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药物基因学在肿瘤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态。方法:检索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82年1月1日—2017年4月19日所收集文献的年份、国家和(或)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作者、研究领域及被引用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3495篇,1982—2013年发表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为文献发表高峰年,之后逐渐下降。共涉及91个国家和(或)地区,美国文献发表量显著超过其他的国家和(或)地区。共涉及3987家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居首。文献发表在876种期刊上,文献发表量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共发表文献987篇(占28.240%),排序居第1位的期刊为《药物遗传学和基因学》;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临床肿瘤学杂志》;排序居前10位的期刊共涉及16个期刊引证报告类别。共涉及作者16807位,其中140位作者发表的文献量在10篇以上;文献发表量排序居前10位的作者中,7位来自于美国,排序居第1位的作者为美国H.LeeMoffitt癌症中心的McleodHL。共涉及了87个研究领域,排序居前4位的分别为医药学、肿瘤学、基因遗传学和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3495篇文献被引次数共94500次,平均被引次数为27.04次,排序居前3位的文献中标注的通信作者分别来自英国、德国和法国,排序居第4—10位的均来自美国;排序居第1位的文献为《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系药物敏感性的基因标记》。结论:药物基因学在肿瘤中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近几年的发展减慢,研究者最关注的问题为基因表达与抗肿瘤药敏感性的关系。目前,美国研究实力最强,我国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与美国尚存在一定差距。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肿瘤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 文献计量学分析
  • 简介:福州市民陈女士的母亲,在经历了与乳腺癌长迭10年的抗争后,于清明节前1个月病逝。目前,30岁的陈女士来到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福州总医院肿瘤科门诊,要求进行专门的防癌体检。陈女士说,如果不是因为看到安吉丽娜·朱莉的故事(编者注:3年前,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公布她因为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大大上升,最终决定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她从未因母亲患癌而担心过自己。

  • 标签: 基因突变 乳腺癌 中西医结合肿瘤 福州总医院 家族 乳腺切除术
  • 简介: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2017年工作会议于4月1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安全与血液处高新强处长,INRUD中国中心临床安全用药组组长王育琴教授,副组长夏培元教授,专家组成员李玉珍教授、马金昌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牵头单位代表和各成员单位药学部门主任、联络员共百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网络 合理用药 会议 药组 全用 临床
  • 简介:目的分析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术者主观感受。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行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主刀医师、第一助手以及扶镜手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对手术医生开展主观感受问卷调查。手术医师主要通过3D与2D腹腔镜辅助下开展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开展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A,而开展3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B比较两主管感受。结果挑选出98份有效调查表,其中A48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及扶镜手分别有12份、18份和18份)、B50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及扶镜手分别有18份、14份和18份)。两主刀医师在双眼聚焦差异度、视野、视觉操作协调度及颜色分辨率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第一助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为(4.8±0.4)分、空间定向感为(4.1±0.4)分以及纵深感为(3.8±1.1)分;B第一助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为(4.4±0.7)分、空间定向感为(4.7±0.6)分以及纵深感为(4.4±0.7)分,两第一助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空间定向感以及纵深感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扶镜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视野、视觉操作协调度评分分别为(5.0±0.0)、(4.9±0.3)分,B扶镜手分别为(4.6±0.6)、(4.4±0.7)分,两扶镜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视野、视觉操作协调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8、2.785,P<0.05)。结论3D与2D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操作方式一样,虽然在眩晕感等方面效果次于2D腹腔镜,但其手术立体感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结直肠癌 2D技术 3D技术 腹腔镜 主观感受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每组30例。对照患者给予3DCRT,观察给予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对比两患者的临床效果、随访后的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的6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56.7%(17/30);对照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40.0%(12/30)、30.0%(9/30);观察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者均出现毒副反应,但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可完成治疗,耐受性良好。结论3D-CRT同步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可以承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是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TP方案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每组50例,常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运动等指导和300-600mg·d^-1钙尔奇D口服治疗,每天1次,持续6个月,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70mg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每周1次,持续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酚(DPD),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GP、ALP、DPD水平、骨密度(腰椎L1-4、大粗隆)、疼痛和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VA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前者治疗后腰椎L1-4、大粗隆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G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前者治疗后血清ALP、DPD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ODI得分明显低于常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常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钙尔奇D 骨质疏松症 疼痛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中快代谢型(extensivemetabolism,EM)与中间代谢型(intermediatemetabolism,IM)、慢代谢型(poormetabolizer,PM)基因型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电子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关CYP2C19*EM与IM+PM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或观察性试验,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2名研究者依据纳入标准及评价量表进行文献筛查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5.0软件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的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均≥7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共23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EM与IM+PM基因型携带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RR=0.46,95%CI=0.19~1.13)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RR=0.72,95%CI=0.34~1.5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21~0.53,P〈0.05),CYP2C19*IM+PM基因型携带者较CYP2C19*EM基因型携带者可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YP2C19*IM+PM基因型携带者较CYP2C19*EM基因型携带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但氯吡格雷抵抗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因此,建议在服用氯吡格雷或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先测定CYP2C19基因型突变程度,再考虑是否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 标签: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CYP2C19 低反应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3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伴有维生素D缺乏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对照常规治疗,实验A和实验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维生素D31000U/d和2000U/d,12周后观察25-羟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结果25-羟维生素D在治疗前后实验A及实验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血糖、PTH在实验B中治疗前后及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补充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3可使血糖下降、HOMA-IR改善。

  • 标签: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