理层需要围绕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减压干预。

  • 标签: 急诊护士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居家安全隔离将是彻底阻断我国新型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快速发展传播的一项有效防治手段。由于实行居家安全隔离将引起了受隔离的人员的自由活动受空间条件限制、接触社会人员条件局限、信息的获取方式杂乱、空余活动时间急剧增加以及娱乐消遣的途径单一-等多种问题,将容易引发患者多种.心理反应。本文试图从进行居家强制隔离人群的重要意义、心理问题和产生焦虑的深层原因分析以及家庭调节干预方法角度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对进行居家强隔离的人群家庭的社会心理的疏导方法提供一点帮助。编者

  • 标签: 疫情 隔离 心里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压力状况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方法:从本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中遴选42人纳入研究,详细问询、调查后,汇总压力源及相关的应对方法。结果:护士中焦虑人数所占比率高达88.10%(37人/42人)。护士压力源中占比重较大的为:工作环境特殊、工作强度大、专业技能问题、医疗纠纷问题、内部管理不当。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源复杂多样,及早研究并施行相关应对措施的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护士缓解负面情绪,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压力源 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失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有差异,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压力性损伤评分有差异,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评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喉癌是临床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发于男性,少见于女性。疾病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咽部有异物感等。现临床治疗喉癌主要采取手术方式,但患者术后身体形象会有一定改变,且术后一段时间内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不断下降。本研究分析了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并探讨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喉癌 心理压力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性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湿性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性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性愈合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性。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性愈合理论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要:骨科患者压力性损伤是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并发症,PDCA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护理实践中。PDCA护理模式以其循环反馈、持续改进的特点,成为护理团队管理和评估的有力工具。

  • 标签: PDCA护理 骨科 压力性损伤
  • 简介:综述了不同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装置,主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无菌采血管的帽套、瓶塞法、肝素帽、一次性引流袋、贴膜、一次性输液器。认为将统一且专业的堵管装置应用于临床,能增强堵管装置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气管套管堵管的成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堵管装置 护理
  • 简介:艾灸是我国中医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对患者实施艾灸时,常将温灸盒放于患者身上,然后燃烧艾条,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温灸盒容易从穴位滑脱,需要护理人员随时看护。因此,我科设计了灸疗器支撑装置,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装置 灸疗 应用 制作 外治疗法 改变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及压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急性压疮评估分值及压疮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创伤手术 压力性损伤 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职腹膜透析患者的主要心理压力源,帮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4月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行腹膜透析的在职患者20例,以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运用Nvivo7.0定性资料辅助分析软件及Colaizzi现象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职腹膜透析患者的压力源主要包括疾病对回归工作的影响;个人角色冲突与失衡;职业发展与现实存在矛盾;期盼社会支持和心理认同感。结论在职腹膜透析患者在多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存在生理、心理双重的不良体验。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压力来源,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压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在职患者 心理压力源 半结构式访谈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临床应用止血带,可提高术中清晰度,降低手术失血量。若是止血带应用不合理,也会增加诸多并发症,进而加重患者痛苦。止血带充气压的选择至关重要,驱血带以及止血带应用所带来的伤害逐渐备受人们关注。止血带充气压通常上肢为 <300mmHg ,下肢 <600mmHg ,过高的压力容易引起神经麻痹,过低压力难以阻断动脉,进而使得肢体产生淤血,不仅增大了手术失血量,还会引起神经内血性渗出,最后增大神经内压,无法发挥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本文对照发现,高于血压一倍的止血带充气压,手术失血量更低,术后并发症更少,与高于血压一半的止血带充气压的效果更好。由此说明,骨科下肢手术过程中,止血带充气压的设置应当高于血压一倍为宜。  

  • 标签: 骨科 下肢手术 止血带 压力 护理   文献标识码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SSN.2095.6681.2019.33..01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中紧张的医患关系,给医生和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直接面对病患进行护理的护士。本文我们以体检科护士为例,研究造成心理压力的各种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出缓解压力的相应防护措施,以此达到缓解护理压力的目的。

  • 标签: 体检科 护士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压力影响人的生理机能,易使人患病,职业压力对职业人员产生影响,是产生心身疾病的基础。施雁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护士人群的心境抑郁、心理紧张、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心理状况不佳。有关资料表明,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患有精神创伤性心理功能失调(PTSD)的风险性正在增加,至少1/3急诊科人员或多或少存在PTSD症状,其中能增加PTSD的因素是工作压力

  • 标签: 高工作压力 急诊护士 调适策略 健康影响 精神创伤性心理功能失调 心理紧张
  • 简介:目的结合自动压力注射器,探讨造影剂优化使用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TOSHIBA—XVISON螺旋CT,MEDRAD810C自动压力注射器。将增强扫描检查患者42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24例,采用造影剂优化与自动压力注射器联合应用(优维显+生理盐水),注射时按生理盐水-造影剂-生理盐水的顺序注入血管;对照组198例,采用自动压力注射器直接推注(造影剂不加生理盐水)。扫描分区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其增强效果采用CT值评价法。结果观察组影像质量优者占95.09%,对照组占90.40%。结论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优化与自动压力注射器联合应用,避免了造影剂在注射器及连接管内的残留,使其100%注入血管,保证了增强的影像质量,避免了造影剂外溢造成的局部组织反应,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弥补了人工手推造影剂之不足。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仪器和设备 注射器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