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对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资料完整的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肾脏病常规治疗及保持日常生活状态,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实施抗阻力运动干预,分别比较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蛋白尿,血尿,血清肌酐、尿酸等生理指标。结果:2组干预前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病情好转,蛋白尿持续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肥胖相关性肾病 抗阻力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实施干预,评定其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地点(本院)与对象(GDM患者),共选取60例,将其展开分组(分成2组,所采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30例),A组开展传统护理,B组基于A组,实施心理护理+运动疗法,就两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B组出院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GDM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来干预,能显著降低其血糖水平。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运动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者74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有氧运动训练与护理干预结合,对比预后。结果 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min步行距离,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衰 有氧运动训练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6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心理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遗症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板凳操运动改善帕金森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帕金森健康操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运动功能(UPDRSⅢ)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等指标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平衡功能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节律性听觉刺激 板凳操运动 帕金森 平衡功能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在对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中展开无缝隙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分析的形式进行探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6例为对象,随机抽选其中的28例,在手术期间落实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为剩下患者时将无缝隙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对比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结果 对比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观察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对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名运动所导致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在护理结束后通过对比SAS评分和SDS评分可知,观察组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情绪波动较小,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建议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对于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做好心电监护工作。观察组: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观察拔管时间、住ICU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拔管时间早,住ICU时间短,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能够缩短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住院时间,提早拔管时间,改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患者的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 ICU 机械通气 脱机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骨科患者踝泵运动正确率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品管圈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44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均为骨科所收治,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与实施品管圈管理方法的观察组各72例患者,对两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踝泵运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并发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踝泵运动正确率的提升,最大程度的减少各并发症,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品管圈 骨科患者 踝泵运动正确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0例列为观察对象,入组后,利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观察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八段锦治疗,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八段锦治疗方案融入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八段锦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9-2023.9,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有氧运动,观察组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有氧运动,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结果比较P<0.05。结论: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联合有氧运动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呼吸训练和有氧运动,可以综合提升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心肺功能以及整体身体素质。这种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望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轻症状的程度。

  • 标签: 呼吸训练康复护理模式 有氧运动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运动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疾病活动度。方法: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46例AS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n=23)和研究组(n=23)。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运动锻炼,并观察两组疾病活动度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两组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给予AS患者采用运动锻炼,能够改善其疾病活动度。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锻炼 疾病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病疗养员中开展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管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文中研究病例为中心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收的慢性病疗养员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开展护理管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开展自然疗养因子联合运动管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疗养员对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康复管理依从性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且血压以及血糖等各指标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最终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慢性病疗养员康复管理中开展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运动管理,可进一步提升疗养员对慢性病知识掌握度以及康复管理依从性,提高慢性病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疗养员 自然疗养因子 运动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运动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20232.10~2023.10;随机分组;干预方式:常规护理(对照组),心理护理+运动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观察组FBG、2hPG及HbAlc血糖指标水平均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治疗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几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治疗 妊娠糖尿病 血糖水平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采取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有氧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淋巴水肿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上肢周径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采取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淋巴水肿,这两种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有氧运动 康复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作者: 彭晓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4-02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0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口腔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早产儿喂养效率,较干预前均增加,且观察组在干预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早产儿喂养成效,较干预前均增加,且观察组在干预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口腔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喂养效率及喂养成效。

  • 标签: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 早产儿 喂养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早期运动护理对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01月~2024年0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25例采用标准化早期运动护理的方法。通过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早期运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确保患者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早期运动护理 预后影响 胃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皆为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8%,其中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77.14%)、6例(17.14%)、2例(5.7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4%,其中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45.71%)、11例(31.42%)、8例(22.8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更好的满足其身心健康需求,促进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加自信心和幸福感,这种综合性的关怀能够满足患者不同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全面地应对心衰病情。并且这种积极的康复体验会让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了解更加全面,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康复活动,并更容易坚持康复计划,值得参考。

  • 标签: 运动康复 情绪管理 慢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患者临床采取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就诊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23年11月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4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临床采取常规护理,在同一时段筛选43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样本,临床采取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分析比较痛风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痛风患者临床采取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饮食护理 运动疗法 痛风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