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背俞针灸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 4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20例,使用普通针剂法治疗)和观察组( 20例,行背俞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胃痛评分和症状评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应用背俞针灸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胃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中医疗法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采用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自身前后对照选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临床有效,适宜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穴位贴敷 妊娠恶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盆骨牵引治疗,研究组采用盆骨牵引治疗同时联合针灸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更高;研究组患者Ⅱ度和Ⅲ度疼痛患者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盆骨牵引联合针灸治疗患者治疗疗效良好,并能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改善。

  • 标签: 温针灸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盆骨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艾灸神阙穴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痛经宁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艾灸神阙穴与针灸联合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症状总频率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症状总频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艾灸神阙穴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减小症状总频率,同时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艾灸神阙穴 温针灸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将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2015.3-2016.3)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复发概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即刻的HSS评分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存在,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进行临床中。

  • 标签: 常规针刺 温针灸 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比较针灸结合康复理疗、单纯针灸与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差异,及对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针灸组、康复组,每组30例。其中针康组穴取C3—C7夹脊穴行针灸结合牵引、磁疗等康复理疗;针灸组予单纯针灸治疗,康复组行单纯康复理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TCD)所测定的患者VBA血流动力学参数Vp、Vd、Vm、PI值为疗效评定指标,结合临床治愈率评价各组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VBA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Vp、Vd、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针康组各观察指标均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针康组临床治愈率为70.0%(21/30),优于针灸组53.4%(16/30)和康复组53.3%(16/30)(均P﹤0.01)。结论: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灸和康复理疗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温针灸 康复理疗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无效只有3例,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4%;观察组治疗后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运用针灸配合治疗比单纯口服药物更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和疼痛程度,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温针灸 穴位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各5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温针灸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ADL评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使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60人,参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临床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远超过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温针灸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动态手法与针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在我所治疗的88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组与单治组,每一组44例,单治组仅使用针灸治疗,联合组在单治组治疗基础上加动态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单治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联合动态手法与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肩周炎 温针灸 动态手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选取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一共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2016年2月3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实施针灸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总耗时(15.21±1.26)d、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10.25±1.27)d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促进康复。

  • 标签: 温针灸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5年10月~2016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的88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为95.6%,对照组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疾病治疗方面上的应用,疗效是极为可观的,这一治疗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急性期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治疗 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VBI眩晕病人9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在血管扩张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运用扩张血管药物。运用VA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头晕等级进行分级,观察两组患者头晕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47例患者针灸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40里患者单纯运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治疗效果确切,联合西药扩血管治疗时,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灸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54例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病情均有所缓解,通过比较,观察组的神经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治疗之中,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状况,保证患者的恢复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血血瘀 温针灸 中风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熏蒸、针灸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分别采用不同深度的针灸实施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以

  • 标签: 不同深度 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观察针灸合四神丸加减治疗五更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93年4月以来168例五更泻患者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合四神丸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神丸加减进行治疗,每日1次,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灸舍四神丸加减治疗五更泻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五更泻 四神丸 温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