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68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产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PD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在产后抑郁患者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EPD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抑郁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1年内的抑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和自我接纳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治疗后,情绪不稳定情况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程度上,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同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患者的情绪变化较大,在临床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情绪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抑郁患者人格测试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6例首发抑郁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MMPI测试问卷中临床量表、效度量表、因子分及危险行为评分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首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抑郁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为产褥期出现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当前尚无明确,临床主要表现抑郁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家庭生活。初产妇缺乏经验,容易伴发抑郁焦虑情绪,产后抑郁发生率较经产妇高。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疗法等为产后抑郁常见干预方式,本研究就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 标签: 心理干预 初产妇 产后抑郁 预防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对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精神卫生中门诊及心理门诊轻中度抑郁患者中,将8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到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认知-运动”干预组,“认知-运动”干预包括规定强度和频率的健身跑运动锻炼及个体化的认知治疗;分别在基线和第1、3、6和12个月进行盲法评估HAMD-17、CGI、SF及SERS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HAMD-17、CGI及SF改善优于对照组,SERS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疗法结合运动疗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患者的的情绪及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 运动治疗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更年期焦虑女性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独给药,干预组加强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21.98±1.23)分、生活质量(97.65±1.96)分、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焦虑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更年期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增加实施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总满意率70%,p<0.05;组间护理后的HAMD、NDS、SAS、SDS评分对比,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心理状态,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慢性精神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老年抑郁,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予老年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状,提升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目前有关老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报告均较多,现综述老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患者主要是一类以意志行为减退、思维迟缓、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情绪烦躁、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悲观等。迄今为止,关于抑郁依然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对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有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效果。本文笔者取本科室接收的患抑郁的40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服务,可见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效果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研究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对降低产后抑郁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比较2组产妇产前、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以及2组孕妇的并发情况。结果2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者及其产后抑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难产、产后大出血等方面,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患者心理护理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焦虑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得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患者心理护理管理的措施较为多样化,应以循证护理为基本原则具体拟定和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可进行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心理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帕金森合并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合并焦虑患者66例,平均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为期8周,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AD评分无显著差异(即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应用于帕金森合并焦虑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帕金森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帕金森 焦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48例焦虑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2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实施后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各项因子以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IABP(主动脉球囊反博术)治疗合并焦虑患者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采取IABP治疗的合并焦虑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加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n=30)。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干预期间焦虑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组间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加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后HAMA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护理前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IABP治疗合并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符合患者身心护理需求。

  • 标签: 心理护理 IABP治疗 焦虑症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抑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长期的抑郁情绪。抑郁患者的情绪比较低落、思维和行动缓慢、动作明显减少、体质下降等,抑郁患者的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该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针灸疗法 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内7月内收治的老年抑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以及行为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行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法(CBT)根据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制定治疗方案,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VAS焦虑情绪展开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后4周,常规组与行为组患者的Hamilton抑郁评分出现差异,治疗8周后,常规组的Hamilton抑郁评分(19.76±3.93)分显著高于行为组(13.53±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行为组患者的SIOSS总评分在(8.09±2.68)治疗8周后显著优于常规组(10.36±3.93)。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积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老年抑郁症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产后抑郁患者中针灸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产后抑郁患者(218例)当分析的对象,本次研究患者均通过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总结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的EPDS评分、相关指标。结果本次研究的218例患者,经针灸治疗治愈的患者是196例,其治愈率是89.91%;好转的患者是22例,其好转率是10.09%;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是100.0%。治疗后患者的EPDS评分小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血清孕酮都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患者中,针灸疗法的疗效确切,治疗总有效率很高,且显著改善其抑郁情况、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孕酮水平。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对焦虑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焦虑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进行分组,单日期收治的48例为对照组,选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双日期收治的48例为观察组,选用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进行检查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AM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在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对焦虑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 焦虑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抑郁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措施 心理状况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抑郁患者综合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癌术后抑郁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评分;两组每日睡眠时间及住院期间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每日睡眠时间及住院期间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抑郁患者积极的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他们的抑郁情绪,帮助他们改善睡眠,提高护理配合。

  • 标签: 乳腺癌 抑郁症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