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感染对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7年7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晚期孕妇1500例进行产前B族链球感染筛查和分析,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妊娠结局,研究B族链球感染对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结果1500例孕晚期孕妇中B族链球感染检测为阳性241例,阴性1259例,阳性组孕妇出现早产、败血和胎膜早破的例数多于阴性组,新生儿先天性感染、肺炎和脑膜炎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结论孕晚期孕妇感染B族链球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增加新生儿先天性疾病、肺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早期筛查和治疗。

  • 标签: 孕晚期 B族链球菌感染 妊娠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链球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转座子整合酶的流行情况。方法188株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用E试验和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双纸片法(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确定其耐药表型;用PCR扩增这些菌株的耐药基因ermB、mefa、mefE、tetM及转座子整合酶基因intTn。结果188株红霉素耐药株中耐药基因ermB总检出率为91.5%(172/188),mefE总检出率为38.3%,未检出mefA基因。97.9Yoo的红霉素耐药株中存在转座子整合酶intTn。耐药基因组合ermB(+)mefE(-)和ermB(+)mef(+),占91.5%,两者均呈cMLSB耐药表型。ermB(-)mefE(+)占8.5%,耐药表型为M型。结论我院分离的肺炎链球大环内酯耐药以errnB介导的cMLS。耐药表型为主。转座子可能在本地区肺炎链球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克隆播散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抗生素 耐药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检测20mmol/L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浮游细菌生长的影响;体外构建变异链球生物膜模型,通过MTT法评价5、10、20mmol/L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D-亮氨酸处理后的生物膜形态结构。结果:20mmol/LD-亮氨酸不影响变异链球浮游细菌生长趋势,从3h左右进入其对数生长期,在12h到达平台期。MTT法结果表明浓度为5、10、20mmol/L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D-亮氨酸的浓度增加,变异链球形成生物膜的量明显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生物膜作用后,其生物膜结构整体分布稀疏,厚度减少。结论:D-亮氨酸对变异链球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D-亮氨酸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 简介:目的调查孕妇围产期B群链球的带菌情况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预防新生儿B群链球感染性疾病。方法同时收集孕35~37周孕妇阴道和直肠分泌物的标本各430份,进行培养和鉴定并统计其阳性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例围产期孕妇检出B群链球52株,阳性率12.1%(52/430),其中围产期孕妇阴道和直肠部位同时检出B群链球的有18株,占4.2%(18/430),仅阴道部位检出B群链球的有27株,占6.3%,仅直肠部位检出B群链球的有7株,占1.6%。用K—B纸片扩散法对B群链球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未见耐药株,但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21.2%、69.2%和51.9%。结论孕妇阴道和直肠均为B群链球的携带部位,建议应对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同时送检以提高其检出率;如发现阳性应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B群链球阳性的孕产妇应立即进行干预治疗,以保证围产儿健康。

  • 标签: 围产期 B群链球菌 药敏试验
  • 简介:为了解宁波市不同区域生猪感染猪链球2型的现状,我们在不同时间从宁波市不同区域采集了两种猪龄的病猪咽喉拭子、死猪扁桃体、屠宰场和鲜肉市场猪肉等四类251份生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样品经选择性增菌培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链球2型cps2j、mrp和ef三种毒力基因,评估检测猪链球2型感染情况和菌株毒力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样本中猪链球2型三种毒力因子检出率在病猪咽喉拭子中最高(53.2%、41.9%、40.3%),其次是死猪扁桃体样本;4—6月份病猪中猪链球2型检出率高达77.8%,且高毒力型猪链球2型菌株(cps2j+mrp+ef+)也大量检出(61.1%).说明春季是猪感染猪链球2型感染高发时节,尤其要做好防疫工作.

  • 标签: 猪链球菌2型 毒力因子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链球感染患者给予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炎链球感染患者60例为临床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明显少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链球感染给予用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左氧氟沙星 肺炎链球菌感染 抗菌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链球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肺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CT征象。结果肺炎链球肺炎多发生于8~13岁的儿童,以发热并咳嗽、黏痰、胸痛及肺部阳性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肺炎链球肺炎多发生于右下叶,以肺纹理及肺野的病变为主,后期会吸收炎症渗出液,直至恢复正常;CT征象以支气管充气相、支气管壁增厚和肺气肿为主,所有患儿均会出现淋巴结结影,而多数患儿会出现胸腔积液。结论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对肺炎链球肺炎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链球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病情迁延的高危因素,为儿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临床诊断为APSGN、临床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12个月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病程是否超过1年,分为非迁延组及迁延组,Logistic回归分析病情迁延的高危因素。结果共271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197例,女74例;中位年龄9.91(7.66,11.33)岁;非迁延组(病程<1年)154例,迁延组(病程≥1年)1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尿持续时间≥8周、急性肾损伤、重度蛋白尿、女童是APSGN病情迁延的高危因素(均P<0.05)。将急性肾损伤、蛋白尿持续时间≥8周及女性分别赋值1分,大量蛋白尿赋值2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风险评分达3分者,APSGN病情迁延的敏感性为43.6%,特异性为86.4%,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66.8%。结论大量蛋白尿并急性肾损伤、蛋白尿持续时间≥8周、女童;或无大量蛋白尿,但急性肾损伤、蛋白尿持续时间≥8周、女童3项条件均具备者,病情迁延的风险较高。

  • 标签: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迁延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疾病(IPD)临床特征及IPD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IP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139例IPD住院患儿临床信息及菌株药敏结果。结果139例患儿男女比为1.5∶1.0,年龄5岁以下占83.5%(116/139例);31例(22.3%)合并基础疾病,其中血液系统恶性疾病7例(5.1%),先天性心脏病6例(4.3%),免疫抑制状态18例(12.9%)。临床感染类型主要包括肺炎[59.0%(82/139例)]、脑膜炎[28.8%(40/139例)];院内病死率为15.8%(22/139例)。IPD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及克林霉素不敏感率>90.0%,对美罗培南不敏感率为74.8%(104/139例);对阿莫西林敏感率为69.1%(96/139例),全部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脑膜炎患儿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的敏感率显著低于非脑膜炎菌株,分别为10.0%比54.5%,32.5%比7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IPD主要见于5岁以下合并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病死率较高;IPD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及美罗培南敏感率不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和氧氟沙星普遍敏感。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噻肟不敏感率高于非脑膜炎菌株。

  • 标签: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 儿童 临床特征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B群链球有效、经济的实验室培养方法,提高B群链球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围产期孕妇的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各983例,分别采用A方法(血平板).B方法[血平板+含10μg/ml多黏菌素和15μg/ml萘啶酸的选择性培养肉汤(Todd-Hewrtt增菌液)].C方法(血平板+自制胎盘组织液增菌液)培养B群链球,然后通过协同凝集试验进行B群链球鉴定.结果直肠部位A方法检出23例(2.3%),B方法48例(4.9%),C方法53例(5.4%);阴道部位A方法检出31例(3.2%),B方法64例(6.5%),C方法77例(7.8%).B方法与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方法与B方法、C方法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方法检出B群链球的敏感性优于A方法,自制胎盘组织液对B群链球的增菌效果与Todd-Hewrtt增菌液相仿.

  • 标签: 链球菌属 胎盘 培养基
  • 简介:2005年7月中旬,靖江市个别乡镇发生大批24月龄的猪和部分成年猪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皮肤发红,结膜潮红,呼吸促迫,不食,尿液呈暗红色,病程较长为特征的疾病,经临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并发感染,经及时处理,很快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 诊治报告 并发感染 链球菌 实验室检查 靖江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B族链球带菌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门诊产检并于我院分娩的200例妊娠晚期B族链球带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列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间在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200例列为参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宫内感染、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宫内感染、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携带B族链球会极大的增加妊娠晚期产妇出现宫内感染、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故需要重视对B族链球的筛查,以提升母婴妊娠结局。

  • 标签: B族链球菌 妊娠晚期 妊娠结局 宫内感染
  • 简介:B族链球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母亲胃肠道和生殖道的定植。目前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妊娠妇女有两种筛选方案:高危因素评估方案和普遍筛查方案;美国等国家采取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措施,使早发型B族链球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对晚发型疾病的发病率影响不大。抗生素预防性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需依据菌株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需积极研发其他的预防措施来预防B族链球感染。

  • 标签: B族链球菌 早发型疾病 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预防
  • 简介:2005年6月底在四川贵阳等地爆发了一场来势凶猛的猪链球疫病,造成人和猪的不明死亡,路当地的经济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国家农业部、卫生部、商务部等部委及时制定方案,深入一线指导工作,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人民群众切实有效的执行,8月4日国家疾控中心、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单位组成专家组。对资阳市疫情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专家认为,目前资阳市人感染猪链球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疫情 胜利 制取 地方政府 人民群众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首要病原菌。侵袭性肺炎链球疾病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控儿童肺炎链球疾病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接种13价肺炎链球疫苗是预防儿童肺炎链球疾病的主要措施,但我国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计划。现就我国儿童肺炎链球感染及其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防控儿童肺炎链球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肺炎链球菌疾病 流行病学 疫苗
  • 作者: 张彩慧 孙书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济南 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急性链球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目前该病具体发病机制不详,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急性链球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 标签: 儿童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变形链球耐氟菌株在氟环境下培养时rpl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分别将变形链球亲代菌株及耐氟菌株置于无氟脑心浸液(BHI)培养基,另将耐氟菌株置于含1g/LNaF的BHI培养基中,均培养至11h(对数生长期)、20h(稳定生长期)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变形链球rpl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无氟培养比较,高氟培养的耐氟菌株rpl基因表达在对数期无差异(P〉0.05),而在稳定期表达升高(P〈0.001);与亲代菌株比较,耐氟菌株在无氟及高氟培养基中rpl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氟可以增加稳定生长期的变形链球耐氟菌株rpl基因的表达。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 rpl基因 Rpi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 果糖PT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急性链球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2例不典型APSGN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随访结果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12例不典型APSGN患儿均急性起病,9例为肉眼血尿,肾功能异常者为6例。9例肉眼血尿患儿中,2例持续肉眼血尿4~5周才转为镜下血尿,2例反复肉眼血尿分别至病程第8、10周才转为镜下血尿。11例肾病水平蛋白尿患儿中,7例符合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12例患儿肾活检穿刺术取肾组织光镜结果示,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GN)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性GN各为6例;电镜结果示,其均为系膜区、上皮下或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上皮下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为7例;免疫荧光结果示,其系膜区和毛细血管襻C3和免疫球蛋白(Ig)G沉积为主,或C3沉积为主。对6例患儿采取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4例采用泼尼松口服治疗,2例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改泼尼松口服维持治疗;对另外6例患儿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随访4个月至3年,所有患儿肾功能正常,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急性期感染控制后,仍然表现为持续蛋白尿和(或)肾活检病理表现为显著系膜增生的不典型APSGN患儿,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链球菌感染 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血尿 蛋白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群链球(GBS)感染对胎膜早破产生的影响,明确其间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同期产检正常50例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GBS感染情况以及GBS感染检测阳性与阴性产妇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GBS感染阳性10例(20.0%),对照组产妇GBS感染阳性3例(6.0%),组间数据差异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感染是胎膜早破的原发因素,对母婴安全性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临床应重视GBS的筛查,降低母婴风险。

  • 标签: 胎膜早破 B群链球菌 感染 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