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瘫患儿18例,接收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以及护理前后脑瘫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对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瘫患儿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的统计数字相差悬殊。在发达国家有下降趋势,并且有中度和重度患儿增加及年龄加大的特点。例如日本近年统计发病率由1.5‰下降到1‰。据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在我国目前0~1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有62万人,占所有肢体残疾的8.2%,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单位统计,国内脑瘫的发病率约为1.5~5‰。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0~6岁的脑瘫患儿共有31.4万,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其中,约有72.3%的患儿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52.4%的患儿需要通过机构进行康复1。临床发现绝大部分脑瘫儿为高危新生儿,其中超过一半为早产儿。

  • 标签: 脑性瘫痪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C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永久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患儿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心理上容易出现多种相应问题,其个性情绪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都存在着密切关系。患儿家长因心理负担的加重,也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对于CP的康复不是简单的治疗过程,而是一个综合的、全身心的、全方位的功能训练过程,家长的参与,院内、外长期训练特别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的方了解到了脑瘫患儿家属的精神压力,不仅给患儿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其心理也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医护人员需认真做好脑瘫患儿监护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有效配合完成脑瘫患儿的长期治疗。

  • 标签: 脑瘫 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康复治疗中使患儿处于“放养”状态对其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位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三组患儿在我科采用Bobath、Rood和Vojta等常规康复训练,然后治疗组在治疗师监护下和指导家长在家按照正确且安全的方法处于“放养”状态,均进行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功能评估。结果经过GMFM、FMFM、儿心量表评估结果前后对比,发现每一评估阶段治疗组功能改善情况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瘫康复治疗中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适当使患儿处于“放养”状态,能更加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儿各方面的功能,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脑性瘫痪 &ldquo 放养&rdquo 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在小儿脑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将我院确诊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技术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集训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两组患儿,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康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及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结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疗效(GMFM-88得分)评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各能区的发育商(DQ),治疗6个月后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集训与常规康复相结合可以更有效提高患儿的认知、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更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脑性瘫痪 运动集训 康复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对31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脑瘫肌力平衡矫治术,经出院随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提示对此类患儿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前相关检查;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石膏护理、外固定器护理、患肢肢端观察、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儿童脑瘫 双下肢矫形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在脑瘫康复中,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本文从中医学对小儿脑瘫的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脑瘫常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和研究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

  • 标签: 小儿脑瘫 中医 中药 针灸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59例小儿脑瘫患者。疾病情况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和治疗组,用相同的方法观察不同年龄段的治疗情况。结果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3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6.79%,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77.36%,两两相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患者有效率是其他年龄段最高为94.3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幼小的患者代谢能力较好,恢复能力强,所以,对小儿脑瘫患者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减少致残的情况。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与PedsQ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与GMFM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PedsQL评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粗大运动功能,将其生活质量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脑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效果,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0年2月~2014年7月,医院共收治痉挛型脑瘫儿童71例,给予手术、传统疗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理疗等综合个体化治疗。结果治疗后GMFM、FMFM、综合功能高于治疗前,上肢痉挛、下肢痉挛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率25.35%,无效者双瘫低于有效者,合并不随意运动、影像学检查见异常、中重度、开始治疗时间高于有效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个体化治疗痉挛型脑瘫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影响因素较多,治疗需及早,努力提高家属康复训练能力。

  • 标签: 脑瘫 痉挛型脑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42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1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护理前两组MDI和P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MDI和PDI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MDI和PD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康复手法治疗,研究组经康复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记录两组脑瘫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脑瘫患儿均顺利完成上述相应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瘫患儿给予康复手法联合针灸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儿脑瘫 针灸 康复手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结合推拿、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和对照组(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0次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92%和74%,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综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 标签: 小儿脑瘫 针灸 推拿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40例小儿脑瘫康复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沟通技巧护理,对两组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8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沟通技巧,能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促进患儿后期成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沟通技巧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瘫儿童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以传统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观察组以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两组训练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s-s法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发育商的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语言表达发育优于对照组。两组语言的理解和操作无显著差异。结论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能更快的提高脑瘫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综合性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学随机动态分配法的原则,将所选取的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患儿在护理前均使用常规脑瘫药物予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日常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后,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远超过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脑瘫中应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可以起着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帮组患儿尽早恢复,可以获得患儿的认可,值得在小儿脑瘫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综合性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2010年我中心收治的120例中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脑瘫儿童的调查分析,研究脑性瘫痪儿童早期的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结果发现脑瘫儿童的早期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状况有待改善,家庭经济、精神负担沉重,社会支持非常有限;相关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学龄前融合教育相当薄弱。集中反映出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待解决,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瘫儿童的潜能,使其能独立地参与、融入社会。结论脑瘫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社会多系统协同介入,通过教育宣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相关法律,逐步构建针对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训练、教育和家庭支持的社会服务体系。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观察70例脑瘫患儿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言语功能、社会适应力及认知功能、自理动作、运动功能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方案,对小儿脑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临床资料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排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IQ、DQ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Q、D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训练中,能有效提高患儿IQ、DQ情况,改善患儿脑功能,提高患儿训练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脑瘫 感觉统合训练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