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在治疗常规组患者时采用到常规的抗抑郁药物,基于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对实验组实施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实行心理治疗,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动力性 心理治疗 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透中的应用对提高患者血管通路认知度的干预作用。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维持性血透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140)。实验组采用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血管通路认知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血管通路认知度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开展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对血管通路的认知程度,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建议采纳。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认知度 护理程序健康教育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疾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5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且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认知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疾病自我管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在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调节、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认知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控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C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C组患者的DBP明显低于A、B两组,A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SBP、HR、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麻醉后12h、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苏醒快,意识恢复时间短,安全可靠。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骨科患者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得了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都很难受,为了更好的根治霉菌性阴道炎,让更多的妇女了解霉菌性阴道炎,战胜它,并早日康复。我调查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丈夫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认知,而加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丈夫的治疗及健康宣教是改善霉菌性阴道炎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年龄18到50岁的人群共200例,将患者及其丈夫分为认知合格组(120例)与认知不合格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及丈夫霉菌(白假丝酵母菌)生殖器感染情况及14天后治愈率,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女性患霉菌性阴道炎的较男性多许多,认知合格组患者及丈夫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认知不合格组,且复发率低于认识不合格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丈夫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影响患者的治疗及丈夫自身对霉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 疾病的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掌握l4~18岁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对策参考。方法采用问卷、现场走访及座谈讨论方式,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翠屏区属初中、高中、职业教育学校各一所内的在校学生共100人—150人。结果七成被调查者正确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方法,但存在较多知识“盲点”。结论扩大全面、权威宣传教育规模;加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艾滋病 青少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米氮平治疗,给予研究组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w、2w、4w、8w的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及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w开始两组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采用米氮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米氮平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25%,而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减少复发率,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认知行为疗法 焦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认知训练对中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认知训练。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认知训练能够改善中青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应对方式。

  • 标签: 抑郁症 正念认知训练 抑郁状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为了解粤西地区当代大学生对性知识认知情况,我们以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粤西三所高校(师范、医学、综合)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分析,从性知识认知状况,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对性病、性行为的看法,以及目前接受性教育的情况等方面入手,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处在一知半解的模糊阶段,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刊杂志等,提示应加强学校系统的性知识教育,以保护和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性知识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首发抑郁症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改善心理状况和完善应对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六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40例新入院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治疗技术进行护理。在入院初及治疗8周时,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其进行评定,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8周时,患者的NOSIE总分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干预8周时,积极因素中的社会兴趣因子和个人整洁因子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因素中的激惹、抑郁因子、精神病表现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的心理护理中结合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可增强心理护理的作用,协同达到心理护理预期的目标,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治疗技术 首发抑郁症 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服用,观察组给予石杉碱甲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MMSE(13.26±0.20)分、SF-36(13.25±0.21)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20.16±0.35)分、SF-36(89.11±1.45)分、治疗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石杉碱甲应用到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石杉碱甲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了伪刺激,观察组进行rTMS真刺激,通过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广度、注意、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显著比治疗前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入诊我院的60例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文拉法辛 认知行为 帕金森症 抑郁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内观认知疗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针对70例阳性精神症状消失获“好转”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内观认知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PANSS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内观认知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内观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频发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选择130例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正常的另65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7.69%,显著低于观察组89.23%,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可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对缓解记忆功能衰退,促进认知功能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频发低血糖 老年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掌中宝”在加强护生对化疗药物认知管理中的效果,提高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认知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肿瘤相关科室2014年实习护生,设计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知晓情况;再次使用相同问卷,对2015年使用“安全掌中宝”后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使用“安全掌中宝”后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滴速、溶剂、警戒剂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化疗药物规格的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掌中宝”的使用可明显提高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保证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推荐肿瘤相关科室及静脉配液中心使用“安全掌中宝”。

  • 标签: 化疗药物 认知 管理 &ldquo 安全掌中宝&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实施系统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而且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符合P<0.05的要求。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治疗的办法对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治疗 脑卒中恢复期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单纯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以及PSQI评分分别为(5.28±2.87)分和(4.32±2.3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增强疗效的作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认知行为治疗 老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实施全麻术的老年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防治,治疗组通过右美托咪定展开防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精神状态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性不显著(t=0.347,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治疗组术后8h患者精神状态评分(26.58±6.67)分、1d(24.32±4.50)分、3d(27.12±5.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01±3.62)分、(27.49±5.88)分、(29.47±5.38)分,差异显著(t=9.639,6.582,4.4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χ2=10.6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较大,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麻术 认知障碍 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