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给予患者实施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58例患者,科室是创伤骨科(难治性创面患者),病例资料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58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29例;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和对照组(29例;传统筋膜皮瓣移植术)。结果研究组患者移植成活率显著性更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可得出以下统计学结论存在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创伤骨科 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种皮瓣修复足部电击伤早期创面的疗效。方法本组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8例足部电烧伤患者,足部创面大小2cm×4cm~7cm×19cm,均伴有肌腱或骨外露。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2例、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筋膜皮瓣修复4例、局部旋转皮瓣修复2例,皮瓣大小3cm×5cm~8cm×20cm,供瓣区给予植皮修复,术后常规灯烤保暖,随访观察8~24个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局部旋转皮瓣进行修复电击伤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供瓣区植皮全部成活,皮瓣质地良好,皮瓣不臃肿,不需再次手术修薄,足的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足部电击伤创面修复应根据创面位置大小形状等选择不同的皮瓣,足部邻近皮瓣及局部皮瓣是修复足部缺损的良好方法,皮瓣切取方便,修复后外观及功能满意。

  • 标签: 电击伤 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近5年采用亲属和患者头皮片混合移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的经验,并探寻严重烧伤残余创面在自体皮源缺乏时或全身情况不佳时创面修复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我科近5年21例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植皮修复中,采用亲属和患者头皮片混合移植的方法,成功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肉芽创面,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全部成活,亲属和患者每取刃厚头皮片一次,总面积约6%,一次修复最大创面约20%-25%,术后5天皮片成活,7~10天融合成片,成活率>85~90%,每间隔10天左右待头皮愈合即可再次手术。亲属头皮成活后排异不明显,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亲属头皮片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不仅节省经费,排异不明显,而且为皮源不足患者找到新的供皮来源。

  • 标签: 残余创面 混合移植 头皮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治14例II型糖尿病足部溃疡,男10例,女4例,年龄49~58岁。其中单纯周围神经病变10例,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管病变4例,无单独血管病变患者。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对Wagner 2级以上DFU进行清创后抗生素骨水泥覆盖或填充,2~3周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大小8 cm×3 cm~27 cm×7 cm。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3块皮瓣一期成活,1块发生静脉危象,积极探查后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供区和受区愈合良好,皮瓣外形好,质地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可修复DFU创面,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嵌合皮瓣 修复
  • 简介: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footulcer,DFU)由高血糖、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多种损伤因素综合导致,早期清创后采用皮片、皮瓣等方法修复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坏死组织较多、感染范围较广、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笔者对近年我科收治的DFU住院患者,早期清创后用同种异体皮覆盖创面,观察该法对DFU“创面床准备”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同种异体皮 住院患者 创面修复 应用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穿支皮瓣在下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以及Cochrane数据库于1980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公开发表的应用穿支皮瓣治疗下肢创面的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经筛选有264篇文献人选。对皮瓣的安全性、解剖学基础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目前应用于下肢创面修复的穿支皮瓣主要有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臀动脉穿支皮瓣以及小腿穿支皮瓣等。不同皮瓣各有其特点,临床应根据其特点和创面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穿支皮瓣。结论穿支皮瓣损伤小,供区并发症低,血运丰富可靠,具有与肌皮瓣同样的抗感染能力,是下肢创面修复的新技术,也是今后皮瓣外科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下肢 外科 整形
  • 简介: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研究与开发已被国家列为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该领域中的生物材料学与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生物感应技术、生物智能技术、生物光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在今后的20年内更密切地与临床医学结合,新的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应用科学的这一快速发展期,创伤修复领域也必将引入生物医学工程的知识和技术,使传统的创面修复技术得到创新发展.

  • 标签: 创面修复 生物医学工程学 创伤修复 组织工程技术 生物材料学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应用于HK型包皮环扎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分别采用HK型包皮环切术后一组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涂抹包皮伤口,另一组采取传统方法消毒包皮伤口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的患者伤口创面红肿、渗液明显减轻,结扎环脱落后疤痕小,恢复快;传统方法用活力碘消毒伤口渗液较多,红肿明显,结扎环脱落后疤痕明显,恢复慢。结论HK型包皮环扎术后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包皮伤口恢复好,红肿少,感染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 包皮环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电灼术后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促使宫颈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因宫颈真性糜烂或子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需作电灼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局部用药者50例作为治疗组,电灼术后自然修复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阴道局部用药具有促进宫颈电灼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的作用。

  • 标签: 宫颈真性糜烂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 创面愈合 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 宫颈电灼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转移修复褥疮合并骨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19例合并骨感染的深度褥疮创面分为常规组8例,负压封闭引流(VSD)组11例,常规组手术清创后Ⅰ期转移皮瓣覆盖创面;VSD组手术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2~3周,Ⅱ期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常规组术后3例出现皮瓣下感染,窦道形成;VSD组创面11例全部Ⅰ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合并骨感染的褥疮创面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褥疮 负压封闭引流 骨感染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足外科近几年来46名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多种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为100.00%,常规组为78.26%,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未发生感染,常规组的感染率为17.39%,P<0.05。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与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皮瓣修复 跟腱外露创面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在创面修复外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在创面修复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6年5月我科收住的需进行创面修复的病例共56例,一期先扩创去除坏死组织或切除松解引起功能障碍及外观畸形的瘢痕组织,然后放置人工真皮覆盖创面,3~4周后人工真皮血管化,二期取自体皮片修复创面。结果56例创面均完成修复,4例患者因真皮部份感染溶解,需补植人工真皮1次后修复;2例无法形成类真皮组织,改行皮瓣修复;余病例均按计划两次手术结束修复。愈合效果接近自体中厚皮片移植,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患者供区损伤均轻微。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在创面修复外科中是除传统修复方式外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人工真皮 自体皮片 创面修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植皮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30例,A组,予以邮票植皮疗法,B组,予以meek植皮疗法,C组,予以微粒皮植皮疗法,分析不同植皮效果。结果对比植皮成功率、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费用,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邮票植皮疗法、meek植皮疗法、微粒皮植皮疗法均是有效的植皮方式,因此,针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皮方式,确保临床疗效。

  • 标签: 植皮方式 大面积烧伤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探讨实时定位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我们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患者12例。术前建立3D骨-血管-皮肤模型,模拟吻合血管,观察吻合口匹配情况。设计皮瓣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将3D模型投照于术区,实时观察虚拟血管走行,依其方向探查穿支,观察虚拟图像和实际解剖所得穿支定位符合情况。采用皮瓣晚期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2例游离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按皮瓣晚期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例,良7例,可2例。术中应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虚拟穿支走行与实体解剖完全一致,图像重合率为100%。结论混合现实技术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切取可以获得实时而精准的穿支定位。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损伤 混合现实技术 穿支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感染患者采用VSD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外伤感染者70例,按不同时间给予不同治疗分组对照研究,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给予35例患者清创后创面常规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给予35例患者清创后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感染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外伤感染 VSD技术 创面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微粒脂肪移植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采用自体微粒脂肪移植治疗难治性创面41例患者,创面面积3cm×3cm~6cm×8cm,术前、术后定期观察创面大体情况,每周随访,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在术前、术后7d、14d和21d切取一定的创面组织并进行组织学检查,根据患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情况后给予继续换药、行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修复创面,随访3~12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41例患者术后1周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微循环亦开始改善,组织学观察显示炎性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纤维数量增多,血管皮细胞数量增多,创面面治疗3周后面积缩小达(52.5±3.5)%。23例患者通过换药愈合,11例患者通过行游离皮片修复创面愈合,7例患者行皮瓣修复愈合。结论 自体微粒脂肪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方面,可有效改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组织的微循环,进而加速创面愈合。

  • 标签: []自体脂肪 创面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雪利昂负压微管丝(Drawtex)敷料,该敷料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敷料,符合TIME原则,通过水传导作用、静电作用、毛细作用将创面渗液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并转移,从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通过四个骨科方面的复杂创面案例中Drawtex敷料的应用表明该敷料确实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混合痔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术患者,探讨致康胶囊对其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致康胶囊)与对照组(碘伏棉球消毒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创面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创面出血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低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混合痔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术患者实行致康胶囊,能有效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出血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痔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术 致康胶囊 创面出血情况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烧伤患者VDS创面修复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本院烧伤科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创面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设两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应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SDS、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VSD治疗烧伤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