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plasmacytoma,EMP)指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瘤,是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近期收治1例EMP,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髓外浆细胞瘤 甲状腺 头颈部
  • 简介:30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分成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各15例。预处理慢粒采用Bu/Cy方案,淋巴瘤用BEAC方案。在移植35日后,患者无感染、发热,白细胞数上升至1.5×10^9/L时进行骨髓穿刺。结果:两组骨髓增生良好各73%,增生不良各27%(均为P〉0.05);

  • 标签: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系统 EAC方案 骨髓穿刺 白细胞 骨髓增生
  • 简介:《中国实验诊断》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ISSN1007-4287,CN22-1257/R,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 实验诊断学 诊断学简介
  • 简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dlDC)最早是由Steinmen于1973年报道的。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与其它APC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己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主要就DC的生物特点、抗肿瘤机制、及其与肿瘤逃逸的关系和DC疫苗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机制 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反应 DC疫苗 抗原呈递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犬骨髓间叶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潜力,为损伤组织的干细胞移植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梯度-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利用化学诱导剂5-氮胞苷(20μmol/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0ng/ml),成骨细胞诱导剂(地塞米松10nMol/L,抗坏血酸0.05mMo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以及成脂肪细胞诱导剂(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0.5mmol/L,地塞米松1μmol/L,胰岛素10mg/L,消炎痛100mmol/L),分别定向诱导骨髓间叶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再应用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电镜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利用梯度-贴壁筛选法可以分离培养与扩增骨髓间叶干细胞.5-氮胞苷可诱导干细胞呈现肌管、肌丝、心房颗粒,且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actinin,Myosin,α-Actin,TroponinⅠ免疫染色阳性;VEGF可诱导骨髓间叶干细胞出现管网状、血管样及鹅卵石样结构,vWF免疫染色阳性;成骨细胞诱导剂可诱导分化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成脂肪细胞诱导剂使分化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油红O染色示脂滴为橙红色.结论成年犬骨髓间叶干细胞在体外具备多向分化潜力.在化学或生物诱导剂的作用下,犬骨髓间叶干细胞能够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间叶组织类型细胞.

  • 标签: 间叶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心肌细胞 内皮细胞
  • 简介: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素的发现以及脂肪因子研究的深入,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因子 内脂素 综述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红细胞(RBC)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纳入了2000年至2001年共479例脑出血患者并平均随访3.7年,其中男性298例(62.2%),平均年龄(58.6±9.8)岁。根据患者入院时红细胞浓度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即RBC数量第1分位(RBC≤4.0×10~(12)/L)组(Q1组,n=114),RBC数量第2分位(4.04.8×10~(12)/L)组(Q4组,n=119)。收集患者入院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分析各项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结果479例脑出血患者总全因死亡率为22.1%(110/479)。以Q1组为基准进行计算,Q2组(13.2%,15/114)、Q3组(15.2%,20/13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Q1组(26.3%,30/114),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Q4组(31.1%,37/119)患者全因死亡率与Q1组(26.3%,30/114)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因素后,Q2(HR=0.439,95%CI=0.227-0.851,P=0.015)、Q3(HR=0.506,95%CI=0.273-0.936,P=0.030)较Q1组均对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而Q4(HR=1.047,95%CI=0.596-1.840,P=0.872)与Q1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意义。结论红细胞水平与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相关。

  • 标签: 红细胞 脑出血 全因死亡
  • 简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反应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病,并且在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了特定的抗体,推测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可能参与心室重塑和/或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心肌自身抗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身抗体 心力衰竭 心肌病 自身免疫
  • 简介: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即程序性细胞死亡,一般认为它是由基因控制的、有序化的主动死亡过程.自1972年Kerr等首次以形态概念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术语以来,凋亡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丰富及分子心血管病的研究发展,已证实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中,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心肌细胞凋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心肌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程序性细胞死亡 分子生物学技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现象
  • 简介:目的寻找调控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microRNA。方法微矩阵分析比较正常培养和经TGFβ诱导的人成年心脏成纤维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发现受TGFβ调控的microRNA。RealtimePCR验证microRNA的表达改变。通过转染模拟物或antagomir,高表达或敲低miR-143表达,MTT实验观察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TGFβ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多个microRNA表达失调。MiR-143表达被TGFβ特异性诱导上调,但不受AngII、CTGF和TNFα的影响。高表达miR-143能够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10%左右,而敲低miR-143则显著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MiR-143在心脏成纤维细胞中受TGFβ信号通路调控,是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因子。

  • 标签: MICRORNA MIR-143 心脏成纤维细胞 增殖
  • 简介: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disease,AI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系统性硬化(systemicsclerosis,SSc)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或)致死率。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和伤害,而且造成家庭和社会负担的明显增加。因此,近十年人们更趋于早期和更积极地给予治疗,以防止或延缓患者内脏器官出现明显的不可逆损伤。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并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治疗AID是这一领域的重要进展。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病
  • 简介: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越来越多地用于早期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其副反应常常可通过使用抗呕吐、抗腹泻和抗组胺药物减轻;随着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远期不良反应逐渐明显。应将不育和致癌作用告知病人,使其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 标签: 细胞毒性药物 化疗 临床研究 癌症病人 抗组胺药物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医学生由学生走向医生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具体病例,可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肿瘤学 临床实习 带教
  • 简介:《胃肠病》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编辑出版,萧树东教授任主编。《胃肠病》创刊于1996年,1999年起正式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1-179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125,邮发代号:4-624。

  • 标签: 学杂志 征订启事 杂志征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