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6年8月到2017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6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分别给予TCD检查,对两组患者TCD下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76.99±5.92)cm/s、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为(71.03±5.48)cm/s,对照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89.12±6.04)cm/s、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为(81.06±5.73)cm/s,两组在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与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指标的比较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此外观察组血流速度异常的血管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患者在TCD检查下,大脑前动脉、中动脉血流速度要显著低于正常人群,此外老年认知功能患者血流速速异常的血管数量也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表明老年认知功能与脑组织慢性缺血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TCD 脑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门诊病人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探讨乙型肝炎早诊、早治的社会可行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式,对686例住院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以及早诊、早治的倾向。结果本研究调查了年龄在15-72岁患者686例,其中78.14%被调查者不了解乙型肝炎早期防治知识。结论患者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尚低,大部分高危人群愿意接受乙型肝炎的早诊、早治,说明开展肝炎二级预防,具有社会心理上的可行性。

  • 标签: 乙型肝炎 认知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情况。方法研究者对温州地区1000余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就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态度和相关行为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取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温州地区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知晓率不尽人意,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户籍地的大学生的艾滋病态度与行为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专业,母亲文化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知信行 健康教育 专业 母亲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结合抗抑郁药方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7年10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90例抑郁症患者,以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单纯抗抑郁药物方案,观察组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方案,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有效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在HAMD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认知与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开展。

  • 标签: 认知疗法 抗抑郁药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有脑梗塞恢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梗塞恢复期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临床中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所具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于2015年11月—2018年3月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指标、临床疗效。结果较治疗前,两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各认知功能评分改善显著,P<0.05;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在明确改善其认知功能的同时,配合药物起到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单纯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及BPRS、SANS、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差异对比显著P<0.01;同时,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PRS、SANS以及TESS评分均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服务对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5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服务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智商、记忆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脑病损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功能障碍 综合护理服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员对现场急救中心肺复苏技能的认知及需求。方法根据目的自行设计问卷,对心内科及心胸外科106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12位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相关知识认知差,对此技能需求及接受度高,112位陪护人员有110位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员的正规心肺复苏技能指导或培训。结论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陪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以提高心血管患者突发疾病现场急救技能实施,更加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陪护人员 心肺复苏技能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给予低浓度七氟烷麻醉,乙组给予高浓度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含量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与术后一周,乙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高浓度七氟烷麻醉,能够显著减低对其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浓度 七氟烷 老年腹腔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性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在2017年3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抑郁症的62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认知性心理护理方法。护理之后比较患者焦虑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焦虑度降低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抑郁症老年患者中,认知性心理护理临床应用价值优于普通护理。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抑郁症 老年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高校护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与态度,为医学院校有效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川东北地区的高校护生进行临终关怀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仅有27.25%的护生了解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18.75%的护生愿意从事临终关怀护理工作,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主要是有无直面亲人死亡经历,其次是收入、职业成就感低等。结论医学院校应开展多样化的临终关怀教育,加强护生对临终关怀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培养出合格的临终护理人才。

  • 标签: 临终关怀 高校护生 认知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予阿立哌唑治疗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阿立哌唑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各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而阿立哌唑药物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理效果。

  • 标签: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癫痫病人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2年内收治的60例超过60岁的癫痫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实施托吡酯治疗和在此基础上的丙戊酸钠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即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癫痫病人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疗效,并可更好提升认知功能,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癫痫患者 丙戊酸钠缓释片 疗效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乙肝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低。结果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75%明显优于对照组5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明显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将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乙肝患者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乙肝患者 认知护理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不同职称的护士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方面的差异,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20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职称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报告认知、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不同职称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各级护理管理部门应对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和关注。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称 护理不良事件 报告认知 报告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风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变化。结果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首次缩写要写中文及英文全称)总评分为(10.14±0.88)分,低于对照组(16.47±1.93)分;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要写P值是否小于0.05,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认知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更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相关认知、健康信念及行为水平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认知、母乳喂养认知、产后一般认知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康复信念、社会角色转变、婴儿护理与母乳喂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护遵医依从性、社会角色转变、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产褥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其健康信念,改善其行为水平。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初产妇 产褥期 相关认知 健康信念 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