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各75例,对照在抗感染、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研究在对照基础上联合静滴血必净注射液,7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7d病死率。结果研究治疗7d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研究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研究治疗后D-dimer、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7d内MODS发生率(13.3%vs20.0%)与病死率(10.7%vs13.3%)低于对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高凝状态。

  • 标签: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乌司他丁 炎性介质 T细胞亚群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氨合酶基因(eNOS)G894T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281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安慰剂治疗2周后,血压符合入选标准者分别给予咪达普利5~10mg/d或贝那普利10~20mg/d,治疗6周.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DNA,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eNOS基因型,分析不同基因与ACEI降压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eNOS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66.2%、GT27.8%、TT6.0%,等位基因G、T的频率分别为0.80和0.20.ACEI治疗后,eNOS基因GG、GT、TT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14.51±11.19)mmHg,(16.11±12.31)mmHg,(12.38±14.30)mmHg;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8.95±6.56)mmHg,(9.00±6.92)mmHg,(9.37±4.80)mmHg,3间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ACEI降压疗效无关.

  • 标签: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G894T 基因多态性 ACEI 降压药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基因多态性对匹伐他汀钙片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用PCR-RFLP对筛选出的36名合格受试者进行OATPlBlA388G、OATPlBlT521C基因分型,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匹伐他汀钙片2mg,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匹伐他汀钙片浓度。结果:匹伐他汀钙片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与388AA型相比,388AG型AUC0-10增加26%,t1/2增加30%;与521TT型相比,521TC型AUC0-10增加23.6%,CL/F降低20.8%。可能由于突变例数太少,导致OATP1B1A388G和OATP1B1T521C突变和野生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tmax、Cmax、AUC0-t、AUC0-inf、CL/F、Vd/F)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OATP1B1基因多态性可能对中国汉族人群中匹伐他汀钙片代谢无影响。

  • 标签: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匹伐他汀钙片 基因多态性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活性分析,并考察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多态性与DPD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已确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使用含氟化嘧啶类药物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作为化疗患者;从住院病历中筛选出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或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发出随诊函,在患者自愿回访时采集血标本,作为回访;采用HPLC法测定患者DPD活性(以二氢尿嘧啶/尿嘧啶比值表示,即UH2/U),分析DPD活性分布特点。在前期研究DPYD基因型的基础上,考察DPYD多态性与DPD活性的关系。结果:共有130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参加研究,化疗105名,回访25名。化疗患者的UH2/U比值为(7.91±3.23),回访比值为(7.46±2.00),均近似呈正态分布,但个体间变异程度较大。携带DPYD^*2杂合子变异和C2303A杂合子变异患者的UH2/U比值低于DPD活性均值的70%,表明DPYD^*2和C2303A杂合子变异与DPD活性缺乏相关;DPYD^*9变异与DPD活性未见明显相关关系。结论:中国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中存在与DPD活性缺乏相关的DPYD^*2和C2303A突变者,但发生频率可能低于1%;DPYD^*9、A720C和A2670C在中国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但未见与DPD活性降低相关。

  • 标签: 二氢嘧啶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酶活性 氟化嘧啶类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给于口服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Typ1-HGF)后检测胃溃疡愈合情况及局部c-Met和CD34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基因药物Typ1-HGF对乙酸性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乙酸性胃溃疡动物模型77只,并随机选出5只用于检测给予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后GFP在大鼠胃壁中的分布,

  • 标签: HGF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实验性大鼠 胃溃疡 CD34 c-met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乳酸、血浆 D-二聚体 (D-dimer , D-D)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 FIB) 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 方法 将选自本院 2019 年 3 月到 10 月 50 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按病情分为轻度 25 例,重度 25 例。比较两D-D 、 FIB 、 白细胞计数 (WB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结果 轻度的 乳酸、 D-D 、 FIB 、 WBC显著低于重度,轻度的 TG 、 LDL 显著低重度, HDL 显著高于重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方法:选取 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5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对两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IL-10和IL-17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并观察两检测结果。结果:观察患儿25-羟维生素D3、IL-10均低于对照,IL-17水平高于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血清25-羟维生素D3 IL-10水平 IL-17水平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维生素D、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growthfactor23,FGF23)、Klotho蛋白及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对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轴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各52例。两均予基础治疗,对照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观察在对照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两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血肌酐(Cr)、钙、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FGF23、Klotho蛋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及骨密度(BMD)。结果观察治疗后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Cr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校正钙、钙磷乘积、25-(OH)D高于对照(P〈0.05),Cr低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FGF-23、BAP、TRAP5b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观察低于对照(P〈0.05);治疗后两Klotho蛋白和BMD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观察高于对照(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金天格胶囊可以改善骨代谢,提高BMD,增强骨矿化,其作用机制或与影响维生素D-FGF23-Klotho内分泌轴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炎康复片 金天格胶囊 维生素D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 简介: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在体外对人肝微粒体酶CYP2C9、CYP2C19、CYP2D6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丹参注射液与CYP450酶3种亚型(CYP2C9、CYP2C19、CYP2D6)的特异性探针底物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右美沙芬与大鼠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LC-MS/MS法测定对应3种代谢产物4-羟基甲苯磺丁脲、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的浓度,求算出IC50.结果丹参注射液对CYP2C9、CYP2C19和CYP2D6的IC50值均>50μg/mL.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人肝微粒体酶CYP2C9、CYP2C19、CYP2D6没有抑制作用.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 丹参注射液 人肝微粒体 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IHC(免疫化)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及与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IHC(免疫化)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及与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3例,依据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型辩证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停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6型。分别检测NT-proBNP、Hcy及测序MTHFRC677T基因。结果各中医证型中NT-proBNP、Hcy水平依次升高的顺序为气阴两虚证、寒痰阻肺证、热痰壅肺症、气虚血瘀证、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心功能等级阶次升高;CC型基因多分布于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TT型基因多分布于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心功能2级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心功能3级以痰热壅肺症、寒痰阻肺证为主;心功能4级以心肺气虚证、阳虚水停证为主。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NT-proBNP、Hcy及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分型可能具有相关性。NT-proBNP、Hcy水平及心功能分级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辩证分型的客观化依据。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法医学相关的DYS549、DYS527和DYS459基因座缺失与重复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院内的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患者进行基因检测,观察患者DYS549、DYS527和DYS459基因座缺失情况。结果:对50例患者进行6个STS位点检测发现,AZF缺失有20例(40%),其中包括AZFa缺失有3例(6%)、AZFb缺失有3例(6%)、AZFc缺失有12例(24%)、AZFb+c缺失有2例(4%)。其中先天性输精管缺失14例患者中AZFa缺失有1例(2%)、AZFb缺失有1例(2%)、AZFc缺失有5例(10%)、无AZFb+c缺失;非梗阻性无精症17例中AZFb缺失有1例(2%)、AZFc缺失有6例(%12);严重少精子症19例AZFb缺失有1例(2%)、AZFc缺失有1例(2%)。50例患者中DYS549等位基因缺失有18例(36%),DYS459与DYS527等位基因缺失有18例(36%),DYS549、DYS527和DYS459等位基因缺失有14例(28%)。另有8例患者存在AZFc部分复制患者,包括先天性输精管缺失1例,严重少精子症6例,非梗阻性无精症1例。5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存在STR位点缺失情况。AZFc缺失类型中存在DYS527缺失、DYS459缺失;AZFb+c缺失类型中存在DYS549缺失、DYS459缺失、DYS527缺失。AZFb缺失部分中,存在DYS549缺失2例,AZFa缺失1例。未发现先天性输精管缺失患者存在STR位点缺失情况。结论:男性不育症人群存在DYS549、DYS527和DYS459基因座缺失或者重复情况,男性不育症人群中的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有着较高异质性。

  • 标签: DYS549 DYS527 DYS459 男性不育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以及观察,对照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比两的治疗有效率以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优于对照,P<0.05。结论:采用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对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桂枝汤加味 枸地氯雷他定片 营卫不和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癌细胞膜上Pgp糖蛋白的过量表达是肿瘤多药抗性的主要机制。人体内编码Pgp糖蛋白的基因中仅有mdr1涉及多药抗性。本研究中设计了针对mdr1的反义核酸与阿霉素的偶联物,并且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考察。同时对偶联物对人表皮癌细胞株KBA1内的Pgp蛋白的表达也做了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方法:使用MTT法考察偶联物对KBA1细胞的毒性。用HPLC考察偶联物对细胞内阿霉素的积累量的影响。对于Pgp蛋白表达的变化,主要是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偶联物的细胞毒性比寡核苷酸高。在低剂量的偶联物(0.5μmol·L-1)的作用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偶联物能有效的提高细胞内阿霉素的积累量。并且从RTPCR及WesternBlot看,偶联物处理后的细胞内Pgp表达最少。结论:选用合适的基团,对反义核酸进行结构修饰能够较好的增强反义核酸的性能。采用阿霉素作为偶联基团尽管增强了细胞毒性,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增强了其抑制Pgp蛋白的效力,提高了肿瘤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更多还原

  • 标签: 反义寡核苷酸 偶联物 细胞毒性 多药抗性 P-GP蛋白
  • 简介:采用热甩尾测痛法观察全身应用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吗啡镇痛耐受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脊髓和中脑神经元型NOS(nNO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来阐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NMDA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将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平均分为6(每组6只):1为对照,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3、4、5和6为处理,分别皮下注射L—NAME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s/kg、L—NAME10mg/kg和吗啡10mg/kg、L—NAME20mg/kg和吗啡10mg/kg,每天2次。在注射前测量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latency,TFL)基础值,随后每天第一次给药后50min测量其TFL。第8天最后一次给药后80min(除2和5之外)断头取脊髓和中脑,采用RT—PCR技术测量nNOS以及NMDA受体1A和2A亚单位的表达。结果显示,2大鼠第1天至第7天的TFL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第7天时3的TFL仍显著性高于基础值;4的TFL在第1天时最高,在第2至第6天期间逐渐降低,第6天时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5的TFL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虽然第7天时较第1天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显著性高于基础值;6的TFL变化趋势与5相同。P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1相比,3脊髓和中脑的nNOS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但NR1AmRNA和NR2AmRNA表达无显著性改变;

  • 标签: 大鼠 吗啡镇痛耐受形成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 抑制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MTHFR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A1298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C677T与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 标签: MTHFR C677T MTHFR A1298C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SYBRGreenPCR法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p16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化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到0.5、1.0、1.5μM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较成功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 标签: DNA甲基化状态 5′-氮杂-2′-脱氧胞苷 HT-29 P16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