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去电影院戴上3D眼镜看3D电影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不用戴3D眼镜,采用裸眼3D技术做外科手术,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了解。伴随3D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戴3D眼镜,就能从24寸高清的显示屏上看到三维图像,其颜色饱和度高,镜头有纵深感。

  • 标签: 屏幕 墨镜 医生 外科手术 医学领域 三维图像
  • 简介:1例71岁女性患者出现夜尿增多(2~3次/晚)2~3个月,门诊查血钙3.11mmol/L。追问病史,患者因骨质疏松症及骨性关节炎近2~3年规律服用碳酸钙D3(含元素钙300mg/片,1片/d)、阿法骨化醇(0.5g/d,1.5年前增加为0.75g/d)及两种保健品(多种维生素,每片含维生素D31000U、元素钙500mg,1片/d;关节王,每个剂量含维生素D32000U,2个剂量/d)。另外,患者因高血压长期服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每片含氯沙坦钾50mg和氢氯噻嗪12.5mg)、1次/d。入院后查25-(OH)D〉280μg/L,故考虑患者为维生素D中毒及高钙血症。停用钙片、保健品及氯沙坦钾氯噻嗪,多饮水并增加食盐摄入,给予硝苯地平,并予以水化。4d后查血钙水平稳定在2.33~2.41mmol/L。

  • 标签: 维生素D 高钙血症
  • 简介:目的:探究D二聚体(Dtwopolyme,DD)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s,FDP)检测在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九江市中医医院治疗骨折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择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设为对照。为两患者实行DD与FDP检测,对比二者在DD与FDP两项指标上的不同,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1对照的DD为(0.25±0.08)mg/L,研究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2.85±2.28)mg/L,长骨骨折患者的DD为(4.71±4.52)m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DD为(8.12±5.47)mg/L;对照的FDP为(2.83±0.98)μg/L,研究中非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7.81±5.54)μg/L,长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2.21±10.08)μg/L,躯干骨骨折患者的FDP为(18.66±10.86)μg/L。研究中各类型骨折患者的DD与FDP检测结果均要优于对照,统计学有差异(P〈0.05)。2术后,未发生血栓者的DD为(1319±686)mg/L,发生血栓者的DD为(15311±4991)mg/L,未发生血栓者的FDP为(3429±1588)μg/L,发生血栓者的FDP为(45101±9461)μg/L,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D与FDP可以作为前瞻性指标为骨折患者进行检测,临床可以借由这两项指标预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以预防预后发生血栓等并发症。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骨折 临床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12例BRAF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BRAF突变患者,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均为40岁以上;右半结肠2例(16.7%),左半结肠及直肠10例(83.3%);腺癌10例,腺癌及黏液腺癌混合型2例;中分化及低分化各6例,无高分化;8例行DNA错配修复基因免疫化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7.3%,疾病控制率为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16.4周;中位总生存期(OS)32周。结论:BRAF突变多见于中老年、分化较差、左半结肠的肿瘤,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线化疗敏感性差,预后不良。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BRAF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EGFR、ALK、ROS1)与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病例资料完整的,行肺癌驱动基因检测(至少包括EGFR基因)、规律治疗的青年(≤40岁)NSCLC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EGFR、ALK、ROS1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肺癌患者EGFR基因在不同性别、有无吸烟史及不同病理类型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但在不同肿瘤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患者靶向治疗的PFS较化疗患者长(P<0.05)。肿瘤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其他因素如性别、吸烟状态、病理类型与生存期无关。结论青年肺癌患者应进行驱动基因的检测,对青年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肺癌 基因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SFPS)对亲本果蝇生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5℃热水煮提、乙醇沉淀、氯化钙去除褐藻胶等多种工序提取SFPS;以黑腹果蝇为模式生物,分别以对照(0%)、低(0.033%)、中(0.167%)、高(0.500%)4个浓度持续喂食15d,通过检测子代数量、体质量、每天羽化量评估不同浓度SFPS对果蝇生育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亲本果蝇生育和发育相关基因Vasa、Achi、Figla和子代果蝇mTO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比较,喂食SFPS能显著性地提高雌蝇和雄蝇的生育力,并且对其子代果蝇体质量、羽化率和雌雄比例也有后续的促进作用,低和中浓度SFPS分别对母本和父本果蝇的生育力促进效果最优;持续喂食SFPS后,亲本果蝇生殖发育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上显著提高;亲本喂食低、高浓度SFPS后,子代果蝇mTOR表达水平普遍升高,子代雌蝇变化更为显著.结论SFPS通过调控果蝇生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亲本果蝇的生育能力,对子代果蝇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羊栖菜多糖 黑腹果蝇 生育力 荧光定量PCR VASA Ach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共82例,随机分为单纯康复治疗(单纯)39例和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联合组)43例,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患者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及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两患者治疗后的语言发育能力、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的语言发育能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比74.4%,X2=2.486,P=0.032);Gesell儿童发育量表显示发育商数DQ评分显著高于单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4±11.3)比(53.3±10.5),t=3.127,P=0.026,正常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2%比20.5%,X2=3.016,P=0.029);联合组的维生素D和血钙水平比单纯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可能较为有效改善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维生素D 康复 脑瘫 语言功能障碍 发育商数 发展指数
  • 简介: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由笔者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按照所行不同术法分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例在研究,行开腹根治术的10例患者在对照,对比两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术后生存率而言,研究均要优于对照,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D2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远端胃癌 开腹根治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两研究对象静脉血中的D-二聚体和血清肿瘤标记物(主要检测CEA、CA199、CA724水平)并予以观察患者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分析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高水平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因素。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D-二聚体 肿瘤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安徽地区1163例不育男性的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诊治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技术扩增1163例精子数目、活力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并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的片段进行鉴别分析。结果1163例不育患者中130例(11.18%)患者AZF基因位点发生微缺失。在AZF微缺失组合类型中,AZFc+AZFd位点微缺失最多,共97例(8.34%,97/1163);其次为AZFb+AZFc+AZFd的组合缺失,共21例(1.81%,21/1163);AZFa+AZFb+AZFc+AZFd四个AZF区域均发生缺失的患者,以及仅仅在AZFa区域发生微缺失的患者分别为6例,各占总不育患者的0.52%(6/1163)。结论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是部分男性不育症的重要遗传致病因素,有必要对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将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 标签: 男性不育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无精子因子 Y染色体微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分子基因型以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文成县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型,同时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各66例,对照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在对照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比较两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1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P1-Ⅰ型97.73%明显高于P1-Ⅰ型占2.27%(x2=236.3742,P<0.05);观察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t=6.527~7.501,P<0.05);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74.24%)(x2=9.570,P<0.05)。结论文成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基因型以P1-Ⅰ型为主,激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基因型 治疗策略
  • 简介:肝药酶CYP即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450),属于单加氧酶(monooxygenase),也称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多位于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膜上,参与药物、致癌物、类固醇激素和脂肪酸等多种内、外源性物质代谢。肝药酶CYP氧化还原酶(POR)是所有肝微粒体酶的唯一电子供体,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NADPH)将电子传递给CYP450酶,CYP450酶得到电子后再与底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发挥代谢活性。

  • 标签: CYP450 酶基因多态性 氧化还原酶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CYP酶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菌株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检出情况,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CRAB)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探讨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CRAB,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菌株是否携带OXA-23、TEM、SHV、VEB、CARB、DHA、VIM、IMP、PER、aac(3)-I、aac(6')-Ib、aph(3')-I、armA、sul1和sul2基因。结果:53株医院感染CRAB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较敏感,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50%以上,基因检出率依次为:TEM100%,OXA-2396.23%,armA90.57%,aac(6')-Ib22.64%,aac(3)-I26.42%,aph(3')-I73.58%,sul130.19%,sul256.60%,SHV3.77%,VEB、CARB、DHA、IMP、VIM、PER未检出。共14耐药基因检出与耐药情况完全相同的菌株。结论:我院医院感染CRAB的患者仍可考虑选用复方新诺明和妥布霉素进行治疗。我院定居并繁殖的CRA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机制可能与TEM酶密切相关,携带OXA-23基因可能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重要因素,检出率低的耐药基因可能在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机制中的作用不大。我院不仅存在科室内部的交叉感染,而且存在科室之间的交叉感染,应加大力度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耐药基因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应用的意义及前景。方法:选取我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64例,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通过对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和ABCB1-3435C四个基因位点的检测,分析其CYP2C19酶的代谢类型和ABCB1基因的表达类型。其中45例病人于住院期间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双抗用药方案;19例随访病人系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治疗术后来院复查脑血管造影期间予行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采用常规剂量双抗用药。结果:45例住院患者中20例患者基因型异常,常规剂量双抗用药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均根据检测结果更改用药方案,4例患者出现有血栓类并发症表现;19例随访患者中共检测出3例基因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曾出现有血栓栓塞并发症表现,通过积极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随访中均未出现任何疑似血栓类并发症表现。结论:CYP2C19基因和ABCB1基因均有较高的人群变异率,基因变异发生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影响支架术后双抗效果;氯吡格雷药物基因检测可作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项常规检查,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对支架术后的双抗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基因检测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动脉瘤 支架 氯吡格雷 基因检测 双抗
  • 简介:目的在验证不同浓度叶酸培养影响人正常肝细胞系增殖、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基础上,应用转录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探讨叶酸缺乏与基因差异表达以及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不同浓度叶酸培养(无叶酸0mg/L,正常叶酸40mg/L)的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6个月,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利用RNA-Seq技术对两细胞中的mRNA进行检测,筛选差异mRNA;通过用实时定量PCR对RNA-Seq的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mRNA。结果无叶酸培养显著提高QSG-7701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分裂期,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RNA-Seq检测得到含有16774条差异mRNA的数据集,初步分析显示其中391条差异mRNA可能与不同浓度叶酸培养相关,其中上调的115条,下调的276条;随机对其中11条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72.73%的结果与RNA-Seq一致;分析显示,差异mRNA相对应的基因与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最终筛选出参与叶酸调控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RNA-Seq技术能有效地用于差异基因地筛选。

  • 标签: 叶酸 QSG-7701细胞 转录组测序技术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MMP-2mRNA,Westernblot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成功转染至D-(-)-MTX/A549后,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相比下降了2.2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转染成功。阴性对照与空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D-(-)-MTX/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5),D-(-)-MTX/A549耐药细胞MMP-2mRNA、p-ERK1/2的蛋白达也较阴性对照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抑制VEGF基因表达可以抑制D-(-)-MTX/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MMP-2和p-ERK1/2信号通路。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耐药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Pu27序列对SW480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设立空白、Pu27实验和MutPu27对照,观察药物摄取,c-myc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Pu27以非转染方式进入细胞,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结论Pu27具有选择性抗肿瘤作用。

  • 标签: pu27 Mut pu27 C-MYC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炎性因子、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并将同期检查的正常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借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胰岛素、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探究维生素D、炎性因子、性激素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关系。结果研究、对照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25(OH)D3、LPS、雌激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可能参与抑制具体免疫炎性反应,降低胰岛素抵抗,而过高的雌激素也可能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 炎性因子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L-I(apolipoproteinL-I,apoL-I)基因变异是否与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HD)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相关联。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邯郸地区390名正常人及382例冠心病患者apoL-I基因外显子Ile244Met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apoL-I基因Ile244Met位点Met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和冠心病患者分别为0.172和0.148,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群中,Ile/Ile基因型携带者和Me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中Ile/Ile基因型携带者血清TG水平较Met等位基因携带者(Ile/Met和Met/Met基因型者)显著升高(2.64±0.54mmol/Lvs1.98±0.36mmol/L,P<0.05)。结论apoL-I基因Ile244Me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G相关联。

  • 标签: 载脂蛋白L-I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