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靶控(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系统已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80年代初由Schuttler首先报道。在1990年由Kenny和white改进。TCI系统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通过靶控来输送镇静催眠药、阿片类药及其他类麻醉药的标准系统。现今,TCI技术已经变成麻醉从业人员的一项常规麻醉技术。现将靶控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概述如下

  • 标签: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67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在同期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为10.9%,其发病高危因素以感染为首位,占47.8%,窒息占29.9%,溶血占17.9%。80.6%病人不用特殊治疗,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血小板回升正常,仅19.4%需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特殊治疗,本组病例治愈率94.0%,死亡率6.0%,均死于原发病或肺出血。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高危因素是感染、窒息、溶血,预后良好,重点在于原发病的防治。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ICU危重患者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3.8%,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组血小板基线值(PLTbaseline)较未并发组低[(144.11±47.88)×10^9/L:(234.96±112.82)×10^9/L,P=0.021],APACHEII评分高[(24.67±5.15):(17.45±6.55),P=0.00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OR57.03,95%CI2.629~1237,P=0.010),用药时间(OR47.46,95%CI1.814~1241,P=0.020)和APACHEII评分(OR41.53,95%CI2.695~640.0,P=0.008)。结论危重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应警惕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尤其是血小板基线值≤200×10^9/L,APACHEⅡ评分≥20分和用药时间≥10d的患者。

  • 标签: 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联合VerifyNow-Aspirin与尿11-脱氢-血栓烷B2测定,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至少两周的冠心病患者264例,年龄33~86(65.31±10.23)岁,其中男147例(55.7%),女117例(44.3%)。阿司匹林标准剂量组(100mg/d)241例,低剂量组(25~75mg/d)23例。采用VerifyNow-aspirin系统测定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残余活性(用ARU表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11-脱氢-血栓烷B2(11-DH-TXB2)浓度,并记录入选人群的基线资料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以ARU≥550为切割值定义阿司匹林低反应性(ALR)人群,标准剂量组人群中ALR发生率为8.6%(23例)。ALR人群尿11-DH-TXB2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0.73pg/mlvs2.51±0.49pg/ml,P〈0.05),但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差(r=0.18,P=0.04)。女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均为ARU升高的预测因素(均P〈0.05),但其组间尿11-DH-TXB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阿司匹林标准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人群残余血小板活性显著增强,同时伴有尿11-DH-TXB2升高(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存在个体差异,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而VerifyNow和尿11-DH-TXB2对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发生机制具有一定互补性。

  • 标签: 阿司匹林 血小板残余活性 VerifyNow 尿11-脱氢-血栓烷B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3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检测血小板进行分析。结果PLT(6—10.6)×109/L,各种因血引起的小功能障碍所,导致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中的紫癜原因主要以血汪板减少为主,通过治疗38例患儿全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史及症状。皮肤表现典型皮疹,为粉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高于皮肤表面形状大小不一,压之不褪色者或伴有其它症状如关节表现关节可有轻微疼痛到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腹部表现以腹痛等;患者应首先做血小板检测,确诊血小板敏性紫癜。

  • 标签: 小儿 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检测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重点回顾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噻氯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医学研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 氯吡格雷 替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ITP孕妇的围生期处理有维持血小板计数到安全水平,减少出血危险;规律监测胎儿生长和胎盘功能,预测和预防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确定胎儿血小板计数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 标签: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血小板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血小板制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1年制备并发往临床的机器单采血小板﹙以下简称单采血小板﹚和手工浓缩血小板﹙以下简称浓缩血小板﹚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级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66.2%,二级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31.8%,二级以下医院血小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2.0%。其中单采血小板使用量占97.4%,浓缩血小板使用量占2.6%。结论各级医院血小板使用情况差距较大;单采血小板使用量逐年上升,浓缩血小板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 标签: 血小板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介绍新型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的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普拉格雷在治疗冠状动脉综合症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 标签: 普拉格雷 抗血小板 冠状动脉综合症
  • 简介:观察白血病患者单人份机采血小板的临床效果,影响血小板的临床效果,影响血小板效果的因素。1资料与方法2007-2010年收治白血病患者、71例,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53例,慢性白血病患者16例。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贫血和严重出血倾向,为了化疗的正常进行,或缩短化疗骨髓抑止期,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抑制期 血小板校正增加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并找出原因,探讨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选择满足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血小板。结果我站2009年7月~2011年12月机采血小板供者共1078人次,通过统计学分析有14.1%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选取体重较大、有献血经历、身体综合素质较好的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可有效保障献血者的安全、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

  • 标签: 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献血反应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2例均有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HA)表现、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给予PE、血浆(PI)治疗。1例治愈后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好转后出院。结论TTP患者应尽早行PE治疗,以提高缓解率和治愈率

  • 标签: 血浆置换血浆输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ET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确诊为E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ET的病因和病理特征。结果:9例ET患者中,表现为乙状窦血栓形成及脑梗死各1例;2例表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表现为腰椎骨髓信号异常及膀胱形态改变;2例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表现为单纯脾肿大。结论:ET患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当影像学检查发现血栓形成、出血、淋巴结或脾肿大等征象时,提示患者有发生ET的可能。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影像学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9-2009年共收治13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均行脾切除术,术后监测血小板变化,术后每两日监测血小板变化,持续2-6周。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三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标签: 脾切除术 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程。抗血小板黏膜糖蛋白抗体IgG产生,使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破坏增加[1]。血小板破坏速度超过骨髓再生能力时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型ITP是自限性疾病,常见于有病毒感染的儿童。慢性型ITP好发于20~30岁女性,发病率为0.0001%~3%[2]。妊娠期ITP发生率为1‰~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 血小板破坏 诊断 网状内皮系统 抗体IG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演变规律,为指导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创伤性休克患者96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6h、入院后24h采外周静脉血,检测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另选择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创伤性休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在及从入院时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6h开始下降,24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PTT在入院时及入院后6h开始延长,入院后24h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在入院时到入院后6h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24h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创伤性休克组各时间点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早期即出现凝血功能受损,并在24h内呈动态改变,动态监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对评估伤情、判断预后和指导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