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切除的护理配合,以期从中得出更优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行各类腹腔镜肝脏手术的患者88例,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率为97.92%,其中1例腹腔镜下妥善处理,1例中转开放手术完成切除。结论腹腔镜下肝脏切除必须配合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操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效果与成功率。

  • 标签: 腹腔镜 肝脏 手术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和开腹切除两种方法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切除并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患者123例,其中45例实施腹腔镜切除,78例实施开腹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切除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和术后情况,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切除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 目的 本文以观察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措施为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10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中57例患者行规则性切除治疗,另49例患者行非规则性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6%,组间差异亦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则性切除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式,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切除术 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切除麻醉安全管理及对策。方法:抽选86例在本院行腹腔镜切除的患者。探讨患者麻醉安全管理重点,根据现存麻醉风险及围期具体问题,调整工作方案,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从术前访视、中注意问题、术后处理三方面探讨麻醉安全管理重点,麻醉安全主要受麻醉方法、中监测等因素影响。结论:为保障患者安全,需及时分析其围期麻醉面临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麻醉安全性,避免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麻醉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切除患者的干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在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间本院接收的腹腔镜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53),观察组(n=53)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胃动素、胃泌素)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胃动素、胃泌素等身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切除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维护肠胃功能,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肝切除术 术后康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切除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6例右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右半切除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炎性包块1例;手术耗时240~460min,中位数320min;中出血量280~1200ml,中位数450ml;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胆汁,充分引流后2例均在2~3周后胆漏情况消失;患者于术后6~14d,中位数8d,康复出院。随访1年,再次出现肝脏占位1例。结论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切除不仅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

  • 标签: 精准理念 腹腔镜 右半肝切除 肝肿瘤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0(42-81)岁。切口选择3孔。肺血管使用Hemoloc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支气管及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期死亡,无围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95(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叶切除的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单独保留尾状叶解剖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萎缩-肥大复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患者左、右半,受累肝脏萎缩纤维化,不含结石的尾状叶肥大。术前评估患者体表面积为1.65m^2,标准肝脏体积为1167.63mL。根据CT检查预计切除后剩余肝脏(尾状叶)体积为706.12mL,剩余肝脏体积占标准肝脏体积的60.47%。剩余肝脏占体质量的1.21%。患者行再次胆道探查取石,单独保留尾状叶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结石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结果患者成功行单独保留尾状叶解剖切除,手术时间为380min,中出血量为350mL,未输血。术后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肝功能恢复良好,第8天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灶状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轻.中度非典型增生,未见癌变。患者术后2个月T管造影检查胆管下端通畅,内外无结石残留,肝功能正常,拔除T管,恢复正常生活。随访1年,患者无寒战、发热、黄疸和腹痛;B超检查未发现结石,复查CT示剩余肝脏体积增大,内外胆管未见结石影。结论单独保留尾状叶解剖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疗效优良。

  • 标签: 肝胆管结石病 解剖性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切除后发生内胆管癌(IC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 071例行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79例,女692例;年龄为(53±12)岁,年龄范围为12~86岁。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详细术前检查。对于区域性结石,行解剖切除。对于弥漫性结石,切除局限于叶的区域性毁损病灶,必要时行肝胆管切开取石和(或)胆道镜取石。当门部胆管存在严重狭窄影响胆道引流时,行肝胆管空肠吻合、胆管狭窄成形等。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切除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切除后发生ICC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数表示。连续性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时根据临床常用参考值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佳截断值进行转换。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1 071例患者术前检查: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为8.2年(0~27.0年),CA19-9为(163±87)U/mL,癌胚抗原为(5.0±2.1)μg/L,左半、右半、双侧叶、总管或胆总管结石分别为545、245、228、53例,226例伴有胆管狭窄,172例伴有萎缩。1 071例患者中,595例行解剖切除,272例行局部非解剖切除,143例行胆管切开取石,61例行胆肠吻合。26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残留狭窄胆管,74例术后残留胆管结石。(2)随访情况:1 07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6±1.5)年。1 071例患者中,92例发生ICC,发生率为8.590%(92/1 071);其中32例、66例、90例患者术后3、5、8年内发生ICC,发生率分别为2.988%(32/1 071)、6.162%(66/1 071)、8.403%(90/1 071)。(3)影响切除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构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与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以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7年为最佳截断值,将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转换为分类变量进行后续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合并代谢性疾病、萎缩、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后5年内发生ICC的相关因素(优势比=2.939,2.654,1.903,2.361,95%可信区间为1.582~5.460,1.145~6.154,1.068~3.390,1.118~4.987,P<0.05)。将P<0.10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43,2.469,1.922,2.202,95%可信区间为1.523~5.309,1.042~5.851,1.064~3.472,1.021~4.747,P<0.05)。结论内胆管结石切除后存在发生ICC的风险;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石症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癌 肝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术前拟行规则性右半切除的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功能性残余体积比(SRLVR)处于临界状态,均在中改行精准右静脉回流区的扩大右后叶切除。术后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无肝功能衰竭,无死亡。术后1周增强CT扫描测算较半切除多保留肝脏体积(212.4±19.1)ml。笔者认为在SRLVR临界的肝癌患者中实施精准右静脉回流区的扩大右后叶切除可以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和手术精准化的同时又可以确保安全性,对于不能够耐受门静脉栓塞或者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切除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治疗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肺癌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2018年6月,分别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模式肺叶切除、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性,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内胆管残留结石4例,治疗有效率达95.83%,患者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残石率低,并发症发生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段叶切除 联合手术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入组内胆管结石患者50例,利用双盲分组,配合不同式治疗。结果:观察组中,结石清除率(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对照组中,手术成功率(8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0%),(P<0.05)。结论: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肝段叶切除 肝内胆管结石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治疗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例继发于泡型棘球蚴病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Ⅰ型1例,Ⅱ型6例,均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时间(9.24±4.09) h。2例中行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切除和重建,术后给予抗凝治疗,出院后预防性口服阿苯达唑药物2年,其中采用人造血管重建门静脉的患者同时口服抗凝药物,未见复发和血管并发症。5例行姑息性切除大部分泡球蚴病灶,未切除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出院后终身口服阿苯达唑药物。随访5例患者第一门残留病灶无发展征象,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进展,其中2例患者继发门静脉高压致多次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结论根治性切除和血管重建治疗泡型棘球蚴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安全有效。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门静脉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治疗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切除的ICC患者资料。最终纳入65例ICC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岁。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23)和开腹组(n=4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随访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输血率为8.7%(2/23),低于开腹组1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1.6)d,少于开腹组(4.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1.0%(13/42),高于腹腔镜组17.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腹腔镜组有11例(47.8%)患者肿瘤复发,开腹组有22例(52.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腹腔镜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为82.6%、47.8%、34.8%,开腹组为83.3%、42.9%、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结论在技术上,ICC腹腔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在输血、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方面,腹腔镜切除能取得优于开腹手术的效果。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或(45例)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开腹左外叶切除、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水平、DBi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比较,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开腹左外叶切除相比,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风险更小,是个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 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