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38例因药物引起的损伤病人,以加深对药物性损伤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8例药物性损伤病人的症状、体征、嗜酸细胞计数、肝功能、病原学标志物、B超、既往史、用药史、以及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引起损伤的药物很多,该文中抗结核药引起的10例;抗感染药8例;抗甲亢、降糖、心血管药物8例。解热镇痛药物5例;中药5例;其他2例。多药物性损伤出现于服药后1~2月。结论是药三分毒,不同种类的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损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服用史,以免发生漏诊或误诊。平时用药时首先考虑对肝脏损害较小的药物,能单用的首先考虑单药应用,并注意疗程。

  • 标签: 药物性 肝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药物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性损伤患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入选病例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结果入选病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5个月~14岁不等引起损伤的药物有抗菌类药物、中药、解热镇痛药、化学药物等,患儿多有乏力、发热、皮质、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等症状,病理学特点主要为汇管区不同程度扩大、水肿、间质内混合炎细胞浸润,实质内中央静脉周围有灶性或融合性坏死,对症治疗后36例患儿均顺利出院。结论小儿药物性损伤以混合型最为多见,联合用药是引起小儿药物性损伤的重要原因,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 标签: 小儿 药物性 肝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CT平扫检查的现代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腹部钝伤致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腹部钝伤致损伤患者40例,都采用CT平扫和手术检测两种检查方式,分别生成甲乙两个实验样本,从而得出CT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样本乙中,异常20例(50%),而在实验样本乙中被甲记为异常的样本中发现裂伤、破裂4例(10%),内血肿、挫伤伴包膜下血肿16例(40%)。实验样本乙中,正常20例(50%),而在实验样本乙中被甲记为正常的样本中发现内血肿、挫伤伴包膜下血肿5例(12.5%),真阴性15例(37.5)。结论腹部钝伤致损伤检验中通过CT平扫分析,可以使诊断准确性提高。CT平扫检查的现代临床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钝伤 CT诊断 临床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性损伤的CT表现,旨在提高损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外伤性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包膜下血肿3例,内血肿6例,挫裂伤9例;病灶右叶多见,13例,左右叶分布3例,左叶分布2例。CT表现以实质内圆形、类圆形、片状低密度影或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最多见,也可有内不规则裂隙状、片状低密度影,其间夹杂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及包膜下梭形、弧带状磨玻璃样低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部分患者有合并腹腔积血或其他脏器损伤的表现。结论:外伤性损伤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对判定有无损伤损伤范围、类型及有无腹腔积血、有无周围其他脏器合并伤方面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外伤性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外伤性肝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对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CT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根据超声图,包膜下破裂型7例;中央性破裂型10例;包膜破裂型33例;超声诊断损伤的准确率为92.86%;超声结果中,包膜破裂型与包膜下血肿型、中央性破裂型的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损伤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脾损伤 诊断
  • 简介:1位62岁男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因泌尿系感染静脉滴注磺苄西林3g(1次/12h)。用药第6天,实验室检查示:TBil3.9μmol/L,ALT184.2U/L,AST319.8U/L,γ-GT79U/L,ALP67.1U/L,考虑可能为药物性损伤,停用磺苄西林,余治疗不变。停用磺苄西林第7天复查,TBil3.4μmol/L,ALT64U/L,AST27U/L。

  • 标签: 磺苄西林 药物性肝损伤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急性药物性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损害,病程在3个月以内。根据用药后发生血清生化检测异常情况。目的讨论治疗急性药物性损伤药物。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护重要器官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 标签: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损伤(DILI)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结局,为规避发生风险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的384例DILI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史、损伤临床分型、损伤程度分级和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例DILI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49.7%(191/384)。引起DILI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为抗菌药物(40.6%,156/384)、抗结核药(20.3%,78/384)和提高免疫类中药汤剂(15.6%,60/384)。提高免疫类中药汤剂引起的DILI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占65.0%(39/60),高于肝细胞型18.3%(11/60)和混合型16.7%(10/60)(χ2=40.650,P<0.01);抗肿瘤化疗药引起的DILI以肝细胞型为主,占56.8%(25/44),高于胆汁淤积型27.3%(12/44)和混合型15.9%(7/44)(χ2=17.659,P<0.01)。4级损伤患者治疗无效的比例(5/10)和5级损伤患者死亡的比例(8/8)均高于较低级别的损伤组(χ2=157.218,P<0.01;χ2=320.917,P<0.01)。结论DILI的发生风险和损伤的临床分型与药物种类有关,损伤程度重者疾病预后差。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抗菌药 抗结核药 中草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由于药物原因导致患者肝脏受损的肝脏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萍乡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药物性损伤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对于这100例患者全部进行腹部螺旋CT扫描检查以及相应的增强扫描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这100例患者的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发现有九成以上的患者CT扫描不正常,并且异常状况相当复杂,包括局灶性肝脏损伤,弥漫性肝脏损伤,肝硬化,肝脏外部轮廓发生改变,表现不光滑,左右肝脏比较严重失调等,并且有些患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脂肪等病症,还有些患者的肝脏处的细胞已经呈现出变性坏死的状态,胆汁出现淤积,胆色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沉积等等。10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34±19.78)d,没有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或者死亡的现象。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能够对患者的肝脏出现的实质性变化客观的显示出来,在临床上对于诊断药物性损伤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药物性 肝损伤 螺旋CT扫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波生坦致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li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截至2020年4月),收集波生坦致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一般情况、原发病、合并疾病、波生坦应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以及损伤发生情况、处置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波生坦致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10篇,涉及12例患者(中国、日本各3例,意大利2例,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瑞典各1例)。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79岁,平均55岁;原发疾病为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PAH)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PAH 2例,特发性、继发性、慢性血栓栓塞性、胆汁肝硬化相关、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PAH各1例;合并其他疾病者4例。12例患者均存在联合用药情况,联用药物1~9种。损伤发生在服用波生坦20 d~57个月(<1个月3例,1~3个月4例,>12个月5例);均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伴有胆红素升高者5例;6例有临床表现描述,包括皮肤巩膜黄染4例,食欲不振4例,恶心3例,乏力3例,呕吐、体重减轻和嗜睡各1例;1例行穿刺活检术,结果显示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损伤后波生坦停用或剂量减半,视损伤情况给予对症治疗,12例患者中9例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好转,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波生坦相关损伤可发生在用药20 d~57个月,多发生在用药3个月内;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性损伤类似,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损伤;停用波生坦后肝功能多可恢复正常或好转。

  • 标签: 波生坦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化学及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酒精性损伤是引起稳定性慢性肝病患者急性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国内近年来关于酒精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涵盖了酒精性损伤的机制探讨和相关药物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标签: 酒精性肝损伤 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益灵分散片(YGLFS)对化学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所致小鼠急性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的活性。以CCl4所致大鼠慢性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P、ALB及组织HYP含量,求出肝脏系数,对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YGLFS能明显降低急性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慢性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ALB和A/G;能明显降低肝脏系数及组织HYP含量;明显减轻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结论:YGLFS对急慢性化学性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益肝灵分散片 四氯化碳 D-半乳糖胺 肝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去脂软丸对脂多糖(LPS)加卡介苗(BCG)所致小鼠免疫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iv含BCG2.5m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造模当日即给予相应药物.每日一次.共10d。末次给药后1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尾ivLPS10ug。取血,测定ALT、AST、MDA、TG.处死小鼠,取肝脏,制备匀浆,测定LMDA、LTG。结果去脂软丸能降低由脂多糖加卡介苗所引起的AST、LMDA水平的升高.结论去脂软丸对脂多糖加卡介苗所致的负疫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去脂软肝丸 小鼠 免疫性肝损伤 卡介苗 脂多糖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保对初治标准化抗结核方案所致损伤的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采用标准化抗结核方案并完成随访的初治患者共397例,根据启动抗结核治疗时是否同时使用保药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药物性损伤(DILI)高危因素的统称为高危人群,其余为一般人群,分别统计分析两组全人群、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DILI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高危人群DILI的发生率(17.9%)低于对照组高危人群DILI的发生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513,P0.05)。结论 对于采用标准化抗结核方案的初治患者,预防性保治疗可降低高危人群DILI的发生率,延迟DILI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效益,但对一般人群,预防DILI的作用有限。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 预防 保肝药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爽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对四氯化碳(CCl4) 所致小鼠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爽颗粒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损伤小鼠ALT、AST 活性(P

  • 标签: 肝爽颗粒 CCl4 急性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胆管引流(PTBD)术中动脉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20年12月1 446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TBD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446例PTBD手术中,共发生动脉损伤7例,发生率为0.48%。所有病例均采用透视引导穿刺,其中未成功置入引流管者7例(0.48%),发生动脉损伤1例,置入1根引流管者1 314例(90.87%),发生动脉损伤5例,置入2根引流管者125例(8.65%),发生动脉损伤1例。不能成功置入引流管会增加动脉损伤的发生率(OR=0.06,95%CI 0.01~0.71,P=0.026)。穿刺针针尖为斜面者1 430例(98.89%),发生动脉损伤5例,针尖为三棱形者16例(1.11%),发生动脉损伤2例。三棱形针尖会增加动脉损伤的发生率(OR=55.57,95%CI 6.84~451.38,P<0.001)。结论动脉损伤是PTBD较少见的并发症,采用三棱形针尖穿刺针及不能成功置入引流管是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引流术 胆道 肝动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