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探究高低两种密度情况的脂蛋白在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联性,证明患者在发病之后普遍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低,但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高,所以患者非常容易患有心血管事件。分析高低两种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明确患者的糖尿病血脂水平,更加及时的预防高血脂的出现。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研究
  • 简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protein,LRP)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家族中的一员,属内吞性受体,能与多种配体结合发挥其病理生理学效应。文章就该蛋白基本特征、与胆固醇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和AB沉积的关系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基因多态性 ALZHEIMER病
  • 简介:摘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清中携带胆固醇的主要颗粒,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解而来,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向组织和细胞内运输胆固醇,因此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其血清水平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检测
  • 简介:美国得克隆斯大学分子遗传系教授迈克尔·布郎和约瑟夫·戈尔茨坦两人获一九八五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他们为探明胆固醇代谢的机理、动肪粥样硬化,冠心病的起因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就运动对血脂蛋白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血脂蛋白代谢受多种因素调节和控

  • 标签: 血脂蛋白 LDL HDL 高密度脂蛋白 运动负荷 脂蛋白代谢
  • 简介:编辑部医生:经过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年的时间,我的低密度脂蛋白测量值是50mg/dL,这个数值看起来有点低。较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什么危害吗?读者:汪女士汪女士:您好。基于你上述所知道的情况,50mg/dL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是相当安全的,特别是能够自然保持这样低的水平时会更加有益。对已经发生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到约50mg/dL与降低到70mg/dL相比,前者可防止远期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多项持续7年左右的研究中发现,这些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的人的耐受性很好。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药物 降脂药物 降胆固醇药物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亚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37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n=17例)和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n=20),分别给予10mg/d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另入选1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和LDL颗粒进行分类。治疗8周后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HDL和LDL颗粒的变化,分析10mg/d阿托伐他汀和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LDL和HDL颗粒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阿托伐他汀(10mg/d和20mg/d)治疗8周后,血浆LDL-C浓度、LDL各亚组分胆固醇浓度及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著升高,小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即可显著改善LDL和HDL的亚组分分布,使其向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的有益表型转变。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 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水平升高与冠心病(CHD)防治关系。方法采用液体试剂用清除法测定50例CHD患者及50例无CHD患者血清中D-LDL-C水平,同时还检测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CHD组的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结论D-LDL-C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它的定期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监测CHD必不可少的指标。

  • 标签: 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清除法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信号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分成以下各组:(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以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48h;(2)OX—LDL各浓度组(共3组):EPCs培养24h后,再分别换用含5,10,20mg/LOX—LDL的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h: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Akt、磷酸化Akt的蛋白表达时加上一组。(3)Wortmannin组:EPCs培养24h后,换用含Wortmannin100μmol/L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h。采用MTF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cl-2mRNA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Akt的蛋白表达。结果:Ox—LD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P〈0.01),基础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Bcl-2mRNA及蛋白,OX—LDL处理能抑制其表达,降低磷酸化Akt的表达,并存在量效关系(P〈0.05)。结论:Ox—LDL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kt活化,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实现的;Ox—LDL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依赖P13K/Akt信号通路实现,这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的修复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BCL-2 PI3K/Akt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与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20.6-2023.6,我院收治的15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50例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一般健康调查,对其进行抽血化验,观察并对比血脂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TC、LDL-C、载脂蛋白B指标水平较低,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TC、LDL-C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TG水平与其病程呈负相关,其余指标水平与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均呈不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以男性差异更为显著,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纳入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接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 4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结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检测老年冠心病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检测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诊断病情,所获结果准确有效,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 简介:目的用公式法计算LDL—C(含量达到与直接测定相同效果,不需试剂,节约成本。方法采用LDL—C=0.87TC-0.9HDL-C-0.32TG+0.274公式。结果朗道Ⅱ脂质质控血清标定含量TGl.40mmol/L、HDL—C1.48mmol/L、TG4.32mmol/L、LDL-C2.25mmol/L;实测(n=5)TGl.40mmol/L、HDL—C1.50mmol/L、TC4.395mmol/L;用本公式计算得LDL—C2.28mmol(2.25~2.3lmmo1):用F公式计算得LDL—C2.62mmol(2.56~2.68mmol/L)。TG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本公式计算的LDL—C结果明显优于F公式(表)结论TG<9.0mmol/L用本公式计算LDL—C能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数学模拟公式 含量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及家族史等。近年的研究证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涉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予以分析。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岁以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科室住院的5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时检测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异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组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将入院时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7分和NIHSS评分≥7两组,两组IBIL、LDL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IBIL水平增高;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DL、IBIL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间接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死 发病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黄芪配伍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及胸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AS家兔模型,对各组采取不同干预因素,取材后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G、TC、ApoAI及ApoB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DLR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清TG、TC和ApoB含量明显减少(P<0.01),ApoAI含量显著增加(P<0.01),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结论:本方通过调节血脂含量,上调胸主动脉LDLRmRNA的表达,来发挥其治疗效果.

  • 标签: 丹参 黄芪 药物配伍 家兔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血药浓度
  • 简介:LDL受体相关蛋白(IJ)Lrelatedprotein,LRP)是LDL受体基因家族成员,它是一种多功能清道夫受体和信号受体。在结构上LRP与家族中其它成员相似,但体积较大。近年来对LRP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集中描述了LRP的结构特点及胞浆域功能,探讨了LRP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生物学功能。

  • 标签: LRP 动脉粥样硬化 LDL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胞浆 清道夫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脂蛋白残粒(RLP)和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P)浓度以及小而密LDL颗粒(sd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价值。方法选择邢台市第三医院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146例)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对照组,149例)。采用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检测(VAP)技术分离相测定2组空腹血清RLP、LDL-P及sdLDL-P等血脂亚组分浓度,采用均相法检测各组空腹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分析2组检验指标变化以及各检验指标的颈动脉斑块诊断真阳性率、诊断真阴性率、诊断假阳性率和诊断假阴性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检验指标对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颈动脉斑块组RLP、LDL-P和sdLDL-P水平[分别为(1.07±0.36)mmol/L、(1 300±370)nmol/L、(435±139)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59±0.17)mmol/L、(781±215)nmol/L、(156±59)nmol/L;P均<0.01];血清RLP和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真阳性率[78.08%(114/146),81.51%(119/146)]和真阴性率[84.56%(126/149),86.58%(129/149)]均高于TG[58.90%(86/146),43.62%(65/149)]和LDL-C[59.59%(87/146),46.98%(70/149)],血清RLP和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假阳性率[15.44%(23/149),13.42%(20/149)]和假阴性率[21.92%(32/146),18.49%(27/146)]均低于TG[56.38%(84/149),41.10%(60/146)]和LDL-C[53.02%(79/149),40.41%(59/146)](P均<0.01);血清RLP、LDL-P和sdLDL-P诊断颈动脉斑块AUC值(分别为0.890、0.902、0.973)均大于TG(0.682)和LDL-C(0.712),RLP和sdLDL-P联合诊断颈动脉斑块AUC值(0.977)大于RLP(0.890)和sdLDL-P(0.973)(P均<0.01)。结论血清RLP、LDL-P和sdLDL-P等脂蛋白亚组分可作为颈动脉斑块的检验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TG和LDL-C;血脂蛋白亚组分联合诊断效果优于单项指标。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 脂蛋白类,LDL LDL颗粒 sdLDL颗粒 临床实验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