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数字信息时代为我们营造了更加丰富、立体的智慧化教育环境,让知识更加 可视化。 电子成长档案作为承载幼儿成长和发展轨迹的载体,让我们和家长可以更加直观、 知识、动态地评价幼儿。我们要抓住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借助信息技术,将评价幼 儿的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幼儿的每个成长时刻都能被看见。本文阐述了在“互 联网+ ”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电子成长档案中的实践应用,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在电子 成长档案中引导多元参与,实现实时互动。

  • 标签: 电子成长档案   信息化运用 评价可视化
  • 简介:摘要:(外)祖父母的隔代探望权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法中争议较多的问题。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曾就是否要新增祖父母隔代探望权的规定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但祖父母对于孙子女的隔代探望权始终未能在立法层面得到确认。伴随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家庭模式的转型,由(外)祖父母对(外)孙子女进行隔代抚养成为当下我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实践中(外)祖父母隔代探望的纠纷也大量存在,司法裁判对此面对无法可依的问题。针对隔代探望问题的解决应当从监护人职责的维度切入,从关系型视角来判断儿童的最大利益,并根据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实际情感和年长孙子女的自身意愿等具体情况来优化隔代探望权的适用。

  • 标签: 《民法典》  隔代探望权  完善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教学质量相对一般,引入多元化教学,探究其改善效果和应用优势。方法:纳入2020.04-2022.08在儿科见习的80例医学生作为研究资料,由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均等拆分为2组,一组作为对比组,采取传统教学,一组作为试验组,采取多元化教学,对比差异。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等考试成绩的得分均更高,其SAS评分更低,其学习能力也更高,其教学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得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心理状态,还可以满足实习生要求,获取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多元化教学 儿科 实践教学 教学成绩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幼儿园科学课程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论述。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富有趣味性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实践体验的科学课程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自然科学知识启蒙科学技能初步培养科学价值观与态度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展开。实施策略以问题导向驱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与家长共同参与科学教育等有助于为幼儿打下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因此,在实施科学教育时,要把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教改紧密结合起来。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药证直决》作为中医经典文献,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精读《小儿药证直决》的基础上,前期大量文献收集整理,采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并结合《小儿药证直决》古今各种研究,进行科学归纳分析,以上中下卷为总纲,对全篇深度分析,总结归纳钱乙的学术理论;对正确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及疾病预防保健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代中医儿科临床提供夯实的理论支撑,指导临床儿科临床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标签:  《小儿药证直决》   钱乙学术理论  儿科临床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非直管附属医院本科生《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从2019年9月至202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2016-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2016级和2017级2个班作为对照组(n=61),采用传统教学方式;2018级和2019级2个班作为试验组(n=57),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期末总评成绩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不影响学生最终成绩。对2018级和201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提示72.73%的学生更喜欢选择采用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结论 学生对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普遍性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未影响学生期末综合成绩,反而能有效拓展临床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非直管附属医院 教学模式 儿科学 本科生教学 同质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以提高对患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入院的100例儿科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分为感染性疾病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全血CRP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组患儿的全血CRP水平和血常规指标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5)。感染性疾病组的平均全血CRP水平为X±Ymg/L,而非感染性疾病组的平均全血CRP水平为A±Bmg/L。感染性疾病组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C±D×10^9/L,而非感染性疾病组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E±F×10^9/L。结论:全血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全血CRP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指标,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建议联合应用全血CRP和血常规检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联合检验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教学中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下SBAR交班模式对护生自身评价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效果。方法:现将我院儿科实习护生8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开展基于真实情境下SBAR交班模式,将两组最终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对儿科护理理论知识、交接班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考核评分结果均占据优势,(P<0.05)。结论:将基于真实情境下SBAR交班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生教学培训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自身评价性思维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 标签: 儿科 实习护生 自身评价性思维能力 真实情境下SBAR交班模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们社会的进步和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人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众多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医护服务的质量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就医患者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完善医疗综合体系和医护安全,各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的的防范对策。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患者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其主要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如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等;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等;护理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患者病情变化引起的风险;患者不良行为引起的风险;患者自杀、自残等意外情况引起的风险;医疗纠纷引起的风险等。 护理风险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管理为手段,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产生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案,从而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护理风险指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外科科室,作为医院临床科室之一,每天接待众多患者,护理工作忙碌,且碰到的病情复杂多变,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护理风险的产生。护理风险的出现不仅不利于提升护理质量,还会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导致护患矛盾。因此,在外科护理领域,我们需加强对潜在护理风险的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外科护理 应对策略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对赌协议是一种商业主体之间通过对未来经营、决策及风险进行权利分享和义务承担,进而达成契约。目前我国《公司法》对有关股东之间所签订对赌协议并没有做出规定,因此对赌协议本质上仍属于合同,故应当受到《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调整,只要满足合同法定的有效的情形,就应当被认定为有效协议。但是由于对赌协议的特殊性,对赌协议中通常规定在目标公司在达不到约定业绩目标或特定条件时,投资人享有的要求目标企业股东,甚至是目标公司回购的权利。在实践中,由于对赌协议所设置的对赌条件的多样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对赌协议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难点,由于对赌协议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所以法院裁判过程中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现实存在,特别是有些对赌协议并不违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违反有关行政部门规章禁止性的规定,如何认定该对赌协议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不统一。本文将通过对国内首例上市后对赌协议效力认定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对赌协议违反行政部门规章制度禁止性规定的效力问题。

  • 标签: 对赌协议 股权回购 法律效力
  • 简介:摘要:幼儿科学探究在探索性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培养。本论文探讨了在幼儿园探索性活动中有效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问题意识的策略。通过设计具体情境、引发思考、提供多元材料、激发自主探索和促进团队合作,幼儿得以在实践中感知科学、探究问题,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幼儿 教学 科学探究 问题意识 探索性活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三位一体情景(The trinity Situational Type, TST)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 2022 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TST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教学和考核,比较两组考试成绩, 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结果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TST教学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前者更能提升学生防范医疗纠纷和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医患沟通技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结论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结合TST教学法既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培养了医患沟通技能和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

  • 标签: 医疗纠纷 案例分析 三位一体情景教学法 骨科学
  • 简介:摘要: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是医院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护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护理争议和病人投诉的根源,寻找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这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争议,推动医院进步的关键步骤。

  • 标签: 护理 流程 护理风险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小儿雾化护理中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采取雾化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35例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喘息症状平均消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小儿雾化护理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改善病情,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雾化护理 全程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和身体问题。因此,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方法:1. 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同时,注重患者的舒适度,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合理的饮食和休息时间,以及人性化的医疗流程。2.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经过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也有明显改善,患者更愿意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舒适的护理服务,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身体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依从性,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