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表现了对长期统治西方翻译传统的所谓"通顺"翻译的反拨,它更注重作为文本意义表现形式的文字在翻译中的移植,从而更注重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原文化的差异性或异质性的处理,因而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中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而处在特殊文化语境中的鲁迅,其翻译实践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这一翻译伦理倾向。鲁迅的直译(硬译)不仅是对当时风行的"林琴南主义"的反驳,还是后殖民语境下弱势文化彰显生存及发展力量的必要翻译策略。据此,鲁迅的翻译伦理思想可以视为半个多世纪之后贝尔曼翻译伦理思想在中国后殖民语境下的一次预演。

  • 标签: 鲁迅 贝尔曼 直译(硬译) 差异性(异质性) 翻译伦理
  • 简介:直译和意译是古今中外翻译界长期争论而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过去的翻译家普遍认为语言和思想(意义)是统一体,语言是形式而思想是内容,但是,在翻译中要求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都一致是不可能的,因而产生了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也就是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现代的科学发展证明语言与思想并不是统一体,两者并不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翻译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的思想。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直接进行对等的转换是不可能的。任何翻译都必须经过(1)语言符号还原为思想(理解),(2)思想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表达)这两个步骤。这样,就比较容易地解决翻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

  • 标签: 翻译理论 直译与意译 语言符号 纽马克 形式与内容 直译和意译
  • 简介:翻译策略是传统译论术语中的一大类别,描写了古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实际操作层面。其中,"重译"、"重九译"、"九译"自汉代起就频繁使用,意义丰富,相互交叉重复,体现了中国上帮大国的文化优越感,是最典型传统翻译策略术语。"直译"和"音译"出现较晚,意义相对单纯,但同样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

  • 标签: 传统译论 翻译策略 术语
  • 简介:针对异化翻译与直译在本质上相同的观点,本文指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直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的体系来看,其联系表现在:1)异化翻译观起源于新直译论;2)直译是实践异化翻译的重要话语策略。其区别体现在:1)就理论范畴而言,异化翻译属于翻译伦理的范畴,而直译属于翻译方法的范畴;2)就翻译标准而言,异化翻译可以偏离忠实,而直译是以忠实为基础;3)就翻译实践而言,异化翻译还包含了除直译以外的话语策略。另外,异化翻译与直译的区别还必须考虑文化语境的差异。

  • 标签: 异化翻译 直译 翻译伦理 话语策略
  • 简介:关于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英译的得失与修正,一直以来百家争鸣;与“Friendlies”不同,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自出炉之日起就享有盛誉,其英译“LuckyCloud”也似乎顺理成章,而此英文内涵是否理想的议题却迟迟无人问津。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云”意象的差异,指出这一译法的不等值,并运用目的论进一步探析直译“Cloud”与音译“Xiangyun”的取舍,从而建议奥运文化负载词趋向音译的翻译方法。

  • 标签: 祥云 音译 奥运文化负载词 目的论
  • 简介:摘要:通过在高校任职英语教程课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翻译产生研究兴趣,因此本篇论文从直译、意译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册书中的文本来探讨一下在不同的语境中直译、意译究竟该怎么选择,哪种翻译方法更适合作者的意图。

  • 标签: 翻译,意译,直译
  • 简介:[摘要]作者参与了《辽宁日报》主持的“了解当代中国--《今日辽宁》区域文化翻译”项目。本文选择其中一篇文章《金州盛夏的宠儿--海凉粉》作为案例,研究直译和意译翻译策略在具有中国特色文章英译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在这两种策略之间不存在哪种更好,而是哪种更合适。笔者还发现,要兼顾源文本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需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满足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 标签: []中国特色词汇 直译 意译 源文本 目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