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毒症病死率评分系统(MEDS)在急诊毒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间65例急诊毒症病例进行MEDS评级,以随访28d为终点分组为生存组40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评级情况。结果生存阴患者极低、低、中度危险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死亡组,高危险级、极高危险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死亡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存组患者随着MEDS的加重,患者比例数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随着MEDS评级的加重,患者比例数逐渐上升。结论在急诊应用MEDS进行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对于预判毒症患者死亡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较好的预测患者28d的生存和死亡率。

  • 标签: 急诊诊断 脓毒症病死率评分系统 危急重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性阑尾炎患者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1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采集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切口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药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4例,感染率26.9%,切口培养共分离出34例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氏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高。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切口病原菌分布广泛,且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例绝经后宫腔积的特殊病因。结论绝经后宫腔积发病隐匿,易误诊,应及时明确诊断,治疗个体化,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措施可防止该病发生。

  • 标签: 绝经后 宫腔积脓特殊原因
  • 简介:<正>关节腔蓄多见于骨与关节的开放性损伤,细菌直接进入关节腔引起感染,也有的是由于血液或淋巴将致病菌由原发病灶转移至关节腔内形成转移性脓肿。如果脓肿未得到及时治疗,脓肿膜在脓汁压力下破溃,可能引起感染扩散,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败血症。1发病情况2008年7月3日,哈市道外区林某带一只藏獒(黑色公犬,5个月,25千克)到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主诉,7天前发现患犬行动困难,右后肢不敢着地,畜主检查后未发现外伤,未加注意。3天前再次

  • 标签: 蓄脓 关节腔 公犬 动物医院 转移性脓肿 右后肢
  • 简介:摘要随着对毒症认识的深入,集束化治疗的启动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毒症的治疗措施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例如治疗时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同时,亚型导向的毒症精准化治疗还在初步阶段,目前虽然有采用基因组学、生物标记物和临床数据对毒症进行分型研究,但不同亚型的患者对治疗反应性不同,仍需要大样本研究来证实。

  • 标签: 脓毒症 发病率 病死率 集束化治疗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20例儿童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20例患者年龄2~10岁,男13例,女7例。有动物接触史者13例,父母患有浅部真菌感染者4例。20例患者均有脱发,6例临床表现为炎性肿块,14例为痈样脓肿,部分伴有淋巴结肿大和发热。4例曾误诊为细菌感染所致脓肿并予以切开引流致深在溃疡。培养分离病原菌13株,其中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红色毛癣菌3株、犬小孢子菌2株、断发毛癣菌1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镰刀霉菌1株。20例均给予氟康唑口服,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治愈19例,遗留不同程度疤痕和秃发。提示癣常表现为炎性皮损,临床易误诊,真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可选用氟康唑。

  • 标签: 癣,头 儿童 脓肿 误诊 氟康唑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20例儿童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20例患者年龄2~10岁,男13例,女7例。有动物接触史者13例,父母患有浅部真菌感染者4例。20例患者均有脱发,6例临床表现为炎性肿块,14例为痈样脓肿,部分伴有淋巴结肿大和发热。4例曾误诊为细菌感染所致脓肿并予以切开引流致深在溃疡。培养分离病原菌13株,其中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红色毛癣菌3株、犬小孢子菌2株、断发毛癣菌1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镰刀霉菌1株。20例均给予氟康唑口服,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治愈19例,遗留不同程度疤痕和秃发。提示癣常表现为炎性皮损,临床易误诊,真菌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可选用氟康唑。

  • 标签: 癣,头 儿童 脓肿 误诊 氟康唑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双腋窝、双腹股沟红斑、疱和糜烂1年,加重20d住院。患者于人院前1年双腋窝、双腹股沟处出现红斑,红斑上很快出现粟粒大小的疱,疱排列呈环形,并且向周围发展。数日后疱干燥形成黄色结痂,周围又有新疱发生;体温在37-38℃之间。曾服用雷公藤多苷40mg/d一年之久。

  • 标签: 疱疹样脓疱病 丙种球蛋白 雷公藤多甙
  • 简介:谨防子宫积致子宫穿孔子宫积继发子宫穿孔,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是妇科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病因有三:①中老年妇女的宫颈腺体发生萎缩,宫颈分泌物减少,对致病菌屏障作用减弱,官腔与外界之间已无宫颈粘液阻断;②绝经期后子宫内膜萎缩,较易导致官腔逆行感染;...

  • 标签: 子宫积脓 子宫穿孔 子宫内膜萎缩 上消化道穿孔 中老年妇女 早期症状
  • 简介:创伤是较常见的死亡原因。创伤后毒症引起的病死率居高不下。要提高创伤后毒症的诊治水平,必须明确有关创伤后毒症的准确定义以及诊断标准。合理的外科处理能显著降低创伤后毒症的发生率,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清创及引流,另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控制院内感染亦很重要。本文综述近年来在创伤后毒症的外科控制领域的新观念及发展趋势。

  • 标签: 创伤损伤 脓毒症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毒症的临床特点,提高泌尿系结石手术后尿毒症发生的警惕性和早期诊治。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选取56例尿毒症患者,统计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特区和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措施。结果50例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得到明确的诊断,手术后3天内,生命体征平稳,6例患者出现了贫血、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在手术后14天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顺利的康复出院,随访1年,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尿毒症在泌尿系结石手术后出现的几率较高,如果能够在手术前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手术的时间,可以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尽早的确诊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尿脓毒症 治疗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毒症的最终转归至关重要。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非单一途径驱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均起重要作用,故针对单一途径进行治疗难有良好效果。故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最佳干预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