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的担忧和恐惧为特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在治疗焦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了CBT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估和最新进展,并探讨了CBT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本文旨在为焦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焦虑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治疗,疗效评估
  • 简介:心理剧的各个阶段都融合了认知疗法的元素。近年来,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将认知疗法运用于心理剧中:一种是将认知疗法特有的技术应用于心理剧中;另一种是对古典心理剧中的角色赋予更多认知的功能。本文最后对认知疗法在心理剧中的运用进行了评价。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剧 团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孕期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20年1月~12月间接收的96例孕期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以及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5,P=0.701);经过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t=4.617,P=0.000)。结论 对孕期失眠患者实施认知疗法能够进一步缓解其睡眠障碍。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孕期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疗法(CBT)对产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56例产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CBT设为观察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SDS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失眠治疗时应用认知疗法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原发性失眠病症,采取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随机抽样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与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的观察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与此同时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有效降低,入睡与卧床时间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而言,认知疗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更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加睡眠时长。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原发性失眠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名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共计30名,实施常规性护理方式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人数30名,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后,整体负面情绪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阶段来看,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通过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指标,未来可在精神科实施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方式。

  • 标签: 认知行为 药物治疗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内7月内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以及行为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行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行为疗法(CBT)根据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制定治疗方案,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VAS焦虑情绪展开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后4周,常规组与行为组患者的Hamilton抑郁评分出现差异,治疗8周后,常规组的Hamilton抑郁评分(19.76±3.93)分显著高于行为组(13.53±1.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行为组患者的SIOSS总评分在(8.09±2.68)治疗8周后显著优于常规组(10.36±3.93)。结论认知疗法在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积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老年抑郁症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是一种将认知技术与行为技术相结合的疗法,它涵盖认知行为两个层面,着眼于对患者认知的改变以扭转其负面的情绪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是在假设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较大程度上的认知机能障碍的前提下而提出的,有其自身完整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并在诸多的社会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是一种极为影响力的心理治疗范式,对于提升患者的疗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理论 实践 应用
  • 简介:目的,针对我院的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在医院治疗,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并配合治疗的抑郁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各50例,参照组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A组给予认知疗法+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研究B组用帕罗西汀片+认知疗法+心理社会支持干预。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研究B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和研究A组。结论,药物治疗和认知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确,全面,值得研究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认知疗法对肿瘤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BM和CNKI数据库,搜集失眠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治疗肿瘤失眠患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共1 326例患者,其中,CBT-I组741例,对照组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BT-I组主观入睡潜伏期(MD=-10.69,95% CI=-14.91~-6.48)、主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 -13.68,95% CI=-19.36~-8.00)、失眠严重程度(SMD=-1.27,95% CI=-1.98~-0.56)及睡眠质量评分(SMD=-0.72,95% CI=-0.90~-0.53)低于对照组,CBT-I组主观睡眠效率(MD=6.98,95% CI=5.00~8.96)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T-I组及对照组主观总睡眠时间(MD=2.59,95% CI=-10.43~15.61)、客观入睡潜伏期(MD=-2.66,95% CI=-5.68~0.35)、客观入睡后觉醒时间(MD=-2.89,95% CI=-8.48~2.70)、客观总睡眠时间(MD=-15.26,95% CI=-31.80~1.28)及客观睡眠效率(MD=0.92,95% CI=-0.79~2.62)、焦虑评分(SMD=-0.19,95% CI=-0.46~0.08)、抑郁评分(SMD=-0.19,95% CI=-0.46~0.07)及生活质量评分(SMD=0.13,95% CI=-0.06~0.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T-I对肿瘤失眠患者睡眠有一定疗效,不仅改善主观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且减轻失眠严重程度及疲乏程度;但对客观睡眠参数、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受纳入研究质量等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肿瘤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 Meta分析
  • 简介:求助者小峰由于家庭教育方式过于简单,不善与人交流,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刚进大学便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麻痹自己,采用认知疗法辅助家庭疗法对其进行了干预,来访者最终摒弃了不合理信念,建立了适应性行为。1案例背景1.1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小峰,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机械专业,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咨询室。他的衣服有点脏,头发长而乱,脸色发白。在其父母介绍情况的过程中,一直低头不

  • 标签: 网络游戏成瘾 认知行为疗法 干预 家庭教育方式 适应性行为 情感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睡眠障碍采用认知疗法干预可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存在睡眠障碍症状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4.26±1.34)分,低于对照组的(7.48±2.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提升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睡眠障碍 老年患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失眠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睡眠日志追踪、不良睡眠习惯及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等方法,探究认知疗法对于失眠的治疗意义。方法:实验招募68位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为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 TST) 小于6小时、睡眠效率较低(SE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青中年失眠 疗效
  • 简介:摘要:反复自然流产,导致患者极度焦虑和恐慌;同时心理及生理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极需心理的疏导和帮助。但现状是大部分人只关注了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认知疗法是一种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创立,其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本综述对理性行为疗法的概念、内容,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  压力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方法对30例疑病症患者应用认知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观察1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忧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认知并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显著。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催眠 疑病症
  • 简介:摘要针对现在自尊研究存在的理论研究较多、零散、应用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精神动力学疗法认知疗法这两种使用较广泛的心理疗法中改善自尊的具体方法,得出了修复潜意识创伤情结、平衡人格结构、改变核心信念,学习新的认知行为模式等方法,为精神病学、心理学相关领域同行做自尊的应用研究提供更多方向和参考。

  • 标签: 精神动力学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自尊
  • 简介:摘要认知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1。案例中求助者15岁,由于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将一事无成”,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咨询师与求助者协商并制定咨询方案。咨询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求助者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明显改善。

  • 标签: 自卑 一般心理问题 不良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原发性失眠患者采取认知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治疗组采取认知疗法及口服药物,对照组只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后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睡眠情况较好,评分较低,对照组睡眠情况相对治疗组较差,评分较高,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疗法在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原发性失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认知疗法在焦虑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心理诊疗中心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认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A评分变化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46/50)与对照组76.0%(38/5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两组治疗前HA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6周、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HA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6.0%(3/50)与对照组24.0%(12/50)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在焦虑症康复中应用认知疗法的效果非常显著,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并加速其病情康复,还能减少其复发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焦虑症 认知行为疗法 康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