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鲍燕敏 郭凌云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0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感染可促进肺炎链球在呼吸道上皮黏附和定植,增加肺炎链球感染机会。因此,在流感期间或流感季来临前,儿童应尽早进行肺炎链球疾病的预防。现就流感与儿童肺炎链球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流感 肺炎链球菌疾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组(≤7 d)和晚发型组(>7 d),回顾性分析患儿相关资料。结果29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占同期所有新生儿败血的10.8%。阴道分娩23例(79.3%),剖宫产6例(20.7%);早发型组18例(62.1%),晚发型组11例(37.9 %)。早发型组合并肺炎的比例高于晚发型组(83.3%比36.4%),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低于晚发型组(33.3%比81.8%),住院天数少于晚发型组[(16.17±9.33)d比(36.73±27.43)d](P均<0.05)。外周血白细胞升高9例(31.0%),降低15例(51.7%),C-反应蛋白升高18例(62.1%),降钙素原均高于正常。所检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头孢噻肟的敏感率1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30.0%、31.0%、24.1%。28例患儿为两种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治愈22例(75.9%),好转出院3例(10.3%),放弃治疗死亡4例(13.8%),1例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结论无乳链球是新生儿败血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不同发病时间患儿合并不同。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降钙素原升高在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感染中敏感性较高。青霉素和(或)头孢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危重者采用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无乳链球菌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23例GBS败血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无乳链球败血的临床表现、药敏及疗效。结果23例无乳链球败血患儿中早发型7例,晚发型16例;临床表现体温异常11例,呼吸出现急促、暂停或呼吸困难11例,黄疸17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1例;其中早发型败血患儿出现呼吸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型组患儿,而晚发型败血患儿出现体温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早发型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敏实验显示无乳链球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无乳链球败血患儿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呼吸异常和黄疸,合并脑膜炎的多为晚发型败血,治疗首选青霉素。

  • 标签: 无乳链球菌败血症 新生儿 临床特征 耐药率
  • 作者: 姚开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在肺炎链球结合疫苗使用前,肺炎链球性疾病(PD)是全球<5岁儿童和>65岁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常见感染,也是导致上述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PD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我国以局部社区或医院为基础的PD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很多,但缺少全国性和全人群的PD流行病学数据,也缺少采用当代疾病负担评估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卫生工作者应积极开展有关研究,系统全面评估国内PD疾病负担,促进和加强肺炎链球性疾病防治工作。

  • 标签: 肺炎 肺炎球菌感染 疾病负担
  • 作者: 史伟 高薇 姚开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是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首位病原。由于抗生素的长期广泛使用,肺炎链球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耐药肺炎链球导致的感染增多,流行范围更广,给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带来困难。现回顾近30年来,我国儿童人群肺炎链球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肺炎链球耐药性快速进展更加强调了防控肺炎链球感染和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耐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脓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49例肺炎链球肺炎脓胸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49例患儿中男26例,女23例;中位数年龄2.63岁。49例均有咳嗽、发热,其中46例高热,2例中度发热,1例超高热;入院前病程为2~90 d,中位数为10 d。49例均有感染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体征;26例有呼吸困难;23例肺部闻及湿啰音,其中8例伴喘鸣音。11例存在严重肺外并发,包括化脓性脑膜炎6例、化脓性心包炎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各2例。全血细胞白细胞中位数26.97×109/L,平均C反应蛋白(CRP) 177.79 mg/L,胸腔积液白细胞中位数32×109/L,多核细胞百分比中位数为0.85。肺炎链球药敏试验显示,青霉素不敏感率为68.89%,红霉素100.00%耐药。32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实变,31例并包裹性气胸。除抗感染治疗外,34例行胸腔闭式引流,7例行外科手术。49例中10例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例行心肺复苏。45例好转出院,3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脓胸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状况差,多存在高热、咳嗽伴呼吸困难,外周血白细胞及CRP明显升高,影像学表现较重,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比例高。主要治疗为抗感染及胸腔闭式引流术,多数患儿预后较好,但仍有死亡病例。

  • 标签: 儿童 肺炎链球菌 脓胸
  • 简介:摘要:在养殖羊过程中羊肺炎链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主要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容易频发,对养殖绵羊和山羊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对诊断和治疗羊肺炎链球病进行了探讨,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必要的参考。

  • 标签: 羊肺炎链球菌病 诊断 治疗
  • 作者: 刘军 姚开虎 徐保平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广东 深圳 518000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全球儿童和成人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已在全球证明肺炎链球疫苗(PCV)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预防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链球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使用PCV在挽救生命、避免残疾及成本效益方面均有很大益处,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

  • 标签: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成本效果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医学微生态学是研究人体内共生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肺炎链球是健康人鼻咽部定植的主要菌之一,但同时又是条件致病菌,是引起肺炎、菌血症、脑膜炎、鼻窦炎和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既往认识肺炎链球疾病,从致病菌的角度出发,并不全面。而从肺炎链球作为定植菌的角度,去探讨肺炎链球的定植、感染致病及其防治策略,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肺炎链球疾病。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微生态学 菌群
  • 作者: 刘尊杰 周林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北京 100026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检验中心,北京 100020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广东 深圳 51800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6群肺炎链球是导致儿童社区感染的常见血清群之一,既往采用荚膜肿胀实验将6群分为6A和6B 2个亚型。随着基因测序分型方法的应用,近年来又发现了6C、6D、6E、6F和6H等新的亚型。肺炎链球结合疫苗(PCV)7应用后的国家或地区监测到6C型呈增长的趋势,应引起重视。现就6群肺炎链球新亚型的荚膜多糖合成基因、荚膜多糖结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进行阐述。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血清型 抗生素耐药 多位点序列分型 荚膜多糖
  • 简介:摘要A组链球(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链球中致病性最强的细菌之一,可引起咽炎、脓疱病、猩红热、败血等各种感染性疾病。GAS致病的最初阶段和最重要的阶段是在宿主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上的粘附和定植,因此了解GAS粘附和定植机制对于GAS致病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GAS粘附和定植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A组链球菌 粘附 粘附素 定植
  • 简介:摘要A族链球(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链球中致病性最强的细菌,可引起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严重的侵袭性感染。GAS产生多种毒力因子,这些毒力因子的表达由多种毒力基因调控因子,如双组份调控系统、单独转录调控因子以及非编码小RNA等共同调控。因此,了解毒力基因调控因子的特性对于GAS致病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部分重要毒力基因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A族链球菌 毒力基因 毒力基因调控因子
  • 简介:摘要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和后遗,肺炎链球是该病重要的病原体,早期快速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对于精准治疗、降低其病死率和减少后遗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快速进展使临床病原的诊断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现主要从肺炎链球脑膜炎病原体诊断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以更加系统地了解新兴技术的发展在肺炎链球脑膜炎精确诊断中的作用。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 病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咽峡炎链球群致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6例确诊为咽峡炎链球群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微生物学标本基于胸穿刺活检、支气管镜、人工气道吸引、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镜检查时收集的。结果26例患者中男23例(88.5%),女3例(11.5%),年龄(63.0±12.5)岁,有21例(80.8%)存在潜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21例(80.8%)、胸痛13例(50.0%)、咳嗽13例(50.0%)、咳痰13例(50.0%)。胸部CT主要表现为结节18例(69.2%)、胸腔积液18例(69.2%)、斑片影17例(65.4%)、实变影12例(46.2%)、空洞4例(15.4%)、气胸3例(11.5%)。微生物培养结果:星座链球13例(50.0%)、咽峡炎链球12例(46.2%)、中间链球1例(3.8%)。患者经过抗感染及有创操作(包括气管镜、胸腔镜、肺穿刺及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24例(92.3%)预后良好,死亡2例(7.7%)。结论肺咽峡炎链球群感染患者主要见于患有基础疾病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显示常有以下征象:肺内结节、斑片、实变影及胸腔积液。

  • 标签: 链球菌,咽峡炎 感染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B族链球(group B streptococcal,GBS)败血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及细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GBS败血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起病日龄分为早发型败血组(<7 d)和晚发型败血组(≥7 d)。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共纳入GBS败血新生儿42例,其中早发型组24例,晚发型组18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窒息、胎膜早破(>18 h)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型组孕母产前GBS阳性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组多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58.3%),主要并发为肺炎(66.7%)、休克(41.7%);晚发型组首发症状以高热(72.2%)、黄疸(61.1%)为主,主要并发为脑膜炎(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发型组治愈19例(79.2%),好转4例(16.7%),死亡1例(4.2%);晚发型组治愈12例(66.7%),好转4例(22.2%),死亡2例(11.1%)。42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均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青霉素敏感,未发现GBS耐药菌株。结论早发型GBS败血多以呼吸道症状急性起病,易合并肺炎、休克。晚发型多以发热、黄疸急性起病,易合并细菌性脑膜炎。

  • 标签: 婴儿,新生 链球菌,无乳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无病灶肺炎链球菌血症(OPB)的临床特征和适宜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深圳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儿内科病房3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OPB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PB患儿发病中位年龄2岁4个月,74.4%(29/39例)的患儿年龄6个月~3岁;平均总热程3.69 d(1~14 d),平均住院时间6.74 d;89.7%(35/39例)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76.9%(30/39例)的患儿C-反应蛋白升高,38.9%(14/36例)的患儿降钙素原>2 mg/L;住院期间患儿均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初始抗生素选择:头孢呋辛[11例(28.2%)]、阿莫西林舒巴坦钠[10例(25.6%)]、头孢曲松钠[7例(17.9%)],美洛西林舒巴坦[6例(15.4%)];抗生素治疗平均1.4 d后热退,平均静脉抗生素疗程6.2 d;药敏结果提示青霉素不敏感率为46.2%,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不敏感率分别为22.2%、10.3%、17.9%,红霉素100.0%耐药,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结论OPB好发于6个月~3岁婴幼儿,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低,对于免疫力健全的儿童抗生素治疗后热退快,预后好。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菌血症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59例米勒链球群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159例中男性者103例(64.8%),未成年者(<18岁)19例,年龄(8.1±5.3)岁;中青年者(18~64岁)113例,年龄(45.5±13.1)岁;老年者(≥65岁)27例,年龄(74.7±8.6)岁。致病菌群为咽峡炎链球97例(61.0%)、星座链球55例(34.6%)、中间链球7例(4.4%)。感染累及部位较多者为腹腔(44例,27.7%)和胸部(19例,11.9%)。未成年、中青年患者最常见的感染脏器均为阑尾[12例(12/19)和(21例(18.0%)],老年患者为肺部[9例(33.3%)]。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对病灶进行穿刺引流(21例,13.2%)或手术清创(104例,65.4%)后,157例(98.7%)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链球菌群,米勒 病理状态,体征和症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停乳链球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常定植于咽部、胃肠道、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可导致败血、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坏死性筋膜炎、脑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现回顾性分析3例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3例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SDSE,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主要症状为发热。2例患者伴有下肢皮肤红肿,1例伴有脑梗死与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后好转。SDSE血流感染好发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热、皮肤软组织炎症为主要表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

  • 标签: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B族链球肉汤增菌培养法(Todd-Hewitt型,T-H)、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AMP)在孕晚期妇女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门诊产检妊娠35~37周孕妇直肠阴道分泌物标本969份,采用双盲法,以T-H肉汤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方法,分3个研究阶段先后比较直接培养法、液体显色培养法及LAMP法的检验性能。以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尤登指数为评价指标,一致性用Kappa检验。结果增菌培养法共检测标本969份,阳性90份(9.3%)。以增菌培养法为参考,敏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LAMP法[100%(25/25)]、直接培养法[81.5%(22/27),95%CI:65.8%~97.1%]、液体显色培养法[71.1%(27/38),95%CI:55.9%~86.2%];特异度则依次为直接培养法[100%(282/282)]、液体显色培养法[98.1%(455/464),95%CI:96.8%~99.3%]、LAMP法[94.0%(125/133),95%CI:89.9%~98.1%];符合率依次为直接培养法[98.4%(22+282)/309]、液体显色培养法[96.0%(27+455)/502]、LAMP法[94.9%(25+125)/158]。而直接培养法(0.889)、LAMP法(0.832)与增菌培养法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液体显色培养法则为0.708。直接培养法有18.5%(5/27)的漏检率,LAMP法漏检率为零、假阳性率为6.0%(8/133),液体显色培养法的漏检率、假阳性率分别为28.9%(11/38)、1.9%(9/464)。结论本研究所比较的几种GBS筛查方法中,仅LAMP法与增菌培养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上均具较好的一致性,而其他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条件、技术力量选择使用,或参照欧美指南推荐的孕晚期增菌培养筛查与产时核酸检测相结合,以最大程度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妊娠末期 无乳链球菌 细菌学技术 培养基 核酸扩增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0~3月龄B族链球( GBS)败血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收治的20例0~3月龄GBS败血患儿为研究对象(GBS组),根据患儿起病年龄分为早发型(EOD,0~6 d)和晚发型(LOD,7~90 d),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首发症状、血液指标、住院时间、药敏等情况,并与同期同病区55例0~3月龄大肠埃希菌败血(大肠埃希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0~3月龄GBS败血患儿,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其次为呻吟、拒乳;LOD发生率高于EOD。GBS组白细胞数计数<5×109 、血清C-反应蛋白(CRP)50~100 mg/L、血清降钙素原(PCT)>100 ng/ml及>10 ng/ml的患儿占比均大于大肠埃希菌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BS组并发化脓性脑膜炎(PM)及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RPM),住院天数>21 d、>40 d及>50 d的患儿占比均大于大肠埃希菌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BS组PM患儿腰椎穿刺次数≥5次的患儿占比大于大肠埃希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儿GBS菌种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氯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0,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5%、75%、85%、85%。结论0~3月龄GBS败血患儿感染症状重,常合并RPM,且并发多,住院时间长。GBS菌株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严重。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非常重要,同时应做好GBS产前筛查防治工作。

  • 标签: B族链球菌 婴儿 感染 临床特征 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