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3

发热门诊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张淦岚

苏州市独墅湖医院 215028

【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源,为后续隔离病房的管理,制定适当心理减压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压力源

引言

2019年12月开始,我国武汉暴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很快出现了重症与死亡病例,并且迅速向全国 30 多个省市及海外传播。2020年1月12日经分离鉴定,确认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月21日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1】。我院发热门诊自2021年1月开始,正式接诊、排查 COVID-19 患者。

发热门诊(fever clinics)是综合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病人24小时开放的诊疗场所,具有病人集中、流动性大、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等特点,发热门诊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准备少,比普通科室护士承载更多的辛苦和风险,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也很大,因此无论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还是在临床工作多年的老护士,其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身心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改善护士的身心状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徐明川等的研究中协和医院参与抗击COVID-19 的护理人员中,有85%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感到焦虑的有39%【2】,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发热门诊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成为心理研究专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压力源分析

护士的工作压力是由患者对护士不理解、工作要求过高、同事关系和医患关系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3】。发热门诊多为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状患者,需要发热门诊护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心,还要掌握丰富的护理经验、护理技巧和较高的应急处理水平4】。过高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使发热门诊护士产生身心紧张性反应,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甚至可能导致护士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是李小妹等参照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等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和英国护理心理学家Wheeler等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经研究设计修订而成。量表内容包括35个条目,可归纳为五个维度。五个维度的内容分别为(1)工作量和时间分配,(2)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3)病人护理方面,(4)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5)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

  • 来自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

  1. 护理工作量大

主要为工作量太大、没有时间和病人做详细沟通、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上班的医护人员数量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发热门诊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要求照顾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人文等各方面,护理服务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5】

  1. 人力资源不足,没有时间和病人做详细沟通

发热门诊患者病人数量多,人员变化快,需要发热门诊护士敏捷的反应和细心的观察。在护理人员不足,必须满足患者基本护理治疗的情况下,发热门诊护士常常会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和病人做详细的沟通,缺乏疾病知识的详细宣教。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无形中增加了排班发热门诊护士的工作量,加大工作负荷,影响发热门诊护士正常的休息周期,身心健康危害增加。6】

  • 来自护理专业和工作待遇方面的压力

  1. 夜班多,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

发热门诊护士夜班多为12小时制,集病区的护理治疗工作和管理工作于一身,需要兼顾方方面面,工作量大、责任重,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夜间工作随机性强,突发事件较多,是夜班发热门诊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报道,值夜班的发热门诊护士中,多为青年女性。主要由于科室管理和人员分配的不足,年轻发热门诊护士之间交替上夜班,长此以往,扰乱正常的生理节律,影响发热门诊护士身体和心理健康,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1. 护理工作专业性强、劳动强度大,却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近年来,社会对护士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职称的评定与科研水平、课题项目、论文发表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要求发热门诊护士不仅要精于技术,同时还需要能够开展科研。社会对护理的认知偏见仍然没有很好的改善,多数对护士存在一定偏见,不尊重其劳动。

  1. 发热门诊护士薪酬及其它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发热门诊护士的整体学历结构在不断得到改善,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发热门诊护士薪酬及其它的福利待遇在医疗服务队伍中相对较低,高强度的工作付出与低水平的收入对比,不断消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工作服务质量。7】

  • 来自工作客体——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

发热门诊护士在日常工作需要保持与患者良好的沟通状态,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精神高度集中。由于患者多和管理者的管理疏忽,低能级发热门诊护士往往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医患纠纷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发热门诊护士忍受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委屈,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加剧护患矛盾。

减压对策

  1. 实践正念减压疗法,建立一线护士心理干预措施

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我解决问题,不愿意在同事之间,上级之间暴露自己的短处,将遭受压力收敛,自我消化。国外的研究学者尝试将正念减压疗法运用于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和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正念减压疗法因为操作简单,实施方便,能够在发热门诊护士减压干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8】。发现工作生活中的积极因素9】。尽管过重的压力会给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消极影响,但压力也是工作的动力,一定程度的工作压力可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工作态度发生根本转变。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可有效预防在特定环境下医护人员心理状态的稳定10】,以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

  1. 加强发热门诊护士人文关怀

在疫情扩散以来,护士火速前往疫情一线支援,无法兼顾家庭,给护士自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有研究表明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加强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和激励可以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所以加强支援护士及家属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医院层面对一线护士应及时进行慰问及看望,让其了解领导对此次疫情的重视度,并增强护士使命感及责任感。适当地采取经济奖励以激励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士的积极性11】,同时要及时了解护士家庭情况,及时帮助前线护士解决家庭困难,减轻其家庭负担,更好地投身支援前线的抗疫救治工作。

  1. 重视减压教育,维护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健康

压力无时无刻存在发热门诊护士工作中,由压力带来的破坏性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危害发热门诊护士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工作满意度。医院管理部门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发热门诊护士减压教育,警惕压力的恶性后果,强化减压意识。加强减压教育的宣传力度,为发热门诊护士举办多种形式的减压讲座,开展多样化的减压活动;革新减压措施,敢于为发热门诊护士引入减压新举措,维护发热门诊护士身心健康。

  1.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发热门诊护士身体健康

在工作压力较大的发热门诊护士工作中,健康的身体可以提高应对的强度。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颈部肌、腰背肌的锻炼,可以预防职业疾病的发生;即使是工作中也要做到劳逸结合,缓解长时间看屏幕造成的视力疲劳;注意饮食的调配,保证全面营养。

  1. 提高护士地位, 实现自我价值

医院领导应重视护理工作,尊重、鼓励护士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提高工作待遇,增加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认同。此外,护士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工作看作是社会赋予护理人员角色的行为模式,是自己必然的职责12】

结语

护士工作压力是护士由于自身负担较重、承担的责任较高,而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反应13】。发热门诊属于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患者管理难度大,护士承受着更高的压力,易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热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患者家属可能会在不明白疫情规定的情况下情绪失控,在医院喧哗吵闹造成不良影响,使发热门诊护士的压力增加14】。发热门诊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较大,承担了挂号、收费、采血、配药等一系列工作,还需护理留院观察的患者,给发热门诊护士增加了巨大的压力,护士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其易产生头痛、恐惧、倦怠、健忘、易激惹、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15】。发热门诊护士通常并不知道对压力应对不合理所造成的影响,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程度也并不了解,使得自身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出现抑郁、焦躁、敌对、偏执等情绪,会严重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而社会偏见使护士工作难以得到认可,护士被视作医师“附属品”、患者的“保姆”、医院的“服务员”,忽视护理工作的价值,医院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不够重视护士的工作,护士缺乏深造及晋升的机会,护士自我价值难以实现,造成护士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导致护士产生悲观、心理不平衡等不良情绪,甚至发展为焦虑抑郁等严重精神障碍。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决定患者的生命健康,决定着医院的优质管理。现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发热门诊护士这一岗位上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工作压力。本论文通过护理人员压力的原因,寻找其应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积极应对压力,指导护理人员释放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通过以人为本,使我国的护理事业能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EB/OL].http://www.nhc.gov.cn/yzygj/ s7653p/202002/33393aa53d984ccdb1053a52b6bef810.shtml.

[2]徐明川,张悦.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状况调査[J].护理研究,2020,34(3): 368-370.

[3]蔡艳娜,董悦芝.不孕女性生活事件、压力反应、应对方式与生育压力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715 -719.

[4]张晓慧,戴紫巍,李愿,等.护士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附 3 所三级甲等部队医院的数据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4):429 -432.

[5] 杨雪,王玉环,王文婷,等.应对方式在脑卒中照护者自我效能与照护能力间的调节和中介效应[J].中国卫生统计,2018,20(1):79 -91.

[6] 包满珍,吴丹,汪苗,等.职业倦怠在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0):1053 -1056.

[7] 赵凤娜,秦柳花,彭虹菊,等.心理干预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3):2203 -2205.

[8] 李宁,王玉玲,宋海楠,等.新入职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6):545-547.

[9]刘延锦,徐秋露,赵辉,等.健康素养和应对方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院前延迟意向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7):95 -109.

[10]符国帅,王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心理月刊,2020(4):26-28

[11]邹瑶,姜婷,陈小乔,等.儿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0,19(2):66-69.

[12] 包满珍,吴丹,汪苗,等.职业倦怠在急诊科抢救室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0):1053 -1056.

[13] 赵凤娜,秦柳花,彭虹菊,等.心理干预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医学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3):2203 -2205.

[14]李宁,王玉玲,宋海楠,等.新入职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6):545-547.

[15]刘延锦,徐秋露,赵辉,等.健康素养和应对方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院前延迟意向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7):95 -1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